大隋皇长孙
繁体版

第81章 执意选择离去

    直至天灰蒙蒙亮之际,一份有关赈济雁门的具体事项,才在杨倓与李世民及刘文静的反复商榷与修改下,最终拟定了出来。

    “刘县令,不日将调任你到兵部。”临别之际,杨倓向刘文静道。

    “能为燕王效力,乃微臣之幸。”刘文静的大喜泛起在了神情中。

    “刘县令之才,乃当世大才,理当受到重用,不过刘县令乃是为朝廷效力,并非我个人。”杨倓饶有深意的笑了笑,说道。

    “请燕王恕微臣言语有失之罪。”刘文静反应了过来,慌忙改口。

    “世民,与我同行一段路如何?”杨倓转头看向了侧边的李世民。

    “依燕王之言。”李世民没料到杨倓会和自己同行一段路,看出杨倓似乎有什么事要与自己说,沉吟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二人翻上牵来的马,在赵忠等亲卫的伴随之下,策马离开了酒肆。

    刘文静目送着杨倓与李世民离去。

    “唐国公次子,有治世之大才!”

    “若将来能够逐隋取而代之,成就一代帝业之人,必会是此子。”

    “可惜,隋廷却出了这位燕王!”

    “这位燕王,有经略天下之帝气,若杨广还有一点清醒,重用这位燕王,大隋可定,可兴,李世民将不再有机会取代隋!”

    看着远去的杨倓与李世民并行的身影,刘文静心中升起难言情绪。

    他仿佛看到了两个光芒万丈的治世的天之骄子!

    初次看到李世民时,他便感觉到,这位唐国公次子非凡,有雄主之姿,与李世民一番交谈后,这种雄主之资的感觉便更浓。

    他几可断定,在这大隋乱世之中,其余任何人都成不了气候,但若李世民起兵,必成气候,必会逐隋取而代之,成就帝业。

    然而

    当杨倓到来,见到杨倓,再与杨倓一番交谈后,他心中为之震动。

    改变了想法。

    这位少年燕王的雄才大略,经纬天下之才,尤胜李世民一筹,若能够手握重权,这位燕王定将力挽狂澜,扶起将倾的大隋。

    将来若能继位,大隋可定、可兴、可盛!

    刘文静本来在隋廷的越来越无道中,已经死心,不再心向着隋廷。

    甚至他已起了反心,暗自寻觅能成就帝业的雄主,欲获从龙之功。

    但如今遇到了杨倓后,杨倓的雄才大略与经纬天下之才,让他改变了主意,心中为之火热,他在杨倓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

    北方的秋末冬初,已是渐起冷意,吹拂的风中携带着淡淡的雾气。

    凌晨的晋阳城,还处于一片安静之中,但也是有人早早的离家,开始忙于生计,给这乱世之中,带来了一点人间烟火之气。

    “大将军!”

    城中负责巡逻的士兵,见到杨倓之时,纷纷恭敬的向着杨倓施礼。

    经过雁门的这一战,杨倓在内外禁军中的声望,已经很高了,这可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声望,让这些禁卫将士打心底里敬仰。

    杨倓向着为自己施礼的将士颔首。

    待巡逻将士离去后,杨倓转头看向与自己并行的李世民,“世民,你的才华将来必会大有作为,我准备将你也调到兵部?”

    “谢燕王厚爱。”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阿耶传来书信,河东郡的叛贼毋端儿势大,手底下猛将云集,难以对付,阿耶希望我即刻返回去。”

    “所以,我准备天明开城门时离去,即刻前去助阿耶平叛。”

    这些话,已经委婉的拒绝了杨倓。

    杨倓道:“毋端儿部虽是势大,但成不了气候,以唐国公的能力,不出两个月,必能将之击灭,世民不必为唐国公担忧。”

    李世民道:“燕王所言极是,但陛下如今最厌的便是叛军,若阿耶迟些时间才平了叛,恐怕陛下会不满,将降罪于阿耶。”

    “望燕王通融,让我前去相助阿耶,提早将毋端儿部击灭。”

    这些话已经表明了李世民执意要离去。

    杨倓注视着李世民,没有再开口说话。

    李世民被杨倓这般注视着,也不见杨倓再说话,他的头皮渐渐发麻起来,随而继续道:“燕王的厚爱,臣自是不敢有负。”

    “待臣助阿耶平定了贼军的叛乱之后,再领命到兵部述职。”

    “阿耶的书信中,已显示河东郡的形势紧急,还望燕王准许臣前去平叛。”

    杨倓点了点头,“既然如此,理当让你前去助唐国公平叛,待你平叛之后到兵部述职也不迟,天明时你便前去河东郡吧。”

    李世民终于松了一口气。

    刚才在杨倓静默注视着他时,他隐隐感觉到了,一抹杀意从杨倓身上流露了出来。

    “晋阳宫要到了,我们便在这里分别吧。”杨倓望了一眼前方,壮观的晋阳宫已经出现在了眼前。

    “燕王,臣拜别。”李世民施礼,勒转马头,策马离去。

    “世民。”杨倓叫住了李世民。

    “燕王还有何吩咐?”李世民勒停了座下马,回转过身。

    “唐国公才高识远,为你取了一个好名字,世民乃有济世安民之意啊!”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脑袋轰的一响。

    一股凉意,在这须臾之间,从脚底升到了脑门。

    “你替我向唐国公带去一句话,唐国公这般尽心尽力的为大隋立下汗马功劳,劳苦功高,朝廷必会丰厚的封赏李氏。”

    “但他也该择机好好休息,这天下往后会平定下来,他不必为此太操劳。”

    李世民听完这些话,只觉自己的后背都在这片刻之间,涔涔的冒出冷汗。

    但他的心性很强,神色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燕王的嘱咐,臣必当如实带回给阿耶。”

    迟疑了一下后,李世民续道:“臣也会劝阿耶,适时休息,不能累坏了身体。”

    说完这些话,李世民向着杨倓施了一礼,而后勒转马头离去。

    “希望如此吧。”看着远去的李世民,杨倓在心中喃语一声。

    收回目光,杨倓策马走向晋阳宫。

    赵忠策马来到了杨倓的身旁,低声道:“燕王,李世民文武兼备,我观他也有雄心大志,这般放他离去,恐怕不妥,是否将他杀了?”

    刚才杨倓与李世民谈话,他也隐隐感觉到了李世民拒绝杨倓而执意选择离去时,杨倓对李世民流露出的一抹杀意。

    他一下子便是意识到,李世民不仅被杨倓重视,也对杨倓有威胁。

    “不能杀他。”

    杨倓摇了摇头。

    他现在还仅是掌握了一点实权,若杀李世民,杨广那一关就难以过去,而朝中的那些已经有意想要支持他的重臣,必然也要因此放弃支持他,甚至可能因此开始弹劾他。

    更重要的一点是,杀了李世民之后,恐怕会直接逼反了李渊。

    而那些还在观望的世家贵族,恐怕会认为是杨广下令他杀的李世民,欲意向世家贵族下手了,因此将会直接选择支持李渊。

    到那时,李渊将提前拥有了大势,再想对付,那就变得难了。

    他现在要做的,便是逐步掌控重权,打造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同时也在朝廷打造贤明的声望!

    让那些还在观望与暗中支持叛军的世家贵族,有所忌惮与重新看到希望,在此之下,这些世家贵族的心便能渐渐重新归附到大隋。

    待平定天下,手中有刀,建立了新班底,及天下民心向大隋后,便是对付这些世家门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