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等白首
繁体版

第四十六节 家计

    回到屋里,关了门,王婆气的一顿骂,

    “杨家穷到这个这地步了吗?连我们若姐的都惦记上,真是驴粪蛋子外面光!”

    海棠和紫草也愤愤不平,讲这一天遇到的憋屈事。

    阿若坐在梳妆台前默默听着,

    良久说道,

    “算了,进了人家家里自然按人家规矩来,咱们刚来,先看看。”

    海棠给阿若卸掉钗环,放下头发,夸赞道,

    “夫人头发真好,又顺又亮,衬得肤色愈发白了。”

    王婆自豪道,

    “那是,自小就养着,我的若姐可不比宫里的娘娘差。”

    海棠紫草附和道,

    “宫里娘娘可比不上夫人。”

    阿若笑道,

    “这玩笑话可千万不要说出去,惹人家笑话,咱们以后在这院里说说笑笑都可以,但出了和风院,切记谨言慎行,低调行事。”

    婆子丫头都应声称是。

    夜灯已上,杨宣还没回来,阿若歪在床头看书。

    王婆带着海棠紫草检点礼物进项,登记造册封库。

    “若姐,这成了亲就是大人了,以后咱这院里的家计进出你得上心,公子我看也是个心大的。”

    “夫人有俸禄有封地收入,离了杨家一样过得好,也不必指望公子,看谁的脸色。”

    海棠小嘴叭叭地说道。

    “夫人,我会烧菜,以后我来做饭,把银翘和金桔都接进来,他们会做衣服会算账,您什么都不用费心。”

    紫草大着胆子说道。

    阿若笑道,

    “暂时不用,一下再进两个人,太扎眼。眼下府里也需要人手,让他们在府里先帮衬帮衬。”

    主仆说笑一会儿,阿若疲乏便先歇了。

    杨宣匆匆忙忙赶回和风院里已是二更,又是一身酒气。

    杨宝领着小厮给他冲洗一番,换了衣服,送进屋里。

    王妈本想着给杨宣说一下白天的事,但看他回来这么晚怕打扰到阿若便也就算了。

    杨宣蹑手蹑脚走到床前,见阿若睡的香甜,也歇了心思,躺在阿若身旁呼呼大睡。

    第二天一早阿若醒来,两人又打闹一番,因是回门的日子,两人用过早饭就蹬车去李府。

    李府全家老小一大早就准备,就等着阿若回门,李老夫人也神采奕奕,精气神好起来。

    阿若和杨宣回来热闹的很,李文熙、文英主陪,见阿若面色娇润,气色不错,便放下了心。

    阿若陪着李老夫人和一众女眷说话,她们好奇打听杨家的情况,阿若一一答了。

    老夫人听出阿若憋屈的地方,劝道,

    “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也不要太委屈自己,那五夫人又不是什么正经婆婆摆什么谱,你不要理她。”

    阿若称是,怕家里人担心她,也不再多说,捡些高兴的讲。

    吃完饭,李老夫人拉着阿若里屋说话,

    “若姐,不管杨家人怎么着都不打紧,关键是杨三要体恤你心疼你,比什么都强。你们得赶快要个孩子,有孩子尤其是儿子傍身,那才能真的立住脚。”

    阿若点点头,心里又鼓了鼓勇气。

    吃完饭没多久就日头偏西,该回杨府了。

    与家人话别后,二人车马回去,半路遇到前来找寻得阿福。

    “杨公子,殿下有要事相商。”

    阿福着急地说道,

    杨宣问了几句,便下马,钻进车厢跟阿若说了一声有事就走了。

    阿若回杨府等到晚上也没等到杨宣回来。

    一个王府的小厮捎话来,说杨宣赶去金州一趟,大概月余。

    阿若怅然若失。

    宋妈安慰道,

    “夫人,你不要怪公子,他忙得很,经常一出去就十天半个月的,有时大半年,辛苦的很,你得心疼他。”

    阿若点点头,问道,

    “他都忙什么?为什么要经常在外面?”

    宋妈叹口气,说道,

    “还能干什么,给恒王卖命呗,咱这家里每年大大小小那么多花费,一半都是宣哥赚来的,要不老夫人能向着宣哥?”

    阿若突然想明白为什么杨宣能请杨老夫人进宫说情求赐婚了,关节原来在这里。

    阿若又问道,

    “府里叔伯兄弟们都有俸禄,公里有田产,怎么还不够呢?夫君哪里挣这么多钱?”

    宋妈看看门外,小声说道,

    “朝里的官那点子钱,又都各有一大家子,人情来往,婚丧嫁娶处处都用钱,还要体面,都是硬撑着,拆了东墙补西墙,都想找老夫人要,老夫人那点子钱光赏钱都不够分的。”

    “多亏了我们宣哥,宣哥能干,年年在外头上北下南地倒腾,补了府里好大的亏空,老夫人才有个靠头。”

    阿若想了想问道,

    “那夫君这个院子的进项用度都是老夫人管吧?”

    宋妈看看左右,凑近点说道,

    “夫人,您这个就问到点上了!成亲之前,进出都在老夫人账上,宣哥心大也孝顺从不过问。可如今成了亲,按说宣哥的进出用度都合该交给您了,可今儿个老夫人他们都没提呢。”

    “也许是夫君不在,跟我说怕理不清头绪吧。”

    阿若说道。

    “哎呀,夫人真是个心善的!可今儿个我瞧着他们还想分您的账,真是欺人太甚!我看着宣哥长大的,这些年除了老夫人,没人疼没人管的,如今总算成了家,我为他高兴啊。”

    宋妈说着擦擦眼泪。

    “老嫂子,莫伤心,这不是都过来了吗?小两口好好的以后也孝敬您,不白疼他一回。”

    王婆劝说到,宋妈笑着点头称是。

    一连几日,阿若除了一早一晚到老夫人处问安点卯,其余时间基本就呆在自己院里看书绣花写字,倒也惬意自在。

    “夫人,您老是在房里闷着也不行啊,听说城郊的枫叶都红了,特别好看,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海棠建议道。

    “听说旁边还有个东慈寺,里面斋饭很好吃。”

    紫草说道,对于吃的紫草最懂。

    阿若看看外面,初冬的景象已至,是该出去走走了。

    阿若先去跟杨老夫人告诉了一声,便带着王婆海棠和紫草乘府里的马车去往城郊,两个小厮骑马跟随。

    城郊东山枫叶如火,爬山赏景的人很多。

    阿若戴了锥帽,扶着海棠往东慈寺去。

    一路枫叶红艳,山路蜿蜒,阿若一行人边走边赏,到得寺院还未到斋饭时间。

    阿若累乏,小厮问僧人找了一间禅房休息。

    海棠拉着王婆去拜菩萨。

    紫草给阿若铺好铺盖便去斋堂等饭。

    阿若刚歪在枕上眯上眼睛,便听见一声门响,

    “若若,是我。”

    宗鸿一身白衣坐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