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执照
繁体版

第4章 众神之城

    莱纳并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今天的状态不佳。以他在军营中得到的经验来说,在这种状态下去探索一个未知的地方,万一出了什么情况,可能就是正好逃出生天和直接歇菜的区别。

    一天后,下午。

    完成了早班执勤任务的莱纳,离开城门,向圣城大教堂方向行去。

    整个众神居所,都属于教会和守城军共同管理的区域,入口在教堂区。按圣城居民的惯用说法,众神居所里有人常驻的地方被称为“上教堂区”。因为必须从教堂区向上走,才能到达那里;而且,教会在众神居所里建起了一个小礼拜堂,被称为“圣·西摩多礼拜堂”,俗称“上教堂”。

    绕到地面的圣城大教堂后面,就是一个上百米宽的金字塔状土堆。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阶梯通向顶端的小平台。那小平台正对着众神居所下方唯一能打开的入口。那入口处有一架一人多高的铁制悬梯,连接着这座古代空中楼阁和下方的平台。

    五百年前,正是圣城的教会建造了这座土台,才开始了近世对这座古迹的探索。

    据说在此之前,众神居所的最后一任主人就是圣·西摩多,那位在此成圣、单人打退魔族大军的奇人。而那已经是年代不可考的神话传说了。

    莱纳一步两级地大步走上了土台。

    虽然这个地方他已来过很多次,但每次总会联想起一个困惑多年的问题——“金字塔”是什么?这个单词在幼童的识字读本里就有了,而且举的图例就是这全城除众神居所外最高的建筑——四方棱锥土台。

    似乎这个形状的东西就是用“金字塔”这个单词形容的,但显然这土台只是“金字塔”形式的,不是“金字塔”本身。

    那这个词的源头是哪里?爱好历史的莱纳一直有这个疑问。

    可惜人类过去上千年里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很多古籍早已散失。尤其是传说中的“神话时代”,也就是在大陆上建造了众多“神迹”的那个时代,几乎都没什么资料流传下来。

    莱纳怀疑劳亚大陆的某处隐秘的地方有一个叫做“金字塔”的神迹。

    此时,他到达了土台的顶部,与上面的卫兵打了个招呼。这里的守卫也属于圣城的守城部队,穿着和莱纳一样的制服。见是同事,卫兵简单问了几句后就放行了。

    莱纳走上悬梯,进到了众神居所的里面。

    入口是开在地板上的,两边是向上打开的一对大门。顺着悬梯走到里面,就是一个二十米见方的大厅,四周有油灯和火把照明,墙壁上挂着教堂里常见的人物画。

    莱纳轻车熟路地穿过入口大厅,从另一头的出入口步入一个斜向上的楼梯。经过十多次楼梯、走廊和连接厅的转换,穿过最后一道五米高、三米多宽的敞开大门,他走进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巨型大厅里。

    这是众神居所里,“上教堂区”的核心地带,人称“圣光广场”大厅。

    这个大厅中间低,四周高,最宽处将近百米。中间的低处是一个椭圆形的平台,大小足够一个连队在上面列战斗方阵。椭圆平台的四周是一圈圈逐级向上的阶梯,一直延续到大厅四周的边缘。

    大厅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其天花板。这天花板是一层透明的玻璃,外面应该是众神居所的上穹顶。白天日光透过天花板照入,如沐圣光。

    正因为此处采光好,圣城教会的人把此处作为“上教堂区”的中心。中间平台是举行大型会议和活动的地方,平时这里则当集市用。而“圣·西摩多礼拜堂”在大厅北侧的墙后。那片北墙上也有大片整齐的毛玻璃窗,为墙后那一边的礼拜堂提供光照。

    作为在圣城生活了十几年的人,莱纳对此处宏大的神迹早已司空见惯。直到半年前,一个来这里修行的苦行僧告诉他,现世的工匠是绝对造不出这样的大厅的。无论是巨大的玻璃窗,还是宽达百米的无支柱房顶,近几百年来已经没有这样的“科技”能力了。

    他第一次从这位苦行僧的嘴里听到“科技”这个词,并得知这是神话时代那些神术的名字。这个神奇的头盔应该也是“科技”的产品吧,不知道那位老先生是不是知道一些。

    莱纳走下台阶,穿过了中央平台上的集市。今天没什么特别的活动,中央平台就是交易各种真假圣物、古物和珍惜材料的集市。目前的集市里人流不算拥挤,但人数也不少,主要是来自西劳亚大陆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他们会在参观过上教堂后,在这里买些小物件作为纪念品带回家。

    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骑士和医师职业的散修,在此处碰碰运气,希望能得到一些古代遗宝或者神奇材料。

    莱纳没有理会周围小摊贩对他的招呼,而是径直穿了过去,走向广场另一头的出口。

    那出口处有两个卫兵守着。莱纳没有废话,直接掏出一把铜币:“两个晚上。”明日是莱纳的轮休日,他打算用两夜一天的时间探索。

    一个守卫撕下两张印有今日日期的纸质票据,再拿了两支蜡烛,交给莱纳后例行公事地说道:“出来的时候凭此票离开,否则罚33天的费用。如果临时要去圣光广场,也可以用押金或押身份证件换通行证。这是你的蜡烛。”

    莱纳交的不是住宿费,而是所谓的“众神居所维护费”。这一片能当临时住所的房间少说有上千间,根本没人管他们住哪里。真正需要用钱的地方是照明和通风。

    除了圣光广场等少数几个地方,众神居所里的大部分房间是没有自然光照进来的,所以蜡烛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此外,各个公共区域的蜡烛和火把的开销,也是算在维护费里的。

    通风,是教会探索众神居所的早期时,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对外的出口只有一个,新鲜空气只能从那里进入。如果短暂停留还好;如果深入众神居所的时间太长,因为气闷不适而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情时常发生。

    直到数年后,有人在圣光广场的附近终于找到了若干个通风口,然后按着古代遗留的通风扇的样子仿制了一批人力鼓风机,才解决了这一区域的通风问题。

    当然,如果离圣光广场稍远一些,通风还是比较差劲,只能保证不会闷死。但常人在里面吃喝拉撒睡留下的各种气味,都需要很久才能散去。

    另外,无论是购买吃食茶水,还是处理垃圾和排泄物,都需要额外收费,因为此处高昂的人力成本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这又反过来促使里面的住客为了省钱,尽量减少处理生活和自然废弃物的次数,沐浴更是完全免去。于是,这里的气味经常恶劣到无以复加。

    这也是为什么教会敢于规定没票的人只须罚33天的款,因为正常人在这里根本坚持不了半个月。吃得了苦的人没那么多钱,有钱的吃不了这种苦。

    莱纳作为这里的熟客要好些。与一辈子可能只来一次的朝圣者们不同,他知道哪里人少、味道小一些。他穿过出入口,从工作人员那里领了一只便携马桶,便轻车熟路地向一个上行的楼梯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