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芸传
繁体版

第89章,万死不休

    十岁孩子尚且为国死战,死得那样凄惨,无粮可食……腹里尽是泥土树根!

    这大澧国自有萧家镇守之后,敌国不敢来犯,丰衣足食,谁家娃娃挨过饿?!就是那街边乞儿……怕都不曾吃过泥土树根。

    他桓王堂堂皇子,一个马大人高的汉子,竟然狠毒至此,懦弱至此!还将一应过错全部推到为国捐躯的忠烈身上!

    此人不仅无耻狠毒,懦弱自私,还是个毫无羞耻之心的寡廉之徒。

    萧靖芸咬紧了牙关,痛过哭过也疯魔过,再听这行军记录,她以为自己心中已痛到麻木,可依旧那般痛不欲生,胸腔里还是犹如被人陡然浇了一碗热油,仇恨剧烈燃烧了起来。

    她含泪从母亲、二婶、三妹、四妹手中拿过竹简,抱于怀中,在萧家灵堂前郑重跪下叩首。

    再抬头,那双眼灼灼如烈火,周身的凌厉杀气宛如尸山血海中归来的罗刹:“祖父、父亲、叔父弟弟被奸佞无耻之徒迫害屈死,我萧靖芸今日在萧家忠魂灵前起誓,誓为萧家亡魂争一个公道!不使蒋昭义、桓王之流偿命,不得青天明镜,万死不休!”

    说罢,萧靖芸利落起身,挺直了脊梁踏出镇国将军府正门。

    枝如承晏幽邃黑沉的视线望向萧靖芸坚韧的背影,眯了眯眼……萧家大姑娘依旧还是那个骑烈马斩敌军的血性女子。

    要桓王偿命这样的话,除了萧家大姑娘,满大都城怕是找不出第二个了。

    “萧大姑娘,这是要带行军记录去哪儿?”宸王颇为心急。

    立于镇国将军府牌匾之下,孝衣衣角翻飞的萧靖芸转过头来,她咬着牙说:“去宫门前,去敲登闻鼓!去为萧家鸣冤!为我屈死的祖父、父亲、叔父和弟弟们讨一个公道!”

    宸王睁大了眼,明白过来萧大姑娘……这是要去逼他的父皇!

    “长姐!我与你同去!”涕泪横流的萧婉君紧攥着衣摆,抬脚跨出门槛,表情坚定。

    双眸猩红的白锦绣咬牙站起身:“我也同去!”

    “我也去!”

    萧婉柔的话音刚落,就听大长公主如洪钟的声音从后传来……

    “晞儿你站住!”

    她闻言,死死抱住怀里的竹简,手指瞬间变得冰凉,身形亦跟着僵硬。

    人可以因为血脉亲情变得无坚不摧,也会因为血脉亲情变得无比懦弱,铁心铁骨亦会被冲击的溃不成军。

    可如今,在这萧家二十口棺材前,她不会为了祖母退。

    就算是祖母想要阻止她,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在这大都城百姓众目睽睽之间,难不成她的祖母……李氏皇家的大长公主,还能将她关回后院?!

    她还是会失望,心痛还是止不住,她的祖母大长公主在听到这竹简所书,知道她的丈夫、儿子、孙子如何惨死,知道她的孙子小十三是如何被斩首剖尸,竟还要维护那李家皇权……

    她转过头来,似被鲜血染红深沉如渊的眸子看向大长公主,声音变得很轻:“祖母要阻我?!”

    看到亲自教养的大孙女眼底的失望和戒备,看到三孙女儿全身紧绷蓄势待发的怒意,大长公主到了喉咙口的话,一时竟没有能说出来。

    可她到底是大长公主,虽已风烛残年,通身不怒自威的庄重威仪竟是随着年岁增长愈发厚重,哪怕容颜憔悴,鬓边银丝梳的一丝不苟,依旧将脊背挺得极直。

    大长公主哭过的双眼通红,她紧握着虎头拐杖,在潼嬷嬷的搀扶之下终于还是朝萧靖芸的方向走来与她对视。

    一向温和的嗓音染着一层沙哑:“萧家大仇哪有让你一个闺阁女儿家冲在前头的道理!老身是这镇国将军府的镇国将军夫人!老身还没死!我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孙子!我就是舍了这身血肉之躯,也要为他们讨一个公道!”

    出乎萧靖芸意料之外,又完完全全在情理之中。

    她双眼越发红,心慢慢软了下来。

    相比起她们失去父亲和兄弟,真正的可怜人……其实是她的祖母,一夕之间丈夫、儿子、孙子,全都葬身北疆,偏偏行恶者是她的母族。

    都说,自古人生有三痛,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失子。

    不过都是可怜人罢了。

    她主动向前迎了两步扶住大长公主,哽咽道:“祖母……我们与祖母同去!”

    大长公主用力握住萧靖芸的手,转头,沉凝的目光望向几个儿媳,目光极为平静,道:“老大媳妇,府里交于你和老二媳妇、老三媳妇!老四媳妇儿照顾好老五媳妇儿和老六媳妇儿!守好萧家!”

    虞氏忍住心中悲痛,朝向大长公主的方向福身行礼:“母亲放心,府里有我等,必不会乱!”

    皇帝亲姑母当朝大长公主,携孙女儿,在百姓跟随之下……徒步前往宫门前。

    “走!我们也去!同大长公主一起去告御状!为英雄讨公道!”

    “走!一起去!”

    百姓群情激愤。

    大长公主一手握住乌木拐杖,一手死死攥着萧靖芸的手向前,步子走的极为坚定,声音如从钟鼎里传来一般:“晞儿,逼杀桓王此事,你太沉不住气,太迫不及待,太操之过急!”

    “你可知你这是在逼着陛下杀他唯一的嫡子?你就不怕……这民情、民怨,杀了桓王的同时也会成为刺入你心口的一把利刃?!说到底……晞儿你还是不信我这个祖母,对否?!”

    她紧紧握着祖母已经枯槁颤抖的手,说:“大都城内,百余民众随我同行,行军记录竹简已然公布于众,皇帝若不怕百姓的悠悠众口,若不怕尽失民心,尽管拿了我这颗头颅去!我曾为澧国征战,身受重伤不可生育!我的祖父、父亲、叔父、弟弟全都葬身北疆,昭昭日月朗朗乾坤之下,我赌皇帝不敢杀我……”

    “晞儿身为萧家女,若无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意志,还提什么报仇?”

    大长公主脚下步子一顿,闭了闭眼复又抬脚,喉头微颤:“晞儿,你什么时候才能懂,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祖母……不能再失去你们任何一个人了!”

    大长公主声音里尽显老态,纵深的褶皱之中褐色的斑痕清晰可见,如同她话音里对她的失望和担忧。

    宫门外的侍卫远远看到积雪堆至两旁的道路,突然有人成群结队朝宫门方向走来。

    声势浩大,引人注目。

    守门侍卫全身戒备,已有侍卫奔回营房告知守门统领。

    等守门统领匆匆穿好衣衫从营房出来时,大长公主携身穿孝衣的萧家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以及一众百姓已经到了武德门前。

    守门统领上前对大长公主行礼,直起身后问:“末将参见大长公主,不知大长公主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