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晋
繁体版

第4章,募流民

    数日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正式上表朝廷,奏请陆机以平原内史署理后将军,假节,领河北大都督,整领全军,准备南下荆州讨伐张贼。

    所谓的“上表”仅仅是走走形式,天子失权已有十数年,各地皇亲国戚,府权擅专,甚至连州郡长官都可以任意表荐部属。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手里得握有兵权。

    后将军开府前后张罗了数日,陆机于府邸的前衙设台司,部属皆是平原内史时的幕僚,人员、陈设一应变动并不大,毕竟最迟再有一、二月的光景,河北大军集结完毕,就要有序开拔南下了。

    又隔一日,陆机上疏成都王奏请,举任弟弟陆云之子陆午出河北大都督参军,长子陆蔚为后将军参军,次子陆夏为平原尉。

    成都王对此自无异议,欣然允之。

    西晋时期,诸王封国权力日益扩大,一国之内或辖多郡,封国郡守则被称之为内史。平原郡远在兖州,成都王拜陆机为平原内史,仅仅只是一个遥领的虚职。

    陆蔚虽然得了参军职,却没有将军号,按制难以直接去统辖现有的军队。陆机便将府下两千员部曲,交由长子统辖。

    这日一早,陆蔚从府邸后院来到前衙,在西曹部大房认领了兵符、参军印和铠甲,身为陆机长子,府内文书小吏自然不敢怠慢,一应物件,早早备好。

    “大郎君,将军昨日已有交代,您初领参军,暂无僚属,可先调兵曹诸掾协助大郎君奉公。府内兵曹乃平原内史治下所设,如今后将军开府,征外军事将悉数移交司马曹接管,兵曹或将裁撤。”西曹吏掾向陆蔚说道。

    陆蔚应下。

    刚从大房出来,迎面遇见一位年逾五十、身着大袖衫的年长文士,身后还伴着五、六幕僚,乃后将军司马孙拯。

    “茂元?这是要去上哪里去呀?”孙拯见了陆蔚,立刻开口问道。

    孙拯,字显世。吴郡富春(今富阳)人,早年仕吴时为黄门郎,西晋统一天下后,曾任涿县令,为人正直,有政绩。

    陆蔚见了对方,心中隐有感慨。

    他自是知道,不久之后父亲陆机兵败陷诬之时,唯有这位吴郡同乡誓死为父亲佐证清白,为此还被构陷之徒活活拷打至死。

    “世叔,小侄正要去兵曹部问询府下部曲事宜。”心中所慨,当即陆蔚便十分规整的向孙拯抱拳回话。

    孙拯年长陆机,昔日还曾出仕过吴末帝朝官,论资排辈,事实上要比陆机还要略高半筹。无非是陆机名气更大,入颖府后,举荐了同乡孙拯出后将军司马。

    “茂元昨日方领参军,今日便操持起军务,当真勤勉啊。”孙拯虽与陆机、陆云昆仲二人交情不浅,终究限于“士名”多有不及,尚且难以攀附世交。这会儿被陆蔚唤了一声“世叔”,心中顿生暖意。

    “家君初履,大军不日又将南下,诸事迫切,蔚不敢怠慢。”陆蔚谦谨的说道。

    “茂元果然好儿郎,士衡公有此麟儿,何愁壮志不成?”孙拯点了点头,颇为赞许的说道,随后又转向身后相伴的幕僚,“伯义,茂元初到邺城,诸事多有不熟,你伴在茂元身边,用心辅佐。”

    “晚学领命。”幕僚中,一位年岁与陆蔚相仿的青年,躬身上前应命。

    “此乃吾之门生费慈,费伯义,过去数月一直在协助令尊处理记室诸事,前日刚被我召入府内出军议属。后将军部曲的细末,他颇为清楚,茂元若有不明之处,可多询问于他。”孙拯向陆蔚介绍道。

    “小侄明白。”陆蔚说罢,又与费慈一番问礼。

    闲话罢了,孙拯先行赴西曹大房处理公务,陆蔚从始至终报以晚辈礼节。

    尔后,在费慈带引陆蔚前往了府邸前衙另外一处厢房,进到了兵曹部的押房。平原内史既是遥领的官衔,府下诸曹多是虚设。数月之前,孙拯入府,诸多机要陆续移交到了孙拯所领司马曹,甚至就连兵曹的几位长吏也先后迁到了司马曹下当值。

    如今兵曹内,只有曹掾二员,掾属四员,皆是伏案制牍之人。

    陆蔚对诸曹掾问了礼,又向费慈询问了目下后将军府部曲的情况。

    “回郎君,如今将军府新设,部曲扩编尚未完成。现有部曲五百,乃平原内史、参大将军军事时所设,就驻在府内西院的兵房。另有一千五百员额,尚需自行招募。”费慈回答道。

    “郎君,费军议,今晨王府孙参军曾托人来传话,大军不日将开拔,后将军部曲尤为重要,为免时间紧迫,大王有意拨麾下王国精兵一千,充后将军部曲数。”这时,一名兵曹吏掾插了一言,说道。

    “当真,大王果真关心甚微啊。”费慈赞叹道。

    一旁的陆蔚听到这里,心中却另起了一些寻思。

    若成都王拨王国精兵充父亲陆机部曲,此一举可比作天子赏赐臣下虎贲卫士,不仅是对父亲陆机信任有加,同时更是向群臣诸将彰显了陆机的特殊礼遇。

    不得不说,这一时期的陆机与成都王,当真处在蜜月期呢。

    然而,对他而言,这支部曲可是保住陆氏一门生存的关键所在,真要用王国兵充任,就怕紧要时刻会出纰漏。

    “殿下厚爱,实乃我陆氏一门万幸。”他故作感叹的说道,旋即,话锋一转,又向一旁的费慈问道,“不过,伯义,你看能否有办法,婉辞了孙参军这份美意呢?”

    “啊?大郎君,这……”费慈有些错愕。

    “一则,王国勇士乃精锐所在,殿下安危,更甚于一军安危;二则,不日前我路过邺城南郊,见彼处有流民聚集,多数苦无出路,若能从他们之中招募部曲,既能解部分流民生计难题,同时也相信无需耽搁多长时间。”陆蔚煞有其事的说道。

    当然,他还有最关键的一个原因不曾说出,那便是流民在本地无家无业,大多都可随军征外不归。而王国兵、州郡世兵安居日久,有家室产业,出征在外,心中必会有所牵挂,十之八九,不能做长久培植。

    “大郎君心系黎民,叫人佩服。此事的话,想必也不难,孙参军与咱家将军乃同乡之谊,说来,大郎君也应该与其都相熟呢。”

    “莫非是德施公?”陆蔚问道。

    “正是。”费慈点头说道。

    孙惠(263—310年),字德施,吴郡富春人。吴国豫章太守孙贲之曾孙。早年与陆机一同从吴郡北上,出仕洛都。太安元年被成都王颖荐孙惠任大将军参军,领奋威将军、白沙督。几年后,孙惠擅杀成都王颖部将梁俊,畏罪逃亡。

    父亲陆机出仕颖府时,孙惠曾力劝陆机将河北大都督一职让给北中郎将王粹,以免招引河北诸将的猜忌排斥,可惜无果。

    费慈略作停顿后,紧接着又说道:

    “只要咱家将军与孙参军明晓利害,孙参军再寻机向大王解释,此事理应无大碍。”

    “好,此事我稍后去寻父亲商议。”陆蔚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部曲招募之事,有劳诸位,先从邺城流民中取精壮入伍。”

    大郎君既被任命为部曲主官,费慈和兵曹诸吏掾自当奉其令行事。

    尔后,陆蔚与费慈及诸吏掾协商新兵编排之事,一千五百的兵数可不少,不仅需尽快择定营址,亦需要提前安排军官。

    毕竟,如此之多的流民入营之后,若无人管带,必会乱作一团。而从流民中直接提拔军官,短时之内显然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