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成仙
繁体版

第九十二章 国主也姓田

    “易道友难道不是凉国修士?竟会不知国主?”

    “在下久居乡野之间,专心修练,对修练以外的诸多事宜很少过问,故显得孤陋寡闻一些,国主之事只是略有耳闻,还请诸葛道友指点迷津。”

    诸葛晓亮看着易天满脸认真,并没有打趣他的意思,便也不再隐瞒的摆手道:“好说,既然易天道友感兴趣,那在下便将这有关国主之事给易道友说道一二,不过此事也仅限于你我二人,若是换作他人,我也懒得多说!”

    “愿闻其详!”易天欣然应道。

    “家有家主,城有城主,一国当然亦有国主,这一点易天道友应该是明白的,只是这凉国国主,却是有些特殊,因为凉国受七派护佑,故凉国虽说有国主之职,但真正行使最高管理职权的却是由七派首领组成的长老院,国主的废立和世袭罔替皆由长老院决定,故一般修士相较而言重修练而轻国事,而国主则负责主持凉国除修仙界外的国事,负责保障凉国政令畅通、百姓安居、生活祥和,通融仙凡两界诸事。”

    “当然,为了避免长老院权力过大,过分干预凡人诸多事务,创立凉国管理规制的先贤大能,对长老院的权力也是有所限制的,那便是除了国主的废立和世袭罔替之外的一切俗务皆由国主定夺,长老院不得过多干预。这条禁令不止是对长老院的约束,更是对所有修士的戒律,毕竟凉国众生修士仅是少数。如果不加限制和约束,这千万民众的生死都将系于几个大能修士的手中,一旦失控将会造成生灵涂炭、仙道根基毁堕的严重后果。所以,正因为有这部仙凡皆须奉行的《凉国律》,才有了如今这仙凡共存、和谐繁荣的大好局面。”

    “凉国律?”

    “嗯,此律法就刻在凉都城的中心广场之上,凉国各城和各修仙门派皆有此律法的拓本,用作治派理政的根本遵循。”

    “以上所闻在下确实是第一次听到,感谢诸葛道友给在下的讲解,免得以后在凉国行走,触了霉头而不自知。”易天确实是第一次听到有关这凉国国主的相关信息。

    今后将长期在凉国择一派修练证道,自然要多知道一些凉国的讯息才好,倒不是为了将来能投机取巧,完全是出于避坑的考虑。

    诸葛晓亮见易天一脸的诚恳之色,知道自己没有明珠暗投。

    他若不是碍于家族身份,需要传递家中长辈的态度,对易天他有着不小的好感,于是便又多说了几句。

    “这凉国国主根据律法,只能由没有仙根的凡人担任,所以历届国主都是凡人,但是对其子嗣却不加限制,故当前凉国便有一种怪象,前几代的国主之子做为修士仍存于世间,有的还在七派之中担任要职,所以这国主虽然只是凡人俗胚一个,但要论起姻亲关系来,错综复杂,七派之间都能扯上一点关系,所以易道友行走在这修仙界还是要多加注意这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这会为你省去不少麻烦。”

    “现今的国主,其有一后五妃,膝下共有皇子九人,储君不能修练外,其余子嗣均可修练,听闻其中天赋异禀者更是被送往外域秘地修习一些厉害的功法。出于个人安危还是其他原因的考虑,即便留在凉国修习的皇子其身份也是极为神秘,如若本人不自亮家底,恐怕很少有人知晓其真实身份。另外,因其家族背景特殊,七派之中是可以任选一派进行修习的。”

    易天听这诸葛晓亮如此一说,不免有些哑然:“果然在哪里都有特权存在啊!”

    “那诸葛道友可知这国主姓氏?”

    “这倒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国主姓田!”

    “田?”易天有些吃惊,因为他们队伍中就有一个田不修。

    诸葛晓亮像是知道易天惊讶的原因似的又说道:“道友不必如此惊讶,凉国姓田的不在少数,仅凉都城大大小小的田姓家族加起来不下几十家,再加上皇子身份神秘特殊,可不是我们随便就能见到的。”

    听了诸葛晓亮的话,易天刚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

    “应该不会这么巧吧!”他眼中的田不修行事低调、不事张扬,行止表现毫无豪门贵族子弟嚣张跋扈的行为作派。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皇家子弟,以他对田不修的了解,此人虽城府颇深,倒也算得上是可交之人,几人相处也是极为的融洽。

    不过在听了这诸葛晓亮的这一番解说后,他认为以后还是要小心行事,毕竟自己孤身一人来到这异域世界,不知世道深浅的情况下,还是要小心应对,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好了,家中长辈的话我已带到。在下知道易天道友是明理通达之人,也就不再赘言。你们接下来还要备战最后一场仙门赛,就不多耽误道友的宝贵时间了,在下告辞!”

    说完,诸葛晓亮便转身向散场通道走去。

    易天看着原来人山人海的仙门赛场阶梯看台上,现在已经人去楼空,他站在空旷的赛场中央,回味着刚才诸葛晓亮的话,心绪难平。

    他原本以为这是一个纯净的修真世界,却发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权势的影子,只要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特权阶级的存在,就像光明的背后总是伴随着阴影一般。

    易天摇摇头,像是要甩去这纷乱的思绪一般。转身看着远处等着他的牛兰几人,便迎头走了过去。

    仙门赛他们这一路跌跌撞撞竟然走到了要争冠的最后一步,这不仅是他们没想到的,也是很多其他的观赛修士们没想到的,他们竟真的成了这次仙门赛最大的黑马。

    能走到这一步,功劳最大的当然是易天。虽然队长仍然是诸葛小瑾,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现在队伍的核心和灵魂是这个表现极为惊艳的青年修士。

    于是,便有不少人开始有意探查易天的背景。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查,才发现这人背景竟然极其简约,但又极其神秘。

    除了知道他曾是开元城一家铁匠铺招的杂役工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连此人出生何处都无从知晓,就好像这人突然从天而降一般。

    也有一些有意交好的修士,现在见到易天每每有一些示好之举。易天也明显感觉到近期到临仙城坊市走动,好像认识他的人也比以往多了起来。

    甚至于行走在城中大街之上也有一些不认识的修士在向他致礼示意,这反倒让他有些不自然起来了,出城两次频频受此待遇后,他便再也不敢以真面目出门了。

    易天本就不是虚荣之人,对这些突然而来的好感,他也有些莫名的排斥。

    他知道这些虚浮的荣耀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些向他示好之人,在他遭遇失败之时,可能也是最先朝他丢烂菜叶、踩踏其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