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姓赵,就不能继承皇位?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 大雨里的,宋三郎。

    ------

    雨中……

    “那你还,听说宋家三郎左手揪着三个老夫子的胡子,右手按着俩个老夫子的脑袋,还踹着七八米外没冲过来的老夫子,你还不厉害?”

    “我觉得你在讥我。”

    “也不算,你厉害是很厉害的,要换我,我即使是男儿,也万万为百姓做不出这种事情,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没下雨呢?”

    “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父母尚有不识子女之时,你凭什么就认为老天爷一定会下雨?”

    “还有……”

    “……”

    远远的……

    苏轼便听到了自家妹子脆生生的声音,又在指责,有一说一,哪怕是他,有时候也恨不能避着她走,然后探头往外一看,雨里,宋归与苏墨儿缓缓的走了过来。

    不自觉的微笑。

    宋归没好气道:“要打赌吗?”

    “我不过一弱质女流,你与我做赌?”

    “敢不敢吧?”

    苏墨儿樱桃似的嘴巴抿了一下:“赌便赌。”

    “赌什么啊?”

    苏轼不知怎么,便笑意盈盈的迎了出去,看了眼精致绝伦的妹子,对宋归道:“加我一个如何?”

    “行啊!”

    宋归完全没有注意到,苏墨儿不知怎的,眯了一下眼,笑呵呵道:“她不信这雨能下半个月,我便与她做赌。”

    苏轼却感受到了妹子的不喜。

    只是,

    话都说出口了,而且,他总觉得妹子有些不够矜持,只是,妹子性情从小便有些离经叛道,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守旧老夫子,便也假装没察觉,笑呵呵道:“要是但凡有一日没下雨呢?”

    “我赠你们二人一人一首诗词。”

    “真的?”

    这下,

    苏轼都有些惊喜了,宋归却是毫不在意,反正都是你的,点头道:“当然。”

    然后,

    三人便做了赌。

    苏轼闲谈几句,便又回去给宋归扩编《聊斋志异》,很难说,他没有因妹子,爱屋及乌,苏墨儿却是看着宋归写了会字,撇嘴,却也理解,宋归以前那手字,

    已经污了。

    然后便背着手,打量宋归从欧阳修那里得来的密集的狄仁杰史料,促狭道:“我活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半个月的雨呢!你给我写诗,必须要加上狄阁老。”

    你个四川人,没见过半个月的雨?

    宋归无所谓道:“可以啊!”

    下着雨……

    老方丈又来见了宋归一面,一来,下了早课,又有些和尚溜达到了不远处,说了几句酸言酸语,被李封吓跑了,二来,老方丈还是生怕,招待都招待了,反而惹的宋归不快。

    宋归表示理解。

    第二天……

    雨丝绵绵。

    颇有些江南氤氲之美。

    苏墨儿以为赢了,今天都这么点雨了。

    却不曾想……

    大雨,

    接连七日。

    “郎君。”

    宋归一回头,狄咏整个人裹着泥泞:“十二巷道的百姓都救出来了。”

    “确定?”

    宋归这几日体质已经好了不少,最起码,算是普通人里偏强壮的了,却还是有些扛不住,一转身,脚一滑,扶住身旁的李封,李封这几日已经完全成了宋归的跟班,急急忙忙要搀扶,宋归推开,嘶声道:“但有一人因你疏忽而丧命,我必不饶你。”

    “是,郎君。”

    大雨里……

    半座东京城都被淹了,原本还试图怀疑宋归的判断的任何人,都已经彻底的闭上了嘴。

    三天前。

    朝廷什么都顾不上了,全力救援。

    “宋干事,宋干事……”

    远远的,

    张茂则快步冲了过来:“官家已经三四日没有休息了,让我问你,百姓可安康?”

    “安康,安康。”

    宋归有些敷衍。

    他现在已经顾不得其他了,好像听到了一声孩子的啼哭,宋归便立刻划着小木舟,在往日可能只在,脚踝以下的水里,快速穿梭,李封紧随其后……

    这几日,

    宋归即使当着李封的面,捅了李封一刀,李封都会觉得郎君或许是另有计谋。

    “李封。”

    “在。”

    李封浑然忘记了自己是为什么跟在宋归身边,宋归一叫,他便一下子坐了起来:“救人。”

    “是。”

    皇宫内……

    皇宫都被淹了少许。

    赵祯赤足走在大殿上,每当遇到天灾,他便会如此,或许有人觉得他这是在做无用功,但是,唯有如此,他才能感觉到自己没有愧对百姓,至于什么转移立储的注意力……

    实话实说,

    前几日的时候,

    或许还有这方面的心思,但是……

    自从大雨连着下了七日之后……

    “韩琦。”

    包拯也在人群中,他都顾不得查那件当着他的面杀人的案子了,急忙看向了韩琦,韩琦面色铁青:“虽有宋三郎提示在前,贾昌朝也未曾懈怠,但是,暴雨太疾,朝廷准备不足。”

    富弼:“臣请开仓救民。”

    “不可。”

    张方平站了出来,他是三司使,也称计相,专管盐铁,度支,户部,嘶声道:“大仓也进水了,而且,如此大雨,不见停歇,若是贸然开仓,一来,百姓哄抢,我们注意不及,二来,大雨之下,粮食必然进水。”

    “那怎么办?”

    大宋还没烂,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有另外的心思,文彦博瞪了一眼已经有些慌了的刘沆,低沉道:“幸赖宋归警示在前,此时确实不适开仓救济,只是,百姓饥饿不能不管,依据宋三郎的防洪治水十三言,我等应尽快另寻空旷处,建棚屋以避雨,然后再缓缓赈济。”

    与此同时……

    “你买了多少粮了?”

    赵皊找到了宋归,伞也不撑,蓑衣也不披,挺着腰杆问宋归:“该赈灾了吧?”

    “不行。”

    宋归靠在一处空地,累的站都站不起来,皱眉道:“还不到你上场的时候,你怎么来了?这么大的雨……”“我身体好。”

    犟啊!

    宋归摸了一把雨水:“大雨瓢泼,粮食拿出来的瞬间便得被泡坏,当然,若是分的够快,也无碍,只是,那来的人手?这么大的雨,谁都看不清楚谁,趁乱作恶的刁民不在少数。”

    “那怎么办?”

    “先去搭建棚屋,聚拢百姓,再缓缓赈之,这么大的雨,不缺水,三日五日饿不死人。”

    “好。”

    赵皊点头,然后,上前俩步,看着就歇了这么一会便准备再站起来的宋归道:“歇歇吧!”

    “再说。”

    宋归站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