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
繁体版

第25章 河边宿营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曹叡出西关前,已经作了万全准备。

    途经关隘时,持节去见了西关守将,并在关内待了三天。

    西关驻扎有步卒一千,骑卒二百。置军司马一,部曲督三,骑部曲督一。平常受幽州刺史节制,紧急情况下,持节护乌桓校尉也能调动。

    待在西关的几天里,曹叡都在向守将请教,还亲自去到营房里,和守关士卒同甘共苦。

    这种愿意与武人亲近的姿态,让曹叡赢得了全关隘将士的好感。

    赳赳武夫,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建立军功,从而改变自己及家族的命运。因此一个愿意亲近武人的公子,更容易得到他们的忠诚。

    逗留了四五日,曹叡仍觉意犹未尽,但为了能在过年前抵达雒阳,只能离开。

    守将听说长公子要前往护乌桓校尉部,抽调了四辆马车和三十骑沿途护送。被挑选的三十骑,对关外诸事非常熟悉,其中还有十人充任斥候一职。

    三十骑由骑督刘虎统领,临行前,守将特地交代刘虎,让他务必将长公子毫发无损的送到广宁城。

    总共两百骑,抽调了三十骑,还令骑督亲自护送,足以看出西关守将对曹叡安危的重视。

    骑督刘虎,表字山君。膀大腰圆,长一脸络腮胡须,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虽然才三十七八岁,但从军已近二十年,熟知军旅之事。驻扎西关五六年,和关外胡人也打了五六年交道,深知乌桓人和鲜卑人的品性。

    才出关口,就将十名斥候全部撒了出去。以两人为一组,打探方圆二十里的情况。

    通过西关守将的介绍,以及近几日的接触,曹叡将刘虎的为人摸了个七七八八。知道其人外冷内热,因此时不时的释放出善意来。每当学习结束,就会向他请教安营扎寨和行军打仗之事。

    短短数日,刘虎便为曹叡的魅力所折服。但有所问,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何选定扎营位置,在山上。

    营垒如何布置,排成一排。

    这是三国演义里,刘皇叔在夷陵之战时的安排,因此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还有诸如每日行军多少里,斥候要如何安排等问题,刘虎回答的都非常仔细。

    几日下来,不只是曹叡,就连司马师和许仪也收获颇丰。司马师自不必说,从未涉足过军旅之事。而许仪的主要任务则是守卫宫禁,未曾单独领兵出征过。

    跟着西关守将和骑督刘虎前后学了七八天时间,终于在出关的第三天,曹叡来了一次实操。

    夫下营之法,择地为先。地之善者,左有草泽,右有流泉,背山险,向平易,通达樵木,谓之四备。

    营地需近水源,旁边就是于延水,这点不需要过多担心。然而于延水宽达十余丈,此时又是季夏,营地不宜离之太近。

    所谓春夏宜居高,不居水冲,恐有涨溢,或彼决雍。

    曹叡初出茅庐,可不敢学韩信,背水结阵扎营。

    他将营地选在了离于延水不远的一处高坡下,背倚高坡,十辆马车首尾相连结成半圆形,中间留出一道丈余的空隙。以长盾为营门,槊架在盾上充当拒马鹿角。

    营地不大,倒也有模有样。

    日渐西沉,营地内升起炊烟。赵肥夫妇在两口大锅前忙碌,一口锅里煮着从乌桓部落里买来的羊,一口锅里煮着香喷喷的粟米饭。

    跟随曹叡两个月,赵李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每天都能吃到肉,再不济也能喝到肉汤,身形已不似当初那般瘦弱。

    露宿野外时,需要操持二十多人的饭食,这几天更是要准备五十多人的份量。

    站在锅前,就是一个泼辣能干的厨娘。

    等到饭熟肉烂,赵李氏用手中的锅铲敲击铁锅边缘,扯着嗓子大喊:“开饭了,开饭了。”

    说完端起曹叡等人的饭食,送往中间的大营。

    赵肥留在原地给一众军士打饭,一勺粟米饭,一勺羊肉羊汤,边打边喊:“下一个,好。”

    晚饭用完,曹叡就着油灯写游记,将今日之所见所闻悉数写在纸上。这是在郑称劝谏之后养成的习惯,两个月来不曾中断一天。

    以前他也信“正经人谁写日记啊”这一套,可如今这时代,还真就日记靠的住。每次再翻以前记的事情,既有新的感悟,也是一种鞭策和提醒。

    远处苍山如海,天边残阳似血。

    一名斥候将耳朵贴在地听上,突然他警觉的站了起来。

    他听到了响声,很密集的响声。联想到郁筑鞬的部落就在附近二三十里,他立刻将此事上报给了刘虎。

    事关曹叡以及队伍安全,刘虎丝毫不敢大意,立刻吩咐手下众骑士将盔甲穿戴整齐。然后又找到许仪,跟他说及此事。

    “恐怕来者不善,最好早做准备。”

    许仪也不敢马虎,立刻进入帐中向曹叡汇报。“公子,刘骑督说这可能是鲜卑胡骑出动,而且很大可能是冲我们来的。眼下离咱们应该还有十多里,不如趁夜色未至,舍弃营寨,速速向广宁城靠近。”

    倒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担心混乱中照顾不到曹叡。保证公子的安全,才是众人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

    曹叡思索片刻,摇头道:“不是冲我们来的,我们犯不着离开。冲我们来的话,那就更不能离开了。”

    “公子!”

    许仪还要再劝,却被曹叡打断:“廷垣兄不必再劝,我意已决。你立刻让将士们做好与鲜卑人交战的准备,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几斤尽量。”

    不多时,曹叡身着明光铠走出营帐,营地内包括许仪、刘虎在内的五十二人都穿上了甲胄。

    许褚曾被赐黑光铠一副,如今被许仪穿在了身上。刘虎和许仪麾下二十护卫,穿着两当铠。至于刘虎麾下的三十骑,均着皮甲。

    十余里距离,鲜卑胡骑须臾即至。

    而曹叡等人全副武装,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战,他准备亲自带队冲杀,许仪跟随左右。

    至于骑督刘虎,则立于高坡指挥。

    在彩霞的映衬下,曹叡身上的明光铠熠熠生辉。不只是人,他胯下的骏马,同样披着铁铠。

    见胡骑越来越近,曹叡持槊遥指:“二三子,随我击破鲜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