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从蜀山开始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一)

    从暮冬到初春,杨恪本来预计出行的一月时间,却绵延了三个月。

    去时,是天地沉寂时节,归来时,已经是万物复苏之际。

    能容纳四辆马车并排而行的碎石路上,间或就能看到些许小草。

    再望周围的树林,已然满目绿意盎然。

    和天湖冰宫的冰冷寂静全然不同的美景,阳光洒落在清新透亮的溪流上,映照的幻光,抚平人心的躁动,呼吸着新鲜的气,使人倍感心旷神怡。

    沿着碎石路行走着,从树林原野,再向前,就看到那一座座巍峨的高山,洁白无瑕的云朵,蓝悠悠的天空,蜀山派立在群山环绕中,周围的雪山中流下的水流,增添了蜀山派的特殊颜色。

    “这就是蜀山吗?”

    杨恪言语的描述,此时逐渐幻化成真,映入眼帘,一行人,不少人感慨着。

    不但是冰宫那些侍女,还有狄云,他以往居于乡村,后来居于监狱,在之后就是奔逃,此时看着如此美景,看着巍峨山门,只觉得这是人间仙境。

    “师兄……”

    无双看着杨恪,有些怯弱,看着那像是神仙眷侣的一对人,她不知道该如何自处,心中虽然早就有了准备,可是事到临头,心头忽然填满了忧伤。

    杨恪大步上前,揽住她的腰身,温润入怀,片刻后,感觉无双的情绪恢复,已经在用力的推开他了。

    左右,是岳不群看似不动声色的注视,宁中则、张宇真几女的鄙夷。

    身后,如芒刺背,那是冰宫众女,还有桂冰娥的目光在看着。

    拉着无双此时有些僵硬的手,又拉着桂冰娥此时冰冷异常的手,像是握着一股寒霜一般。

    “祝无双”

    “桂冰娥”

    两人不用杨恪介绍,互相道出了名字,只是,这语气,好像有些不太友好。

    感觉到两手中的异动,杨恪坚持的握着,面目含笑,看着岳不群几人说道:“此番顺利归来,还当多谢诸位师兄师姐的照拂,桂师妹,容我一一介绍。”

    “华山岳师兄,宁师姐。”

    “天师教张师姐。”

    “这是佟师弟。”

    “这是几个劣徒,周琼、莹莹、诗诗,你们来拜见。”

    杨恪含糊了一下,没有说几个徒弟,是该拜见师母还是师叔。

    也是这种场合,桂冰娥给杨恪留了一分面子,拱手抱拳各自为礼,算是认识了,对几个晚辈的拜见,只是微微颔首。

    “狄云,来拜见诸位师长。”

    “这是路上收下的一位弟子,身世坎坷,以后行走江湖,可要多多照拂。”

    狄云行礼之后,杨恪当先,拉扯着无双和桂冰娥踏过蜀山派的山门,朝前一直走,越过练武场,拾级而上,到了山腰。

    旁边的壮观的大瀑布,连接着从周围雪山趟下的所有溪流,水大势凶,沟连回环,如千万匹白马奔腾,吼声如雷,壮观无比。

    在此稍微停留,就继续上山,一直到了蜀山派的最高处,远远望去,这山上像是被一股雾气笼罩着,犹如一位身披白纱的仙女。

    走近一看,一股冷气扑面而来,连绵的院墙像一条巨龙静卧在那里。

    墙外是绕城而走的河溪,水底的水草随波摇曳,水中游动着小鱼。

    河岸边,耸立着不少直通云霄的古树,给这山这景,增添了一份特殊的韵味。

    山上的内院,依山蔓延,山后,是一座望不见山顶的巍峨雪山;左边是千丈悬崖,深不见底,隔着悬崖的,是一座直入天际的雪峰;另外一边,则是连绵起伏的山丘,再之后,也同样是雪山。

    蜀山派就屹立在这群山环绕中,群山挡住了寒风,留下这四季如春的山谷。

    杨恪步入内院,越过石桥,到了正中的三清殿,主持举行祭礼,岳不群等人在旁见证。

    杨恪授意无双,安排冰宫诸女在内院住下,内院屋舍无数,别说百十人,就是千人,也足够居住。

    本来沉寂的内院,只是多了这点人,就顿时像是活了一般。

    和岳不群几人谈着一路上的见闻,听着冰宫坍塌,众人不由一阵惋惜,如今方知冰宫之祸的来源,不由盛赞杨恪的学识。

    虽然都称得上是玄门传人,但是对风水之术,大都只是涉猎,可没杨恪这般精通,只是观山望水,就知一地祸福。

    ……

    六扇门,这是大宋国的特设衙门,主缉拿、巡捕诸事,也有统合武林的职责,权高位尊,在大宋国中,只在两府之下,和三司同列。

    郭巨侠曾任六扇门总捕十年之久,他转任文州都督之后,接任他的则是自在门的诸葛正我。

    自然的,四方巡捕也都该换人了,诸葛正我正在物色合适人选,代替郭巨侠的徒弟们。

    “大人,这是本届风云榜提名,请您过目。”

    接过,诸葛正我皱着眉头看着,武林中,正是风起云涌之时,这风云榜也是武林风云的体现,如今天榜人物未有折损,不到改易之年,自然不动。

    地榜按说也不应该有变动,江湖尚且还没有什么大动静,这些人背后都有着极大的势力,按说不该会有变动。

    只是人榜,每年更易,九国虽然各有提名,不过这榜单一直是大宋国主持的,有时候参考各国意见,有时候则会无视。

    “左冷禅,笑话,此辈何能与我同列?”

    看着一张提名,诸葛正我摇了摇头,将这张纸扔到了一旁。

    “唐经天,天山掌门之子?无有战绩,人榜足矣。”

    “宋远桥,碌碌无为,非是我辈中人。”

    “岳不群,虽有君子之名,其力……”

    “……”

    “杨恪?”

    诸葛正我又拿起一张纸,看着上面书写的言语,脸色忽然一变。

    “和邪王石之轩一战,不分胜负;见证人:郭不敬!”

    坐在这个位置,越不过去的门槛就是前任总捕头郭巨侠了。

    郭巨侠以一己之力,镇压大宋江湖十余载,哪怕山野的魔门隐宗,这十来年,也只是沉寂;可郭巨侠离任之后,立刻就有魔门踪迹出现。

    只是,朝廷也不会容许一个衙门,长期的执掌在某一个人的手中,十年,时间已经足够长了。

    至于接任之人,是否能够坐稳这个位置,皇帝不会在意的,两府宰相也不会在意的。

    天下人多的是,就这大宋国,就有峨眉、青城、唐门这一等一的大宗,其余的小门户更不用说了,大宋,不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