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两晋二百年
繁体版

第十五章 三国归一

    咸宁四年,羊祜病逝,杜预接任。似乎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杜预刚一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挑选精兵,袭击吴国西陵督张政。

    张政人都傻了:不是,之前不是说好了打之前咱先吱一声吗?咋羊祜死了你这新来的荆州都督不认账了?毫无准备,大败而归。

    这下张政的脾气上来了:你个不讲武德的家伙就是趁我没有准备偷袭我才侥幸赢了一场!但是吴帝孙皓那边还要给交代不是?张政决定,先隐瞒战绩,等老子打败了这个杜预再说!

    得知了消息的杜预来了精神。他搞了一波骚操作:直接把东吴的战俘还给了孙皓。

    事情大条了。有道是打了败仗是能力问题,但是隐瞒战报就是你张政的态度问题了。出了这档子事,孙皓想留张政也留不住了。无奈之下,只得派留宪暂替张政。

    眼见东吴临阵换将,杜预深感时机已到。结合有关情报,杜预上疏司马炎,系统地分析了东吴长江防线兵力不足的现状,以及临阵换将导致指挥不畅的时机,阐述了此时攻吴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总之一句话:陛下赶紧发兵吧!不然要来不及了啊!

    与此同时,时任益州刺史的王濬也上疏司马炎,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老臣已经七十多了,眼看离死没几天了。我在益州造了七年的船,眼看每天都有船只腐烂,如果不称现在孙皓残暴的时机攻打他们,过几年换上一个贤明的君主咱们就不好打了啊!

    司马炎毫无反应。

    突然间,杜预似乎发现了自己忽视了什么。自己的前任羊祜也上过类似的奏折啊!晋武帝没有同意的原因是什么呢?意识到什么的杜预立马写了第二份奏疏,表示:之前羊祜只是私下和您汇报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反对;现在您把计划拿到台面上,说不定就成了呢?

    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揣测上意”远比“实干兴邦”更为重要。彼时的朝堂,贾充由于亲近司马攸被疏远,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肯定希望大晋维持现状;司马炎扶持的清流与外戚还不能独挑大梁;对于武帝来讲,司马攸一党更不能用。眼见杜预把羊祜与自己“暗中策划”的“内情”放到了明面上,收到奏疏的司马炎灵感迸发,顺势将奏疏递给了张华(清流派成员),张华表示,此时伐吴,正值良机!

    这下司马炎决心已定。当即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统帅各路大军出征。

    贾充啊,朕知道你为什么反对伐吴。现在朕让你当这个总指挥,成功了功劳你也是有的嘛!

    贾充表示,你说的好听,明知道我不懂军事,说是成功了给我功劳,要是失败了不就是让我背锅吗?

    于是贾充使出了雍凉叛乱时不去前线的办法——一哭二闹三上吊。但是此时的情况和当时雍凉之变的情况怎可同日而语?当初雍凉叛乱时,司马炎的意思不过考验考验你,你通过了考验,去不去都无所谓了,可现在不一样,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两番折腾下来,司马炎表示,你要不去,我自己去!

    贾充没办法了。要是再不去的话,就不止抗命那么简单了。区区臣子逼得皇帝御驾亲征,天下的指责都会朝他而来,到时候司马炎趁势将他“批倒批臭”,自己不是多此一举吗?无奈之下,贾充只得南下,坐镇襄阳。

    等等,司马炎就不怕贾充故意坏事吗?

    司马炎当然知道。一方面,司马炎给贾充安排了一个副手,对贾充进行制衡,另一方面,司马炎命令各路人马互不统属,各自只负责自己作战区域内的作战任务,仅对自己负责,甚至主帅也无法节制各方面军将领——显而易见,贾充的统帅之位只是个吉祥物罢了。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命徐州都督琅琊王司马伷出涂中,扬州都督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扬州刺史周浚向牛渚,豫州刺史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荆州都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益州刺史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从益州顺江东下,总兵力达二十余万人进攻东吴,灭吴之战正始打响。

    太康元年(280年),王浑出兵横江,攻打吴军营垒,攻无不克。二月,王濬,唐彬击败丹阳监盛纪。吴人为防备王濬进攻,在江中浅谈用铁索设置围栏,并打造一米多长铁锥,隐藏在江中,用以阻挡战船。王濬见状,造了数十个长宽均有一百步的大木筏,让人扎了很多草人,草人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水性好的人坐在木筏前面。遇到铁锥,铁锥就扎在木筏里,随惯性被木筏带走。此外,王濬又造了许多火把,十几仗长,几十围粗,浇以麻油,遇到铁索点燃火把,将铁索熔断。就这样,王濬连克西陵,夷道,荆门数城,杜预也随即遣兵包围江陵。

    此时的吴属荆州区只有江陵、乐乡两城在苟延残喘了。如若西陵不失,江陵、乐乡两城还能互为依靠,如今西陵已失,两城只能各自为战了。杜预深知这一点,随即命周旨遣八百精兵袭击乐乡,在多处树立旗帜。眼见晋军“从天而降”,乐乡城内大为恐慌,乐乡督孙歆不得不主动出城,对阵王濬,结果理所当然的大败一场。正当孙歆灰头土脸进城之时,周旨带领八百精兵尾随进城,兵不血刃,拿下乐乡。

    乐乡一失,江陵就彻底是孤城一座了。没费多大功夫,杜预攻克江陵,这座在长江沿岸坚守六十余年的城池终于迎来了他陷落的一天。

    到此为止,吴属荆州区的所有据点损失殆尽。荆南四郡望风而降。而王濬率领益州水师沿长江直逼建业,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眼看吴国局势大局将定,西晋诸人的新一轮内斗开始了。如同灭亡蜀汉时“二士争功”的邓艾和钟会一样,这一幕大戏中拿到邓艾剧本的正是我们的老演员——王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