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仙路
繁体版

第9章 现在不可能了

    过了不知多久,范一贤收敛无边发散的思绪,沉下心神,静静看着脑海中那轮终于彻底圆润的明月。

    “最最敬爱的老爷爷,我想修仙~!”范一贤无比深情得呼唤了一句,用意识轻轻触碰圆月。

    “叮~!”

    果然,期待中的异象再次出现了,圆月缓缓旋转,随着它的旋转,其内部的光亮迅速消退,直至彻底暗淡,整颗球体重新隐入黑暗。

    然后,脑海中的文字开始浮现,范一贤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仙缘就在眼前!

    “事件:问仙缘,求仙路;

    结果:有一定可能。

    重置结果:现在不可能了。”

    “我去你大爷的!!!”从范一贤的厢房中传出一声绝望的怒吼。

    另一侧的厢房中,正点着微弱烛光埋头做针线活的母亲曹氏,被这一声喊叫吓了一跳,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侧耳倾听。

    小院却又重归寂静,仿佛刚才的那一声只是幻听,只有明亮的月光,静静倾洒在小院之中。

    听得没有了任何声音,曹氏温柔一笑,低头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手中的针线上面。。。

    “傻孩子。。。”

    范一贤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积攒了一个月的机会,就这?

    纵是他再有万丈雄心、豪情壮志,也承受不住这样的逆转打击。

    一声怒吼之后,范一贤浑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空,整个人的精气神也都萎靡了下来。

    好在他如今早已紧闭双眼,躺在炕上。

    倦意上涌,沉沉睡去。。。

    清晨,在院中母亲的催促声中,范一贤睁开了双眼。

    意识从迷茫渐渐转至清晰,回忆起昨晚被金手指老爷爷“骗炮”的一幕,不禁悲从中来。。。

    外界阳光普照,他的世界却开始下雪。。。

    思维就这样飘忽着,突然,他听到了门外细微的脚步声,然后是房门打开的声音,再然后。。。便不需要依靠听觉了。

    慈母的素手轻轻触碰到了自己的耳垂,温柔得捏住,旋转了三百六十度:

    “我让你赖床!喊了你多少声了你还不起?稀饭都要凉了!昨晚还嘱咐过你,吃过早饭后要跟着娘亲去村塾老先生家里送礼,你瞅瞅这都几时了?太阳都要照到屁股了!”

    “嗷~!”得一嗓子,范一贤被慈母的钢筋铁指拽着从炕上坐了起来:“娘!”

    曹氏见儿子起床,便松开了他的耳垂,也没再继续絮叨,转身出门,只留下生硬的简短指示:“吃饭!”

    “吃饭就吃饭!”范一贤硬气得小声嘟囔着,从炕上翻身下来,穿好鞋子衣服,迈出屋门。

    “呼。。。神清气爽。”

    他总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了某些细微的改变,身强体壮?算不上。身轻如燕?不至于。

    但是从一个月前与李家父子在湖边捕鱼时,范一贤便感受到自己的感官比以往灵敏了少许。

    而今天起床后,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头比以往早起之后更好了许多。

    在湖边时,他便思考过这个问题。

    如今,他隐约有了一些更深的领悟:自己脑海中点滴积累的月光微尘,其作用不仅仅在于每月一次的坑爹老爷爷开奖。

    圆月被意识触发后,随着它的选择,其内积累了一个月的光亮微尘逐渐消散。

    或许那些微尘,并没有消失在虚无之中!而是散入了自己的脑海,对自己的五感甚至身体进行了强化?

    至少,经过了这两次的“满月许愿”,他能够实实在在得感受到自身的感官、身体、精神方面的改善。

    机械地咀嚼着老母亲不知何时塞到碗里的剥好的鸡蛋,范一贤的念头逐渐明朗、通达。

    这样来看。。。自己的金手指老爷爷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冷酷无情无理取闹啊。。。

    但还是无法原谅!

    自己好好的仙缘,说没就没了!

    这金手指。。。它正经吗?!

    曹氏见儿子吃饱喝足,并未如往常一样着手收拾碗筷,而是站起身说道:“吃饱了吗?昨天不是与你说过了吗?今日上午要带你去拜访村塾的那位老先生,吃饱了就不要耽误时间了,咱们这就出门。”

    什么拜访村塾老先生?范一贤愣了愣,但还是在慈母威严的目光下站起了身子。。。

    曹氏从厨房的墙壁上取下一捆腊肉,又提起灶台上不知何时备好的满满一筐鸡蛋,将腊肉塞进儿子手里,迈步出门。

    束脩?我不是已经村塾结业了吗?范一贤心中疑惑,但却不敢多问,只得提着腊肉,小步快跑着跟在母亲身后。

    如果母亲是昨日晚饭时跟自己说过的这件事,那自己完全没有印象倒是可以解释了:那会儿满脑子都是老爷爷,哪儿还有心思认真听话,自然是母亲说什么就满口答应什么。

    沿着村中的小路,转过两道弯,不一会儿时间,范一贤跟着母亲来到了村塾老先生的院门外。

    此时,院外已经有了两个静静等候的身影,正是自己的熟人:老李伯伯和李家老三,二人手中也都提着东西。

    李老三见到范一贤,兴奋得冲他挥了挥手,只是在父亲警告的眼神之下,不敢大声张扬。

    跟随自家母亲走上前,与老李伯伯打过招呼,便也站在院门外静静候着。

    范一贤虽不敢问李老三,但已隐约明白此行的来意了。

    又过了一会儿,邻村的一位同学,也跟着自己的长辈提着礼物赶了过来,向着母亲曹氏和老李伯伯点了点头,一同站在了门外。

    忽然听得院内多了些嘈杂的人声,由远及近,范一贤仔细听辨,应该是有一行人从正堂屋里走出,一同向着院门的方向走来,边走边聊。

    果然很快,院门打开,正是村塾的启蒙老先生。

    见到院外等候的几人,老先生毫不意外,冲三位家长点头笑了笑,这才侧身将门口让出来。

    范一贤看到自己的两位同窗,跟随各自的长辈,迈步出门,与几位邻居打了招呼,就此离去。

    而范一贤几人,则跟着自家长辈,被老先生引入院中。

    进入不大的正堂,几位长辈分宾主落座,三个少年向老先生行礼之后也坐在了末位方凳上。

    老先生的主座面前,还额外摆放了一张方桌,其上有一支毛笔,研好的墨汁,和一张铺开的白纸,上面已经从右至左记录了几排小字。

    三位学生家长与老先生闲聊起来,首先感谢了老先生对自家孩子的尽心培养教育,又聊了一会儿刚刚过去的农忙秋收,这才进入了今日的正题:县学报名。

    说起来其实很容易理解,孩子们读完村塾后,也就才相当于小学毕了业。

    有条件的家庭,还是希望能够将孩子送去初中——也就是县里的县学,继续深造,这才有了向上考取功名的机会。

    再过一个多月便是县学的开学,不怕麻烦的家长,也可以自行带着孩子赶去县城报名。只是一是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二是没有经验,两眼一抹黑。

    于是此时的很多农村家长,便会请村塾里的教书先生帮自家孩子报名。

    而这种事情,对于同处教育系统的村塾先生来说,自然是轻车熟路,没有任何困难。

    只需要将学生的基本学籍信息登记在册,收好家长带来的学费,抽空去一趟县学便可。

    而县学的学费,自然不可能是每家带来的鱼肉鸡蛋等物品,而是近二两的银钱,是需要现场点清缴纳的。

    家长与学生来时所带的农产礼物,便是此时不成文的规矩,一来是作为拜托先生代为登记报名的辛苦费,二来也是感谢老先生这几年对自家孩子的教导,也就是谢师礼。

    所以今天范一贤、李老三等跟着自家父母来这一趟,只是充当一下暖场的配角,让先生和家长们面对面时有话可聊,不至于生硬得直接交钱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