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王爷:还好能去诸天万界
繁体版

第13章福王、杨嗣昌、左良玉

    春风院。

    这是福王府嫡子朱由崧的院子。

    朱由崧的亲随,同样是向他汇报了朱由桦选拔侍女的事情。

    朱由崧听完后,眉头微微皱起来,用不满的口吻说道:“如此选拔侍女,六弟当真是太过胡闹了。”

    “那公子可要去训斥六公子?”亲随问道。

    王府嫡子的地位非同小可,甚至还要在正妃之上。

    尤其朱由崧还是长子。

    长兄如父。

    他便是直接去训斥朱由桦,也没人能说什么。

    但朱由崧却摇摇头道:“无需如此,父王尚在,哪里需要我出手?便当不知此事吧。”

    他虽表面不满,但内心深处,却并没有太多愤怒,甚至还有几分窃喜。

    陈氏受宠,不光是朱由榘被取代了地位,便是朱由崧也深感威胁。

    毕竟他虽是嫡子,但说到底也是次妃所出。

    本质上,身份并不比朱由桦更加贵重。

    不过是因为占了个长子的身份,才能成为福王府的嫡子。

    真要福王动了换世子的念头,他也未必就能坐稳福王府世子的位置。

    所以对他来说,朱由桦越胡闹,他才越高兴。

    若是朱由桦真的变上进了,他反而会如芒在背。

    “是。”亲随自然知道朱由崧的心思,于是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

    会客厅。

    福王正在接待两位客人。

    这两位客人,都是明末历史上,颇有名气的人物。

    一个叫杨嗣昌,一个叫左良玉。

    杨嗣昌目前的身份,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左良玉则是手握十万大军的天下第一总兵。

    从崇祯十年四月开始,由杨嗣昌设计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就成了明廷在中原地区围剿起义军的主要战略。

    在这个战略下,李自成被打垮了,刘国能、张献忠、罗汝才也被招降了。

    中原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但戊寅之变使局势急转直下。

    不但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和谈计划化为泡影,十面张网战略也因为洪承畴、孙传庭被调入京师勤王而功亏一篑。

    张献忠在谷城厉兵秣马一年有余,终于在崇祯十二年五月再举反旗。

    李自成前去会合,八月以后又分东西两头行动。

    至此“抚局”计划彻底破产,中原内地再度陷入干戈扰攘之中。

    张献忠再次造反后,当初力主招降张献忠的熊文灿已是死路一条。

    而熊文灿是杨嗣昌一手举荐起来的。

    他倒台后,杨嗣昌便别无选择,只能亲自出京,南下督战了。

    而他出京的第一站,便是河南洛阳。

    既然到了洛阳,自然就要来福王府了。

    杨嗣昌来福王府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代表崇祯皇帝,安抚镇守地方的宗室藩王。

    其二,是希望能从福王这里筹措一笔粮草。

    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

    而如今朝廷的国库,已经干净的能饿死老鼠了。

    为了能顺利完成第二个目的,杨嗣昌还带上了左良玉。

    毕竟,相比他这个从京城空降过来的内阁大学士。

    还是左良玉这位手握十万大军的地方实权派,更有面子!

    可惜,杨嗣昌还是低估了福王的顽固。

    福王对杨嗣昌到来的第一个目的,是欣然接受。

    大扯了一通什么感念天子圣德,必定遵从祖宗家法,镇守地方,拱卫天子之类的屁话。

    至于第二个目的,那就是断然拒绝了。

    福王跟杨嗣昌哭穷,说天下大旱,十室九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如今河南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他这位王爷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家里已经穷的快揭不开锅了。

    实在是无力支持朝廷的平叛大业。

    而就在此时,却有亲随自外面快步走进来。

    向福王汇报朱由桦选拔侍女之事。

    福王当即大怒,骂道:“这个小兔崽子,当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竟做下如此混账之事,待本王去好好收拾他!”

    说着就要往外冲去。

    但却被杨嗣昌给拦了下来。

    杨嗣昌不阴不阳的说道:“福王殿下,这大灾之年,府上六公子竟然还能大肆选拔侍女,看来府上的情况,远不像您说的那么困难啊?”

    “这……”福王身影顿时僵住了。

    片刻后长叹道:“阁部亲自出京督战,实乃劳苦功高,本王愿捐银三万两,以助阁部剿贼,阁部以为如何?”

    “福王此举,实乃宗室典范!”杨嗣昌立刻说道。

    随后福王让管家去库房取来银子,交给了杨嗣昌。

    并礼送杨嗣昌和左良玉出府。

    福王亲随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不禁肉疼道:“这杨贼当真奸诈,王爷让小的此时汇报六公子之事,本是想借此脱身,却不想竟被这贼子抓住机会进行讹诈!

    王爷也是,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便是被讹诈了,给个几千两银子意思一下也就行了,何以竟给出三万两?”

    “你懂个屁!有国才有家。

    咱们福王府是大明朝的福王府,只要这大明朝在,便能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但若是大明朝不在了,这如山似海般的富贵,还不知要便宜了哪个贼子!

    如今反贼四起,乃是国家危难之际,本王早想出一把力了。

    只是限于祖宗家法,却不能直接出面。

    你当本王不知道,此时让你汇报此事,会被那杨嗣昌抓住把柄?

    但本王正是要他抓住把柄,这样才好给出银子呀。

    如此,就算日后这件事被翻出来,本王也是被迫为之,朝廷却是找不到本王的错处!”福王淡淡说道。

    亲随先是满脸惊愕,随即叹服道:“原来如此,王爷思虑深远,一片为国为民之心,当真是让小人佩服!”

    “你知道就好,本王的心思多着呢,你小子以后就慢慢学吧!”福王得意笑道。

    亲随又道:“那不知六公子这事,王爷打算如何处理?”

    “罢了,今日这事他也算是有功,就放他一马吧。

    不过是招几个侍女嘛,本也不是什么大事。

    虽然荒唐了些,但咱们大明的藩王,若是不荒唐,恐怕也活不了太久。”福王淡淡说道。

    亲随心中一禀,连忙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