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界
繁体版

第108章、十年一日

    文光公子趁元更朝廷与建世军大战焦灼之时,领兵回到他自己的地盘,一举清除或镇压鸠占鹊巢之人,并封锁消息,然后静心等待元更朝廷与建世军的战斗结果。而元更朝廷得到朱积他们这些高手之助,便与建世军打得有来有回。如此,双方僵持下来,一晃就是将近一年时间过去。

    至此,朱积他们给文光公子送去情报,说是城中兵员和物资即将消耗殆尽。文光公子立马行动,先是派人跟建世军联系,结成联盟,然后主动挑起重任,说是要去攻打那几座难以攻克的城池,只将京城留予建世军。建世军在这些城池处打得异常艰难,也不知城中具体情况,见文光公子他们愿意接手这烂摊子,他们自然乐得如此。转而计划集中全力攻打京城,釜底抽薪,并一举占领正统地位。

    文光公子接手几座坚城后,立马跟城中将领唱起双簧,双方打得异常惨烈,死伤惨重。见此,建世军一方也放心下来,开始集中力量强攻京城。最终,建世军自然成功拿下京城,而此时文光公子还难以寸进。建世军见状,也不急于去增援,打算坐山观虎斗,让双方两败俱伤后再去收拾残局。

    然而,人一闲下来,难免就会生出别样心思,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全这天下最富有和繁华的地方。建世军快速沉沦,被这花花世界所迷惑,有的人开始纵情享受起来,完全忘记起义的宗旨。而上行下效之下,整支军队都快速腐朽,甚至驻守在其他地方的人也活学活用起来。文光公子见状,也不加以指正,反而送上些金银财物等,既显盟友的真诚,又加速其堕落,同时让天下百姓看到其恶劣,使其丧失民心。

    如此仅仅几个月后,百姓就有反抗建世军的苗头。见状,文光公子立马推波助澜,四处散播建世军恶行。反建世军浪潮迅速崛起,不少地方的人开始组织反抗建世军。而没能力反抗者,也躲着建世军,并将各种生活物资藏起来以免其得到补充。建世军见状也不反思,反而开始病急乱投医,挨家挨户搜刮。

    然后又是一个多月之后,文光公子终于觉得时机成熟,开始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攻打建世军。而见他们攻打建世军,各地百姓纷纷加入,建世军节节败退。然后短短不到一年,建世军就再无抵抗之力,向文光公子请降。算下来,建世军攻入京城,短短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他们的朝廷便轰然崩塌,不可谓不快。

    击败建世军,文光公子正式昭告天下,称帝并重新选址建都。他之前虽说已经称帝,但是当时的那个帝终究有些虚,除了他自己的那点人再无人认可。如今,他击败建世军,虽各地还有些零星的抵抗势力,但也已不足为虑。如今称帝,才可谓实至名归。

    见天下基本平定,杜宏和吴镇找到现已贵为皇帝的文光公子。文光公子见他俩到来,立马客气招待,待他俩坐好后问道:“不知两位此次来找我,所为何事?”吴镇开口道:“我俩出山之前,玄师有交代,说是请取得天下者帮他搜集天下各种书籍,尤其是各种野史秘闻,神话传说。”

    文光公子毫不迟疑答应道:“玄师有请,我自然乐意效劳,请转告他,我立即着手搜集。”吴镇点点头,说道:“如此,那就多谢了。如今天下也算平定,我俩就不再久留,告辞。”说着起身拱手微微弯腰行了一礼,然后就要离去。

    文光公子连忙止住两人,问道:“不知玄师现在何处,可否请他入驻京城。”吴镇不置可否摇摇头,说道:“他有何打算,我俩不得而知,不过可将你的意思转达。你倒是可以准备一座府邸,将他家人请来。说到这里,他轻笑一声道:“嘿,这事你不要说是我给你的建议。”文光公子洒然一笑,拱手道:“多谢。”

    ……

    杜宏和吴镇悄悄返回齐丰城秘洞,见风玄果然还在此处。此时,他正闭目静修,两人也不好打断,只好在旁等候。不多久,风玄便停了下来,看向两人说道:“一别数年,看来你们是选定真主,并为其平定了天下。”吴镇笑道:“果然瞒不过你。”

    风玄淡然一笑,说道:“元更入京,伯武被杀,建世称尊,文光定鼎。就是不知天导去了何方。”杜宏好奇问道:“你也出去过?”风玄微微摇头,说道:“天下大势,见微知著,何须亲眼目睹。”两人佩服不已,吴镇崇敬道:“说起来轻松,但是古今未来又有几人能够办到?”

    风玄笑道:“知者不言,犹如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两人点点头,也不再在此事上纠缠,杜宏开口道:“我们已让文光公子帮你搜集天下群书,他请你入驻京城,你有何打算?”风玄点点头,说道:“入驻京城,也并无不可,不过我如今尚未达成我的目的,所以短时间内不可能去。”

    吴镇好奇问道:“你现在到了什么地步?”风玄无奈摇摇头,说道:“跟你们离去时一样,并无丝毫进步。”两人皱眉,风玄都过不了这道坎,他们自己将来若是到了这个层次时又当如何?就算到时风玄寻到了突破之法,他们又是否能够办到?

    好一会儿后,杜宏问道:“你觉得天导上师是否突破了这个界限?”风玄淡然道:“十有八九已经突破,甚至突破了更高的界限,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吴镇有些担心道:“若是如此,他如果来找我们算账,我们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风玄淡然一笑,说道:“若让你去对一个不懂武功的山野村夫或者三尺幼童出手,你们愿意么?”两人不置可否,正常情况下,他俩自然是不屑于对与自己差距如此大的人出手的,但是又怎能保证天导上师也是如此思想。

    对此,风玄也不多说,回归正题道:“既然你们已经回来,那就好好修行吧,多个人多把力,凭我一人,精力和智慧终究有限。将来我三人合力探索,应该能事半功倍。”两人汗颜,他都不能想到办法突破,他们两人又怎么可能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不过他俩也不好现在就认怂,只得沉默当默认。

    风玄不再多说,再次闭目感知体内状况。而杜宏和吴镇两人见状也不再多说,一起进入寒潭。他俩这几年时间虽未在寒潭修炼,但是修为也是与日俱增,现在能在寒潭中坚持的时间,也大大提升,几乎达到离开时的一倍,这倒是让他们喜出望外。

    ……

    三人在山洞中精心修行,一晃又是四五年过去。至此,风玄也已三十有多,不过看他的容貌,依旧如十八九岁的少年,仿佛时光不能在他身上留下痕迹。至此,他也总算是大致探清了体内各方面的状况。

    他发现,食物进入腹中后,身体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胃肠道分泌出不同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精华物质溶解出来,并将溶解出的精华物质吸收入体内。而这些精华物质被吸收后经过体内大大小小经脉被运转全身,参与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比如日常损伤的弥补、替代体内的陈旧或劣质的物质。后来他又发现,吸收的精华物质,远远多余体内的消耗,而多余的则被输送至下丹田。这一切看起来还算正常,不过问题也就在这里,下丹田中存有的精华物质远远少于进入其中的。

    然后,他经过长达两三年的时间,仔细探查下丹田,最终发现下丹田中竟有一个奇怪的点,或者说是漏洞。这个奇点四处飘荡,将丹田中的精华物质吸收。有此发现,他尝试将丹田中精华物质尽可能排空,看被吸入奇点的精华物质是否会被释放出来。结果他大失所望,这奇点只进不出。得到这结果,他又想办法去破除这个奇点,但却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破灭,甚至无法触及。更令他没有头绪的是,这奇点到底是他自己个人的缺陷,还是所有人皆如此?这奇点吸收的精华物质是通过什么莫名通道排出了体外,还是被锁在了其中?若锁在其中,这些年不知被锁了多少,如果一朝破碎,其中蕴藏的能量是否会将自己炸个粉身碎骨?

    若是一般人发现这个问题,或许就会一阕不振,止步不前,好一点的则是请教高人或查阅典籍。不过风玄却不在此列,他向来是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人。若发现什么问题,不管是多么困难,他都只会想办法将之探清并解决,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前人典籍或别人身上,更不会有所退缩。就像是他之前在跟家人谈及仙路时所说的,没有路,他就自己造条路出来。

    不过此事显然不能急于一时,所以他决定先出去走走,多拓宽些见识,多感悟些道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些见识必然更有利于他的突破,或许哪天见到什么事物时脑中灵光一闪就突破了。相反,若是闭门造车,即使他再聪明也很可能一事无成,就如前贤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

    他待杜宏和吴镇两人从炉火炙烤中恢复过来后,跟他俩交代一声,便离开山洞,悄悄出了齐丰城,往他家的方向走去。这次离家已超过十年时间,也是时候回去看看了。有些事,他虽不想面对,但也不得不去面对,鹿家老太如今已年近八旬,即使她得到他功法与宝物之助,寿元也该要尽了。毕竟她开始修行时已五六十岁了,修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且她一开始修行的功法,远远没有现在的完善,延寿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