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爷:还好能去诸天万界
繁体版

第44章张国维的心思

    王国维神色微变,但脸上迅速就露出了柔和的笑容。

    他转身向着朱由桦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六公子太客气了。

    今日本官能薄有微功,还要多亏了六公子与福王殿下的支持。

    大恩大德,没齿不忘。

    日后六公子或福王殿下,若有用到本官之处,请尽管直说!”

    在王国维的意识中,他一直以为在背后支持他的,乃是福王。

    而朱由桦,不过是被福王推到前台的一枚棋子而已。

    虽说他也不明白。

    如此重要事务,为何不是交给福王府的世子出面,而是由这位名不经传的六公子主持。

    但这并不重要。

    经过这几日的接触,王国维对福王所展露出来的力量,是越来越感到敬畏了。

    福王不仅能随手拿出可以让百万流民过冬的粮食。

    手下还有养济院这支极为廉洁高效的官吏队伍。

    他甚至还能有效组织起数千名流民百姓。

    今夜围在围墙四周的流民百姓,就是朱由桦调集过来的。

    其实组织数千流民百姓不算什么。

    这年头,只要手中有粮,别说数千,就算是数万流民百姓,也能随手调动起来。

    但若要让这些流民百姓听从命令,如驱臂使。

    隐藏在黑夜中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守卫在围墙上,一步不退,也一步不进,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如此强大的纪律性和服从性,这到底是流民百姓,还是精锐部队?

    至少王国维自认,他手中这三百名精锐官兵,是肯定做不到这些的!

    有大量的粮食,有廉洁高效的官吏队伍,还有深入基层的强大组织力。

    这简直就是一个开国朝廷的雏形啊!

    如今的宗亲藩王中,竟然还隐藏着这种怪物?

    此时王国维对福王的野心,已经是确凿无疑。

    不过他心中并没有什么愤怒的情绪。

    就像先前说过的,对于大明朝的官员们来说,谁当皇帝并不重要。

    对于那些真正以天下为己任的清流来说。

    只要这天下还是华夏衣冠,就无所谓。

    对于那些只求功名利禄的奸臣来说。

    只要不影响他们升官发财,同样无所谓。

    即便是对少许忠诚于皇明朝廷的大臣来说,藩王继统同样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至于说只忠诚于朱由检个人的臣子……

    如今的大明朝廷中,还有这种臣子吗?

    怕是已经被他自己给杀光了吧!

    不过,虽然对福王的野心并不反感。

    同时也认可福王的能力和实力。

    但王国维依然不打算跟福王搅得太深。

    一来,他自认是一个真正的清流,不愿与一位心存反意的藩王交往过深,以免坏了名节声望。

    如果有朝一日,福王成为皇帝,他不介意接受福王的征召,为新朝廷效力。

    但要他帮助福王谋反,那还是算了吧。

    二来,争龙夺鼎,从来就是极为凶险之事。

    藩王能谋反成功的,古往今来也就只有朱棣一人。

    而如今的局势,与当年截然不同。

    当年的明廷正处于鼎盛之时,朱棣夺位之后,虽造成国家剧烈动荡,但却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来平息纷争。

    可如今的朝廷却是风雨飘摇。

    内有义军狼烟四起,外有清廷虎视眈眈。

    就算福王真能夺位。

    但经历此等动荡的朝廷,还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

    说不准福王费尽心思,最后得来的,也只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名号而已。

    他实在是犯不着,为这么个名号,再把自己给搭上去。

    所以,在最初朱由桦提出要由孙文担任赈灾大使,用养济院的人来赈灾时。

    他便顺水推舟的同意了。

    其后更是绝不介入赈灾之事。

    就是为了尽量跟福王府划分界限。

    对他而言,只要能顺利完成赈灾,稳定了洛阳局势,就是大功一件。

    然后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

    至于之后十二家会落得什么下场。

    福王又会做些什么。

    统统跟他没有关系!

    只是他也清楚,福王也好,这位六公子也好,都不是善于之辈。

    他这次借了他们的力,想直接抛开他们也不现实。

    再说他也得预防万一。

    万一这福王真要得了天命,登上帝位,又把大明给中兴了。

    那他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给子孙后代留条生路哇。

    所以才会做出这个许诺。

    当然,话是这么说。

    等福王和朱由桦真的提了什么要求。

    他肯定还是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若是什么不疼不痒的要求,那自然是就满足了。

    但若是比较要紧的要求,那就得好好分析一下利弊了。

    “呵呵,王大人,你不必这么紧张,我并不需要你做什么。

    我只是来提醒一下大人,十二家的罪行已经昭告全城。

    那些散去的流民百姓,会将今夜之事,传播的洛阳城内外人尽皆知!

    所以,如果王大人不想跟着身败名裂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跟十二家私下里达成什么和解协议。”朱由桦淡淡说道。

    王国维在想什么,他很清楚。

    但他并不在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虽然王国维在历史上的评价不错,也颇有能力手段。

    但说到底,还是停留在一个凡人的层次。

    跟不上他的思维很正常。

    但他却不能让王国维坏了他的事!

    王国维的眉头微皱,在他原本的打算中,确实是想着利用今夜之事,去跟十二家和解的。

    别看他方才对流民百姓说什么要揪出幕后黑手。

    其实不过顺势逼宫,待价而沽而已。

    政治哪里是这般简单的是非黑白呢?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不懂得妥协的官员,在官场上是生存不了的。

    对王国维来说,只要十二家承诺不再阻挠赈灾之事,并愿意交出部分钱粮,就算是最佳结果了。

    非要逼得十二家鱼死网破,那并不符合他的利益。

    于是王国维劝说道:“六公子,得饶人处且饶人呐,何必抓住错处就不放呢?

    当前的第一要务是赈灾,是让洛阳城及洛阳周边的百姓们尽快安定下来。

    若逼得十二家鱼死网破,实非……”

    “放心吧,鱼会死,但网破不了!

    王大人,我不想多费口舌,但请你记住,我不喜欢有人质疑我的命令!”朱由桦淡淡说道。

    王国维顿时心中一寒,朱由桦的语气虽然平淡,但他却从中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

    他毫不怀疑,如果他此时有丝毫犹豫,那朱由桦就会毫不犹豫的对他出手。

    而他身上这身官袍,却保护不了他的任何东西!

    “既然是六公子和福王殿下的命令,那下官当然是不敢违背的。

    请六公子和福王殿下放心,下官绝不会跟十二家签订任何和解协议的。”王国维立刻说道。

    朱由桦脸上这才重新露出笑意,淡淡说道:“很好,我就知道王大人这种聪明人,一定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