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
繁体版

第86章天子归洛

    就在这个月,吕布被曹操击败,带着残兵逃亡徐州。

    目前曹操正在分兵进攻兖州诸郡县,眼看着就能重新据有兖州。

    若非沈定基础不稳、所带军兵不多,一定要插一手!

    听贾诩如此说,沈定的注意力从诗词上转移开来。

    写信给吕布,自然不可能谈论风花雪月,而是要拉拢甚至扶持他!

    沈定稍一思忖,问道:“可叫吕布往何处去?”

    “并州!”

    “并州!”

    贾诩、荀攸同时喊出一个地名。

    两人对视而笑,荀攸抬手示意贾诩先讲。

    贾诩开口解释:“布无信义,自恃诛卓之功,耻居人下。彼至徐州,必会与刘备争夺。”

    沈定点头。

    的确如此,吕布虽然寄人篱下,但对刘备殊无敬意,后来果然反叛,导致刘备失去根基。

    这种经历,可能也是导致后来马超投刘备之后不得重用的原因之一。

    毕竟当初马超初见刘备,也没有敬意,极有可能让刘备想起了徐州遭吕布背刺之事。

    见沈定认同,贾诩继续道:“刘备根基不稳,曹操、袁术在旁,若刘、吕相争,相持日久,定会叫他二人得利!”

    沈定再次点头。

    他已经心动了。

    荆州刘表不用担心,益州已经有郭汜进去搅局,虽然目前还被堵在汉中,但问题也不大。

    中原安排了马超,只差袁绍没人管了。

    袁绍现在据有并、冀、青三州之地,又在进攻幽州公孙瓒,当今天下实力最强!

    也正是因为有兵有地还有名望,袁绍才不在意奉迎天子的这点好处,更担心迎了天子后,会叫下属文武起了别样心思。

    曹操就不一样了,屠徐州之后,声望降到最低,奉迎天子,利用汉天子的名头来招揽人才,是短期内最好的选择。

    对付最强的势力,显然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

    但有个问题:“吕布如何才能在并州立足?”

    这是个大问题。

    吕布能打,帐下张辽、高顺也很强,但问题是,他的战术选择总是出错!

    尤其吕布本就同袁绍有仇,他能冷静下来在并州站稳脚跟,安心经营吗?

    别到时候事没办成,反而又给袁绍送了两员大将!

    “将军可令其攻太原、上党二郡,以河东兵马粮草为其策应。”

    听起来似乎没问题,只需要防着吕布背刺即可。

    不过吕布对袁绍的仇恨应该会更高,这要是还放弃袁绍转过来背刺沈定,那可真是脑子有问题到无可救药了!

    于是沈定写信给吕布,邀请他来长安拜见天子,同时许诺将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协助他攻袁绍。

    至于曹操的那封信,沈定终究是没找到诗才优异到能比肩曹操的人。

    无奈只能说了一些诸如“诗词乃小道耳,大丈夫以治国安民为大道”的话来撑场子。

    当然除了闲谈,信中也再一次表示希望邀请曹操到洛阳朝见天子,希望两人联手平定袁绍、袁术等人。

    七月,在沈定友好的安抚下,张杨让开轵关。

    张五足、杜品护送天子自孟津渡河,抵达平县。

    其后沈定正式入驻洛阳城,同时令部曲将自华阴收拾来的乘舆车架送往平县。

    无论如何,天子在时隔五年后再次返回洛阳,不说气势惊人,至少不能狼狈。

    沈定还需要依靠汉天子的名声来招揽人才,现在擦天子的脸,就是在给沈定的坐席垫金砖。

    七月乙酉,乘舆入中东门,进入南宫。

    洛阳南北二宫,哪怕董承已经尽心尽力了,这几个月也就完成了南宫当中的东宫与西宫部分。

    其中西宫基本完善,各类装饰齐全,东宫则只有几个主要宫殿建造完成,装饰什么的,也都未能及时完成。

    毕竟西宫是帝后寝殿,东宫是天子接见外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天子可以忍一忍办公地点不完善,但估计没办法忍生活休息的区域是半成品。

    只能说董承想得周到。

    可惜的是,这样的功劳他是得不到了。

    天子刚一入洛阳城,董承即被投入狱中,等待发落。

    西宫却非门外,天子神情激动。

    回来了,一切都回来了!

    这是他的宫殿,这是他皇权的象征!

    天子在乘舆上激动不已,沈定站在乘舆外也是感慨万分。

    他肯定不会在洛阳久留,他一走,天子也得被带走。

    这么一片好不容易建造的宫殿,又会一直空置,直到某一天迎来新的主人。

    “真是浪费啊。”

    他嘟囔一声。

    “沈将军。”

    沈定正感慨着,执金吾伏完来到他身边,轻声呼唤。

    不到五十的伏完在公卿当中正属于春秋鼎盛的阶段,同杨彪等人一道,一路跟随天子回到洛阳。

    是少数几个活着回到洛阳的公卿之一。

    沈定扭头问道:“伏中尉,何事需要此时说?”

    执金吾旧称中尉,故而有此称呼。

    伏完轻咳一声,压着嗓子道:“董承欲害帝后,且不可放过!”

    他这是听了儿子伏德的叙说,对董承,包括现在的董贵人,充满了警惕。

    沈定闻言,扭头看向乘舆之后的一辆车。

    帷幕随风摇动,只能隐隐绰绰看到些许人影。

    随后才对伏完道:“多谢中尉提醒。”

    伏完点点头,快步来到乘舆旁边,轻声呼喊天子。

    收拾好心情的天子这才在侍中刘艾与钟繇的搀扶下走下乘舆。

    他看向沈定,心中忽然一突。

    经历了华阴与猗氏两战,以及之后轵道的快速行军,天子心态变了。

    他开始患得患失。

    此时见到沈定,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以何等态度对待沈定!

    好在沈定向来体贴人意。

    面对贤能如此,面对天子自然不会改变。

    只见沈定低揖道:“陛下受逆贼之苦,路途劳顿,可先歇息,余事但有臣在。”

    天子身后钟繇闻言,目光闪烁。

    他听到的重点是“余事但有臣在”。

    不过天子好像没考虑到这些,竟然有些松了口气的感觉,总算开口道:“沈卿忠贞,朕素知之。”

    之后他又转向其余大臣:“诸卿也各自回家中休息吧,明日午后朝会。”

    “臣等谨遵上谕!”

    百官行礼,目送天子以及皇后、贵人进入却非门。

    沈定目光扫过皇后,突然发现伏后身边竟然只有一名宦官,而董贵人更是孤身一人,亦步亦趋地跟在伏后身侧!

    沈定突然不想归还从华阴岸边捡到的宫人了。

    干脆他另招一批,把天子身边全都换成自己人,以后干啥都轻松许多。

    心里考虑着这件事的可行性,眼见百官散去,沈定出声叫住几人:“杨太尉、赵司徒、钟侍中……诸公可有空闲?”

    被他点到名字的,除了钟繇,都是幸存的公卿级别官员。

    现在洛阳城内沈定说了算,众人互相看了看,全都点头应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