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
繁体版

第29章 金蝉脱壳

    建业城以西的石头城上,燃起巨大的狼烟,随即长江南岸狼烟四起。

    按照吕范与全琮和孙韶的约定,一旦魏军渡过长江,就点燃狼烟报信。

    战前吕范能想到的最坏的局面,是看到广陵那边燃起狼烟。结果没成想,自己镇守的建业成了突破口。

    魏军人数太多了,千里江防,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设防。

    狼烟将魏军渡过长江的消息,迅速传到百里以外。

    幕府山西侧的山脚下,魏军从这里登陆。经过简单的集结,在各自部曲督的带领下,一路向南推进,向着建业城的方向急行军。

    此时长江北岸还有司马懿统领的七千中军,李质手下的三千弓弩手,分布于沿岸和沙洲,他们负责保护粮道和浮桥。

    曹叡穿着明光铠,在马上疾驰,身后跟着许仪、夏侯霸等一众亲卫。

    再后面是二百具装甲骑和八百轻骑。

    司马懿见曹叡求战心切,给了他一个不那么危险的任务,率骑兵切断石头城和建业城之间的联系。

    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到如今的建业后,就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存粮草和存放军械。

    切断石头城和建业城之间的联系,势必能够造成城内恐慌,甚至逼迫吴军主动出城野战。

    曹叡赶到时,正好遇见了吴军的运粮队,他们正从石头城运送粮草到建业城内。

    曹叡勒住缰绳,将身形停了下来。马鞭指向吴军运粮队:“轻骑冲上去,缠住他们。”

    一路奔波,就算人不累,驮着几百斤重的马也累了。曹叡便让轻骑冲上去缠住吴军运粮队,二百多具装甲骑则停下来修整。

    趁这会功夫,给马儿喂点盐水,喂点草。

    吃饱喝足,等会才能突击。

    护送粮草的吴军发现魏军轻骑,连忙结阵相迎。以密集的阵型,缓慢向建业城方向移动。

    八百轻骑不具备冲阵的能力,骑在马上开弓,向吴军的阵型里抛射箭矢,迟缓他们前进的速度。

    ******

    青沙失守后,吕范的思绪就在投降、弃城和死战中打转。

    魏军渡过长江,摆在他面前的只有这三条路。可无论哪条路,对于他来说,都难以抉择。

    吕范在吴国的资历非常老,是跟随孙策打天下的那一批人。孙策遇刺,孙权继位后,同样对他非常信任。

    临行前,特地将守家的任务委托给他。

    “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

    孙权率部西征关羽前对他说的话,犹在吕范耳边回荡。

    如果就此投降,如何能报答孙策孙权的信任?可没了长江天险,建业城无险可守。死守下去,除了徒增伤亡,别无他用。

    其实吕范做的已经足够好,连自己亲儿子都赔进去了。

    一直到深夜,吕范回顾了自己这几十年来的经历,终于艰难的做出了决定。

    既不投降魏军,也不与建业共存亡。他相信,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当年他跟着孙策创业打天下时,只有不过二三百人,其中还有一百多个是他的门客。可如今呢,坐拥近十万之众。

    吕范选择向西撤,去同在洞口与臧霸对垒的全琮汇合。至于广陵的孙韶,他只能含泪放弃了。

    撤退是门大学问,稍有不慎,撤退很可能变溃退。所以除了极少数亲信,没有人知道吕范的具体打算。

    为了掩护自己撤退的真实想法,吕范做出一副死守的样子。

    不仅派人去石头城将粮草运到城内,还经常上到城头,给守城的新老士卒打气。

    “魏军好屠城,老贼曾说围而后降者不赦,如今魏军包围已成,哪怕你们此时选择投降,也难逃一死。”

    “降亦死,死战亦死,不如拼出一条活路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城中的家人,跟魏军拼了。”

    “陛下已经命人前来支援,只要再守两天,就能击退魏军。”

    曹操确实说过围而后降者不赦这样的话,但是执行的时候水分很大,完全取决于他本人的意志。

    有人死于此令,如投降后被于禁斩了的昌稀。

    但更多人在投降后,受到了曹操的礼遇或重用,如陈琳,崔琰,关羽,陈群,袁涣。

    不过吴军士卒不知道这么多,因此被吕范这么一忽悠,一众老卒顿时士气高涨,都打算出城同魏军硬碰硬的干一仗。

    这两天的仗,打的实在憋屈。原本纵横江面无敌手的水军,却被小小的火箭给克制了。

    吕范手底下的五千老卒,石头城内安排了五百,昨日阵亡、溺亡、被俘的有一千三,今天守卫长江南岸时又损失二百多。

    建业城内满打满算,只有不到三千老卒,吕范将这些人安排在了南,北,西三面守城。

    每座城门安排六百老卒,再搭配两千新兵。剩下一千老卒,归一偏将统领,充作预备队。

    至于守卫东门的任务,吕范交给了自己的亲信。配给他的士卒,是这些天从两万援兵中挑选的五千精干之士。

    名为守卫东门,实则为撤退做准备。

    青溪和淮水(秦淮河)上,已经架设好了浮桥。

    吕范这么安排,有他的考量。老卒有家人在城中,撤退时大概率不会跟着走。只有这群从后方征调过来的援兵,城内并无家眷,才会同他一起离开。

    几个亲信已经将家人安排到了城东,而吕范为了安抚守城将士之心,没有动自己的家人。

    吕范在西城巡视,守城的将领见魏军骑兵追上了己方的运粮队,向吕范请战道:“将军,粮草不容有失,末将愿意领兵接应。”

    “我给你五百老卒和一千新兵,务必将运粮队接到城中。”吕范思索后说道。

    “末将领命。”

    很快西门洞开,守将带着马步军一千五百人,有序的出了城,随即城门紧闭。

    高坡上的曹叡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战马也休息了好一会,便带着一众亲卫下了高坡,对坡下的二百具装甲骑说道:“有敌军出城了,二三子可敢与我上前冲杀?”

    这几个月里,曹叡的一些举动,赢得了将士好感。二百具装甲骑高声回应道:“杀!”

    整理好人、马铠甲,重新戴上兜鍪,曹叡攒紧手中长槊,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