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983
繁体版

第四百五十四章 这才叫本事(求月票)

    藤田正一这次也是下了血本,直接把脑袋伸过来,任凭挨宰。

    他也知道,如果不这样的话,肯定弄不到松江青稻。

    而他的上司三井木,已经给他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把松江青稻弄到手,到时候专门走高端路线。

    所以别看收购价格高,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当时岛国的国人,就是不差钱儿。

    藤田正一其实也是有点小聪明的,他也不想玩慢慢抬价那一套,抬来抬去的,搞不好最后也是这个价儿。

    甚至双方斗出火气,超出这个价码都有可能,索性就把价格直接砸到位。

    就不信对手不退缩,不信刘青山他们不动心?

    这个价格,确实叫崔敏浩犹豫起来:如果他也给出相同的价格,那么他们公司,就真的没有一点利益空间了。

    不过退缩的话,他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只能无奈地望向刘青山。

    刘青山现在也有点不大好办:不卖给藤田正一吧,这水稻是合作社的,他是可以做主,可是最后乡亲们的利益受损失。

    卖给这家伙吧,刘青山又实在看不上这家伙的那副嘴脸,好像有钱就是大爷似的。

    这时候,忽然有个大嗓门响起来:“俺们种的大米,就算是喂猪,也不卖给小鬼子!”

    说话的是张大帅,他瞪大眼睛,怒视藤田正一。

    而他身边站着的张杆子,嘴里则一个劲劝说:“大帅啊,这么贵的大米,俺那些弟兄们也不好意思吃呀。”

    然后,这货又故意压低一下声音,其实周围的人该听到还是能听到:“大帅,你傻呀,多赚他们的钱,那不是更解气?”

    大张罗也上来凑热闹,也故意压低声音,其实还能叫藤田正一他们听到:

    “大帅,要不就卖给他们吧,你不会偷摸往大米里撒点主尿,保证吃完一个个都变成猪头小队长,嘿嘿嘿。”

    藤田正一怎么忽然觉得,又不想买大米了呢。

    咳咳,老支书使劲咳嗽两声,阻止这几个家伙继续瞎咧咧,再说下去,被扣上影响两国友谊的大帽子,那就坏了。

    吧嗒两口小烟袋,发现早就灭火了,就抬脚在鞋底子上磕打两下:

    “青山啊,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今年的稻米,一共是六百多亩呢,产量估摸着能将近三百吨,就一家卖他们一半好了。”

    还是老支书想得周到,既照顾了老朋友崔敏浩的面子,又叫合作社的成员,少受一些损失。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刘青山也是眼睛一亮,笑着点点头:“藤田先生,既然你们诚意十足,那俺们也不好推辞,就卖给你们一百吨松江青稻好了。”

    说完又拍拍崔敏浩的肩膀:“老朋友,剩下的是你的,价格嘛,还是咱们最开始商定的那个。”

    藤田正一本来正享受那种用钱砸人的爽快呢,听到刘青山这话,差点一头栽旁边的水渠里:

    有你这样做生意的吗,同样的东西,卖给别人一块五,卖给我就三块钱,拿谁当傻子呢,我,我……

    他真想大吼一声“我不买啦”,可是他冲动了好几次,最后又都被理智给压下去,最后只能皮笑肉不笑地和刘青山握握手。

    “刘桑,我很钦佩你的品质,不过我还是要奉送你一句话,不要把生意和友情混为一谈。”

    旁边的崔敏浩知道,自己也不能再无动于衷,于是向刘青山躬身道:

    “刘先生,我的朋友,万分感谢,我决定把收购价格也提升到两元钱,再高的话,就真的要亏本了,还请您谅解。”

    刘青山也笑着点点头,表示理解,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物价也当然不同。

    他倒是挺感激藤田正一的,不仅主动来当冤大头,而且还间接助攻,帮他哄抬物价,简直就是太优秀了。

    这件事也算是皆大欢喜,张队长吆喝一声,叫村民继续去干活。

    谭勇没啥事干,只是满眼钦佩地望着刘青山:难怪不乐意出书呢,原来是看不上那几个稿费。

    于是这样,他越是坚定了要把那本泰坦尼克号出版的决心:咱们华夏作家的优秀作品,怎么能只给那些老外看呢?

    稻田里,大伙的干劲更足了。

    就连那些小娃娃,都瞪大眼睛,不肯放过一个稻穗:这都是钱啊。

    而陈东方也领着藤田正一告辞,明天双方会去县城,签订正式的合同。

    临走的时候,陈东方也满眼羡慕地望着刘青山,心中涌起一股敬佩:

    虽然在方便面厂上,被这个年轻人压了一头,但是他不得不佩服对方的眼光和能力,确实比他胜出一筹。

    想了想,陈东方还是鼓起勇气说道:

    “刘经理,我有个想法,我们承包的姥爷岭,所属的前进村,也有几百米的洼地。”

    “我也准备领着村民改造成水田,种植水稻,不知道刘经理能不能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他今天算是见识到了,种植水田的收益,肯定远超旱田。

    陈东方承包的山林,也包括几百米的洼地,他一方面是真想帮着前进村的村民,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打算。

    前进村,也处于小松江流域,虽然一个是上游,一个是下游。

    上游水和下游水,水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上游水更好,所以买大米的时候,有许多大米,都打着上游水的招牌。

    下游水稍微差了一点,可是也差不了太多。

    唯一担心的,就是刘青山害怕他们抢生意,不肯帮忙。

    毕竟从现在的情况来说,双方还处于竞争关系,而且前段时间,还出了齐胜利那档子不光彩的事情。

    陈东方虽然不知情,但是也心中有愧,就算刘青山不再种植水稻上面援手,也有情可原。

    不料想,刘青山连犹豫都没犹豫,就乐呵呵地点头答应:

    “这事啊,当然没问题,不光是你们,俺们周围这几个村子,来年也都准备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呢。”

    “放心吧,到时候提供稻种和技术人员,咱们一起把松江青稻这个品牌彻底打响,都是乡里乡亲的,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陈东方是真的激动了,他忽然觉得,自己以前还是小看了这个青年,想不到人家的格局,比他想象中的大多了。

    他也忍不住,伸出手和刘青山使劲握了握:“那我就代表前进村的父老乡亲,谢谢你啦!”

    要不是因为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一直叫陈东方耿耿于怀,他都想拉着刘青山的手,叫一声“兄弟”了。

    “哈哈,有钱大家赚,多赚外国人的钱,这才叫本事。”

    刘青山也跟陈东方握握手。

    有竞争,也有合作,这就是他现在和陈东方的关系。

    在一些涉及到普通农民的事情上,完全可以合作,比如出售红豆杉树苗,比如种植水稻等等。

    但是在各自的生意上,刘青山也绝对不会手软,相信,陈东方也肯定是同样的心思吧。

    挥手送别了陈东方,崔敏浩便立刻凑上来,又向刘青山致谢。

    他这次也真的挺感动,真正把彼此当成朋友,觉得双方以后可以继续扩大合作的领域。

    因为要招待崔敏浩一行人,刘青山就早回去一阵,谭勇也没事,就拎着半桶泥鳅,一起跟着往回走。

    看到桶里的大泥鳅,崔敏浩立刻来劲了,这泥鳅脊背黑里透亮,腹部金黄,一瞧就是上品,这要是做成泥鳅汤,吃了绝对大补。

    没错,南韩那边的人,很喜欢吃泥鳅,认为这个能滋阴壮阳,是上等的补品。

    刘青山瞧着崔敏浩和那几个随行的人,包括不称职的翻译瞎欢乐夏大叔,都两眼冒光,于是又拿着筛子,去沟渠里面捞了些。

    本来泥鳅要养一宿的,结果崔敏浩他们嘴急,那就直接做吧,反正这会儿泥鳅也不怎么抓食儿,肚子里还算干净。

    酱炖泥鳅,还有泥鳅豆腐汤,吃得崔敏浩等人都兴高采烈。

    在这蹭饭的谭勇,也吃了两条,觉得味道好像还真不错,也就决定明天做给爷爷吃。

    崔敏浩是真吃美了,虽然做法和他们的泥鳅汤有点差别,不过胜在食材好啊。

    刘青山瞧着,不由得心中一动:

    “老朋友,你们的国人这么喜欢吃泥鳅,不知道能不能做这方面的生意呢?”

    崔敏浩也是一喜,不过很快又摇摇头:“对于进口活的水产,我们国家的检疫很严格,只怕不大好弄。”

    刘青山大笑:“进啥活泥鳅啊,等到冬天再破冰捕捞,捞上来的泥鳅立刻冰冻,都冻得杠杠的,还担心个啥?”

    “而且这种速冻的泥鳅,吃起来同样鲜美。”

    旁边已经喝得有点摇晃的夏翻译夏大叔,也跟着一个劲点头:“俺们这边,到冬天都吃冻鱼,跟鲜的一样。”

    这样啊,倒是可以试试。

    崔敏浩也觉得可行,出口活的水产,程序复杂不说,保鲜啥的,成本还高。

    要是冻货,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冻成一坨一坨的,用塑料袋一包,装到纸箱子里,就运回他们国内了。

    于是问道:“就是不知道你们这里的产量能有多少,太少的话,就没有价值了。”

    刘青山能告诉他,俺们这边的人,现在很少吃泥鳅吗?

    这确实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大伙还处于填饱肚子的阶段,管你什么营养不营养的。

    泥鳅这玩意刺多肉少,还在泥里钻来钻去的,都认为比较脏。

    所以只要是个河沟子,你就拿笊篱捞去吧,肯定有泥鳅。

    只要能进行大宗出口,那么以后就可以专门在河沟子里养殖泥鳅,这玩意好养活,就是对农药化肥比较敏感。

    说干就干,下午,刘青山就领着崔敏浩他们,去了水库。

    这件生意,刘青山准备让给于把头来牵头,他冬天的时候,就要去黑河那边,肯定抽不出时间来。

    而且像这种大宗出口,数量庞大,也不是他们夹皮沟能张罗起来的,你这边就守着一个水库,能出多少泥鳅?

    就当是为县里和周边几个守着松江的市县,做点贡献了。

    反正论功行赏的时候,也少不了他的那一份。

    看到刘青山的车子开过来,水库的职工也都迎上来。

    这两年,水库和夹皮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年节什么的,都会互相送东西。

    村里的鸡蛋蔬菜啦,水库的鱼虾之类的。

    于把头也在,瞧见刘青山,一边咧着大嘴乐,嘴里还一边抱怨:“青山啊,你不够意思呀!”

    这话从何说起?刘青山也眨眨眼。

    只听于把头继续说道:“你给周围的几个村子,什么丁家沟啥的,都出好招,又是养野鸡又是养野猪的,听说那几个村子也都快要富了,你说你倒是给我们也支支招啊!”

    刘青山当然知道他是开玩笑,于是也乐呵呵地说道:“老于叔,这不是把财神爷给你领来了吗?”

    “你们以后也别养鱼了,就多养泥鳅吧。”

    于把头瞪大眼睛,打量着崔敏浩一行人,就认识晃晃荡荡的夏欢乐,知道他是公社有名的酒蒙子。

    这种人得叫他离水库远点,别一头扎进去。

    刘青山就给他们介绍:“这几位是南韩来的朋友,这位是崔敏浩先生,有意收购泥鳅。”

    “买泥鳅?”于把头伸手抠抠耳朵,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要是买三花五罗,或者次一点的鲤鱼胖头鱼啥的,他倒是有点相信,泥鳅那玩意谁吃啊?

    刘青山就先跟他讲讲泥鳅的营养,那谁水中人参。

    还有南韩人吃泥鳅的习俗,于把头这才认识上来,使劲拍拍刘青山的肩膀:

    “还是你小子够意思,走,咱们去办公室里,好好唠唠。”

    说完又吩咐几名职工:“一会去捞点好鱼,晚上招待客人。”

    水库这边,就不缺鱼,职工们也都乐颠颠地开船撒网去了,边走还边研究:

    “老七,你说这南韩人,就是跟咱们不一样,还有喜欢吃泥鳅的?”

    于老七眨巴眨巴眼睛:“你懂个六啊,你看泥鳅那玩意,形状长得像啥,这叫吃啥补啥知道不?”

    大伙都一阵嘻嘻哈哈的,其中一个还坏笑着说呢:

    “你们说,要是那些棒子都补成泥鳅那么粗,咋整啊?”

    有一个伙计乐得往后一仰,结果差点落到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