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义传之骤风起
繁体版

第24章 疑是梨山客,遥闻旧友风

    “喂!醒醒!快醒醒!梨山已经到了!”

    随着呼唤声逐渐清晰,赵之遥悠悠转醒。

    “这玩意效果这么好?”

    “嘿,别说了,这人快醒了。”

    赵之遥眨了眨眼,发现自己正在马车里。虽然这一路睡的有些沉,头还有点晕眩,不过他还是想起了这趟的来意——梨山派,问心池。

    缓缓起身,走出马车,赵之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大门,上有牌匾“梨山派”。

    周围草木茂盛,空气清新,赵之遥深深吸了一口,顿觉残留于脑海深处打得迟滞和晕眩感消退了大半。

    “这还有个人,是醒不过来了吗?”

    “干脆把他扔在门口算了。”

    听到这话,赵之遥立刻意识到那些梨山派弟子恐怕是在说自己的师兄孔庆。

    而一回头,果然不出他所料。孔庆的半个身子已经被人拉出马车了。

    于是,赵之遥赶忙开口:“诸位大哥,让小弟我来吧。这人是我的师兄,就不劳烦各位了。”

    听到这话,几位梨山派的弟子干脆两手一松,任凭孔庆的身子重重磕在了马车上。

    “那你快点,我们的事可多了,还得引你们上山,告诉你们住的在哪,吃的在哪。若不是师父交代,才没有闲工夫与你们空耗呢!”

    “就是,今日还没修炼呢。”

    “哼,他们习武之人岂能和我们修炼的比较?”

    这些弟子几句话的功夫,赵之遥已经背上了孔庆。

    “既然如此,几位大哥就请带路吧?”赵之遥也懒得听这些人啰嗦,直接开口道。

    “哼,那你跟上。我们走。”

    于是,几位弟子绕来绕去,带着赵之遥又是爬山又是过桥,几乎逛遍了梨山派。

    当然,他们脸上的戏谑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收敛,改为了阴沉的郁闷。

    因为他们想不明白,怎么一个门外的武夫能有这么好的体力,能一边背着个七尺壮汉,一边还紧跟着他们逛遍门派,甚至没有停歇。

    不过实际上,赵之遥自己也想不明白。

    一开始的时候他尚有些吃力,不过好在曾在唐家有过背石锁的锻炼,背着孔庆上上下下也不算特别累。但是渐渐的,赵之遥发现自己的力气有所恢复,背着一个人也没有那么累了。到了最后,每吸一口气都能让赵之遥都难感受到,充沛的体力在四肢百骸流淌。

    思来想去,赵之遥只能把这归结为灵力所致了。毕竟梨山派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修仙之地,所以灵力自然是十分充沛的。而最近自己又接受了离老的“灵力特训”,想必是有了一定的成效了吧。

    又过了一会儿,几位弟子都有些气喘吁吁了,他们的脚步也终于停下。

    “好了,这就是你们的住所了,进去歇着吧。记住,没有弟子前来通知,你们可别随意离开,否则后果自负!呼,我们走。”

    领头的弟子满脸不悦地带着其余的人走了。

    赵之遥轻轻一笑,背着孔庆朝着写有“弟子舍”的门洞内走去。不过他刚一转身,就听到背后有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唐兄弟!唐兄弟!”

    虽然心中有所猜测,不过赵之遥觉得还是有些巧合。

    “莫非是郭鹏?”

    不错,正是郭鹏!

    赵之遥刚一转身,就感觉一个熟悉的身影随风奔来。不一会儿,人就来到了跟前。

    “唐兄弟,想不到你我又见面了呀!”郭鹏灿烂一笑,手不停地拍在赵之遥的肩膀上。

    这导致他的身子一抖一抖的。

    赵之遥本想说些什么,但很快就察觉到背上传来孔庆的蠕动,于是立刻开口道:“孔师兄,你终于醒啦。”

    孔庆则是晃了晃脑袋,似乎想要晃走脑袋里的疼痛:“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会在这?”

    “这是……”

    “哈哈,唐兄弟,你这师兄真能睡啊,都睡迷糊了吧。”

    “师兄,这里是梨山派。”

    孔庆听完好似没什么反应,呆呆的愣愣的,喃喃自语:“梨山……派?”

    郭鹏见状,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唐兄弟啊,你这师兄跟我那师兄真是一模一样啊。要不你赶紧把他送回屋里休息去,咱们四处逛逛吧?”

    赵之遥刚点头同意,就听见郭鹏身后有道人影一闪:“谁人在此大声喧哗?”

    郭鹏本能地摸向腰间,却摸了个空,于是下一刻他同时转身并后退到了赵之遥身前。

    结果没想到,出声之人是邀请各个门派及家族的道长——黄道长。

    郭鹏紧绷的身子即刻放松了下来,尴尬地挠了挠头道:“原来是黄道长,我以为谁呢,啊哈哈。”

    不出赵之遥所料的,这位黄道长也不喜欢郭鹏这自来熟的性格,原本紧皱的眉头皱得更加用力了:“又是你。我告诉你,这里是梨山派,不是你的什么门派。再被我抓住一次,就给我滚出梨山派!”

    面对如此厉声的呵斥,饶是郭鹏也有些发怵。

    赵之遥见状赶忙放下了孔庆,拍了拍郭鹏,随后抱拳行礼以表歉意。

    郭鹏立刻明白,也赶紧有样学样,低着头行礼,算是道了歉。

    “哼!”这黄道长重重地冷哼了一声,随后绕过二人朝里走去,“你们两个,随我来。”

    郭鹏见状,只好挠挠头小声地笑了笑,随后帮赵之遥背起孔庆,朝弟子舍里走去。

    不一会儿,黄道长停在了一间屋舍的门前。他下巴抬了抬,道:“新来的,你就住这。”

    “多谢道长安排。”赵之遥行礼回道。

    随后这位黄道长就转身要离开了。不过刚走一步,他就顿住了:“哦,有件事忘了和你们说了。这间屋子的两位原主人,一个多月前刚刚去世,你们——不介意吧?”

    两位原主人,一个多月前,刚去世……

    这几个词精准地唤醒了赵之遥的回忆,就好像那位黄道长拔出了佩剑,精确无误地点在了赵之遥心池上的一片落叶。

    “额,不介意,不介意,啊哈哈。怎么会介意呢?你说是吧,唐兄弟?”

    这次轮到郭鹏率先回应了。

    “啊,是,不介意。”

    就这一微微愣神的功夫,那位黄道长侧过身来,直直看向他。

    但赵之遥立刻追问了一句,打消了黄道长的疑虑:“敢问道长,我和师兄住进去的时候,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比如,哪些物件不能擅动?”

    合情合理的追问,成功解释了自己的疑虑,毕竟死者为大。

    “没什么要注意的。人都走了一个月了,还能有什么不能动的?”黄道长又把身子侧了回去,“你等切记,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惹是生非。否则老夫会亲手让你们滚出梨山派。”

    说完,这位黄道长就身形一闪,消失不见了。就像他来时那样。

    如果说这人来的时候难以察觉,倒也可以解释,毕竟当时赵之遥正在和郭鹏聊天,而且郭鹏的动静还特别大。

    但走得也让人难以洞察,就超乎赵之遥的认识了。因为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都在这位黄道长身上。

    “大概这就是修炼者厉害的地方吧。”赵之遥只能这样想。

    后面的几天里,弟子舍不断有其他家族或门派的弟子赶到,气氛也逐渐热闹了起来。毕竟大多都是正值青年的少男少女,谁能不对这神秘的梨山派感兴趣呢?

    不过要论这其中谁“最不感兴趣”,恐怕就是赵之遥了——他几乎闷在房舍里,除非是熟人来访,否则是不会轻易出门的。

    赵之遥如此深居简出,原因无他——灵力!

    先前在天鹏派,只有在离老的帮助下,赵之遥才能清晰地感知到灵力。而现在,他只需要静静地坐在床榻上,屏气凝神,就能模糊地感知到灵力在飘飞游走。

    这是绝好的机会!

    赵之遥不肯放过,索性就一个人坐在房舍里,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心全意地感知起这些灵力。

    为此,有些来客他都谢绝了。这当然显得有些孤傲,但赵之遥明白如此良机稍纵即逝。换做以前,他需要和妖虎搏命,要和修士交易,才能换来零散的几个灵石。那是何等的艰辛?

    而现如今,他什么也不用付出,只需静静地呆在屋子里,就能锻炼自己的感知,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那些想要和自己见面的,等这几天过了再说吧。

    别的不谈,光就把这每一分每一秒所能感知到的灵力统统换成灵石,赵之遥都感觉赚大发了。

    但要说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离老没法出手相助了。

    因为早在出发之前,离老就交代过:“你此次前往梨山派,我虽然答应护你周全,但那里终究是修炼人士的门派,所以你我不能随意沟通。想必你也有所猜测,我并非无缘无故被封锁在这石头里的,而是犯下了过错。此事过了五百年,对于你们凡人而言可能觉得早已无人记得,但我辈修士寿元悠长,五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保不齐仍有人记得当年之事。所以安全起见,你我最好不要沟通。这也是为你好。”

    于是,赵之遥自从到达梨山派后,就始终没有与离老再进行交流。

    当然了,就算有那个机会,赵之遥也不太敢让离老帮忙。毕竟这是在别人的门派,如果动静太大了,赵之遥也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就这样三天之后,梨山派将所有人带到了后山。

    那位黄道长也是再次出现,向众人说明了一些细则与规则,便让众人静候吉时出发了。

    这个过程中,一个面无表情不怒自威的人始终站在不远处看着。

    此人正是梨山派的掌门,施诹。他站在此处,一方面是为了礼节,毕竟这里的青年才俊们都是各门各派的心头肉,有了闪失还是有些麻烦的;另一方面,其实是为了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年轻人,看看有没有资质过人的,或是天赋异禀的。

    那么他有没有所发现呢?还真有。

    光这么十几号人里,就有三位让他心动的。一位腰配宝剑,精神奕奕;一位背负大刀,气血旺盛;还有一位两手空空,但实际上深藏不露。

    此三人与其他人最大的差别就是,对后山的灵力环境有着别样的亲和。

    这也就意味着此次问心池之行,其他人尚未出发,他们就已经站在了终点之前,抵达问心池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因为后山的灵力十分浓郁,大多数人都会对此产生各种不适。

    “这就是资质啊。越是适合修炼的仙家福地,就越是凡人的生死禁地。”施诹在心中浅浅地感叹了一声,便不再注视这些凡人。

    待所有人都出发后,他询问起黄道长那三个人都是什么身份。

    “掌门,那三位分别是:唐家二公子兼天鹏派掌门亲传三弟子,唐之唯;天鹏派掌门关门弟子,郭鹏;以及冯家的冯莹莹。”

    “哦?这还真是巧了。”

    “巧了?啊,掌门是说那两个不肖弟子的事吧。掌门放心,这几日我有盯着那些名单上的人,不过目前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异常。”

    施诹点了点头。

    一个月前,水从一和华半山横死山野,门派的祠堂立刻有所感应。二人口中“师叔”——这名叫黄诚肖的修士,立刻带人沿路搜查,果然在半路发现了两名弟子的尸体。

    在现场进行过简单的调查后,一行修士把所有散落的货物和两具尸体带回了门派,现场则打扫得干干净净。

    而后,施诹和黄诚肖对两具尸体都进行了仔细的检查,虽然基本断定了他们二人是因为一些原因,产生了无可调节的矛盾,进而大打出手直至双双毙命,但有一样东西引起了施诹的疑惑——那一具妖虎的尸体。

    旁人也许看不出这妖虎的尸体有何值得疑惑的地方,但是施诹不一样:他出身于摘星阁,资质优异也勤勉刻苦,并且对灵胎、心境之类的非常感兴趣。所以在得到了一次进入秘阁阅读藏卷的机会后,他就专心致志地研究了有关灵胎的密卷。

    所以他非常清楚,这只妖虎的真正死因绝不是表面上的累累伤痕,而是被吸走了灵胎,一击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