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清:从活捉皇太极开始
繁体版

第十八章 皇帝难得大方

    “你就是王承恩?”

    周启大为惊讶,脱口而出。

    王承恩道:“侯爷知道咱家?”

    当然知道啊,怎么能不知道。

    崇祯朝出名的太监就那几个,一个曹化淳,一个王承恩。

    都是崇祯皇帝信王府的老人。

    曹化淳不用说,皇帝的侍读,可说是头号心腹。

    王承恩也不差,但这位能在史册留下一笔,还是北京城破后,陪皇帝一起上吊了,你可以说他傻,但不能不佩服这人的气节,还有坦然赴死的勇气。

    不是谁都有勇气面对死亡的。

    不然战场上怎会有俘虏。

    周启就道:“听过公公名讳,却不曾识得尊颜,不想竟是公公当面。”

    王承恩道:“咱家就一阉人,侯爷过誉了。”

    周启逾发惊异,能当着别人的面坦然说自己是阉人。

    只这分不萦于怀的心气,就非是常人。

    王承恩也好奇:“观侯爷的言谈,并非不识教化之辈呐?”

    周启笑道:“我读过一些书,但字写的不好看。”

    王承恩释然道:“原来如此,侯爷耕读传家呐!”

    周启:“……”

    扯犊子的耕读传家,那是什么鬼?

    农民就农民吧,还什么耕读传家。

    皇帝赐的府邸在城西鸣玉坊定西大街,左边就是定西侯府,右边是怀远侯府,都说京城东富西贵,确实一点都不假,一条街过去,全是勋贵之家。

    侯府占地三十多亩,四进大院子。

    四四方方,标准的老北京四合院。

    花草树木种了不少,可怜冬在都枯了。

    有屋舍数十间,二十几个仆役在打理。

    这年代的建筑大量使用木头,还有那些花花草草,若无人打理,只怕用不了多久,就得废弃,这么大一座府邸,若是废弃了,那代价可就太大了。

    王承恩将仆役召集起来,宣布了府邸归属。

    完了告诉周启:“这些仆役都是皇家的奴才,侯爷若无人使唤,可留着自用,侯爷若是不用,等置办好了人手,将他们打发回去,宫中另行安置就是。”

    周启说好,跟着里里外外参观了一圈。

    交接完房契后,天色已经有点晚。

    再去城外来不及了,王承恩就回宫了。

    约定翌日再去城外交接庄子,周启才将人送走。

    回到府中,又在管事陪同下熟悉各处。

    刚穿过来就在战场,在山里浴血厮杀半月。

    如今算是有了回报,在大明有了一处落脚之地。

    府中的仆役很拘束,这是不熟造成的。

    除了管事,还有负责修剪花草的匠人,维护房屋设施的泥瓦匠和木匠,负责洒扫的杂役以及一个厨娘,二十多个人,分成了四个家庭,孩子就占了一半。

    管事的叫魏勋,也是个老头。

    老头读过私塾,能写会算还是个有文化的。

    要不要辞退这些人,还看得个人意愿。

    周启征求大家意见,是愿意留在侯府,还是让宫中重新安排。

    魏勋代表所有仆役发言:“府中的这些人都是活不下去的,命好吃上了皇家的饭,被安排在这里打理院子,去了哪里都一样,侯爷如果愿意用我们这些奴才,那我们就留下,若侯爷看不上我们,那就让宫中给我们安排个别的差使也行。”

    周启就道:“你们要是愿意留下,那就留下吧!”

    魏勋俯身一礼:“多谢侯爷恩典!”

    周启坦然受他一礼,给皇室打工也就混个温饱。

    跟着他过,日子怎么也不会比现在差。

    大明遍地文盲,想找个能写会算的管家可不太容易。

    世家勋贵底蕴深厚,手底下不缺人用。

    周启不行,他手下除了那些俘虏来的杀才,连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想招人手都不知道去哪里招,这些人既然愿意留下,那最好,省的他头疼。

    至于信任问题,日久见人心。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天色已经晚了,周启就在侯府住下了。

    内院空荡荡的,一个人住有点空旷了。

    屋子收拾的很干净,被褥也是魏勋带人新换的。

    睡在自己家里,比睡驿馆心里要踏实。

    自从来到大明,周启第一次没有做梦。

    这一晚睡的很安心。

    翌日一早,刚睡起来就有仆婢端来了热水,伺候他洗漱。

    这生活太美了。

    洗漱完后,吃早饭。

    没有山珍海味,只有杂粮馍馍和米粥、

    还有两荷包蛋,简单又实在。

    周启也不挑剔,吃的还挺香。

    魏勋守在一边,一看看他吃早饭,一边念叨着:“侯爷身份尊贵,身边却连个伺候的丫头都没有,过阵子得找牙子买上几个俊俏丫头伺候侯爷……”

    “还有这饭食,咱们下人吃的东西侯爷怕是吃不惯,府中没有上等精粮,回头也得采买一些,刘老三家的婆娘做的饭食太糙,只能咱们下人吃……”

    周启听了一阵,忍不住打断:“不要把我想的不食人间烟火,一个月前,我还是军中一卒呢,连肚子都吃不饱,现在伙食已经相当不错了。”

    魏勋惊讶:“竟有此事?”

    “不然呢!”

    周启也不藏着掖着,出身低下不足耻,明太祖朱元璋还当过和尚要过饭呢,道:“不是为了混口饭吃,谁跑去当兵,所以你别以为我没吃过苦,随意就行了。”

    魏勋嘴上答应,其实哪里能随意。

    做下人的,最忌讳事不用心。

    吃过早饭,魏勋又拿来账册交接。

    周启摆了摆手:“先不看了,皇帝还赐了我一座庄子,一会宫里来人要过去交接,这几天估计有的忙,你先收着吧,等忙过这一阵子再看。”

    魏勋只得收了起来,等得空了再汇报。

    过不多时,王承恩就带着人来了。

    于是坐上牛车,去了城外的庄子。

    庄子在城西五里坡,八百亩良田,带一个庄子。

    田是皇田,庄子是皇庄。

    这些都是皇帝私产,不归朝廷管,偶尔拿出一点不赏赐有国将士,对于规模庞大的皇产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但崇祯皇帝小气,很少赏赐田庄。

    这次赐给周启八百田产,也算难得大方了一回。

    也就活捉皇太极这样的大功,才能让皇帝稍微大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