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仙路
繁体版

第24章 你以为你是谁?

    修行无岁月,一晃已是半年过去

    归真宗外门弟子范一贤,终于修炼到了炼气二重的境界。

    这个修炼速度,不快不慢,通常能够进入外门的弟子,从开始修炼宗门传承功法《归真诀》,到感气入体所需的时间,平均在一到三个月。

    而炼气一层到达炼气二层所需时间,通常是三到六个月。

    所以,半年时间修炼至炼气二层,也只能说一个“中人之姿”。

    这半年时间,对范一贤来说,最大的收获,却不是修炼至炼气二层。

    而是他通过一系列试验,进一步了解了脑海中金手指老爷爷的“使用规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圆月的使用次数,竟是可以累积的!

    如愿踏入仙路,暂时并没有什么迫切的想法,也并未遇到任何特殊的事件,所以入宗后第一个月的月圆之夜,范一贤忍住了触碰激发圆月的冲动。

    果然,月圆之夜过去,脑海中的圆月依然是饱满的状态,其内部光华并未随着时间消散。

    第二个月圆之夜,范一贤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最最敬爱的金手指老爷爷,我能否帮助我的师傅毛不峥,修复道基?”

    “叮~!”触碰之下,圆月缓缓旋转,其内的月光微尘慢慢消散,直至完全消散时,圆月轮廓重新明亮起来——果然,每月一次的金手指是可以累积的!

    “事件:帮助毛不峥修复道基。

    结果:绝无可能。

    重置结果:你以为你是谁?”

    紧闭双眼的范一贤,看到这几行字之后,还是不好意思得挠了挠头。。。

    重置后的结果依然令人绝望,但这应该是因为自己如今修为太低了,根本接触不到师傅那个层次的因果。

    暂时不再想这一事件,将意识重新沉入脑海,望向依然圆润的明月:“最最最敬爱的金手指老爷爷,我的好友李老三,能否考上秀才?”

    “叮~!”这一次,圆月旋转、月光消散之后,并没有重新明亮——积累了两个月的月光已经用完了。

    “事件:李老三考秀才。

    结果:很难。

    重置结果:有志者,事竟成。”

    看到这一重置结果,范一贤长长得呼出口气,李老三啊李老三,你可千万要争气啊!

    不知道在好友的学业方面,自己还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试验圆满告一段落,在这之后的四个月圆之夜,四次的金手指机会,范一贤一直积赞,并未使用,哪怕每一次使用后都可强化自身。

    金手指的强化作用是稳定的可叠加的,但金手指对事件因果的拨动却是完全不可控的,所以范一贤宁愿将波动的机会积攒起来,也不贪图那每一次的“稳定收益”。

    宗门对于外门弟子的培养,虽然周到,但并不多么用心。这也是希望弟子们能够自发形成竞争意识,培养大家的进取之心。

    所以宗门提供给外门弟子们的福利,只有每月五颗下品灵石,相当于五十两银钱。

    至于为何灵石与金银形成了如此稳定的兑换关系,还是那句话:天地资源丰富,灵气充沛。

    由于天地间灵气充沛,宗门中的灵气更加浓郁,所以对低阶修士来说,仅靠苦修,不借助灵石,也可完成内外周天循环,提升修为。

    灵石对低阶修士来说,更多的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所以并不是世间灵石泛滥,而是灵石对于修士的重要性被极大弱化了,最终形成了一枚灵石兑换十两白银的稳定比例。

    当然也并不是说灵石毫无用处,相反,对于金丹以上的高阶修士来说,斗法时对自身灵力的海量消耗,已经无法及时吸纳转换外部灵气来补充,只能依靠灵石的迅速补给。

    所以很多炼气期修士,在修炼未遇瓶颈时,并不急于借助灵石的补充,而是积攒一些,以便冲破修炼瓶颈使用。

    范一贤也是一样,半年来所领取的三十枚灵石,分毫未用。

    其中原因与他暂时不使用圆月的强化作用一样:到现在为止,自己的进境,还说得过去。

    据他从师姐、师傅处的了解,二十岁之前突破筑基,便可称作天赋异禀。如自己的师姐那般,十五岁便筑基成功,不说惊世骇俗,但也算是天骄中的天骄了。

    若一个人修炼至二十五岁之前突破筑基,也可视为修炼天才。

    若等到三十五岁才突破,便只能算是资质平平。

    若修行到四十岁,依然无法筑基,受限于个人的年龄、体魄、精力等,哪怕最终得以筑基,也几乎可以认为结丹无望。

    毕竟筑基到金丹所需的时间与精力,要数倍于炼气到筑基。

    宗门对于外门弟子的管理教育,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军事化寄宿学校。

    弟子们可以努力学习,也可以不思进取,但无事不可随意离宗。

    除每十日一次的传功堂金丹传道授业之外,其他时间弟子们可选择自行参悟,也可如宗门值守的张龙兄弟那般,前往宗务堂领取一些简单任务,赚取额外奖励。

    相反,哪怕一个外门弟子完全摆烂,终日划水摸鱼,只要他不违反宗门戒律,大多数时间都不会有人前来过问。

    反正,不管一个弟子如何表现,在他们四十岁之前,都会面临主动或被动的道路选择。

    四十岁之前得以筑基的外门弟子,将自动成为内门弟子,其中优异者,可拜入金丹甚至元婴等高阶修士门下,继续潜心修行。

    而更多的资质普通者,虽然一样成就筑基,晋入内门,但却无望金丹大道。

    这些修士通常会选择出外,为宗门坐镇各处仙俗产业,更大一部分则选择直接辞道下山,或返回家乡,开辟修真家族,或加入凡俗势力,享受世人供奉。

    至于那些修炼到了四十岁,还未能筑基的外门弟子,则完全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余地,只有离宗下山一条路。

    这也导致很多外门弟子,待发现自己仙路艰难之后,便更加注意每月灵石的积赞,也是提前为自己预留一条离宗的后路。

    毕竟哪怕回到了俗世,手握上万两银钱,也足以富甲一方,安享余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