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混在明末当军阀
繁体版

第64章 嗷嗷叫的二愣子儒将

    钟恪的盔甲上面沾满了血,持刀的右手上还缠着一层粗布。

    并不是因为受伤,而是因为山贼的血流的太多,缠上一层布手就不会打滑。

    他大吼一声,奋力一刀砍死了面前一个戴着一只眼罩,看起来有些像头目的山贼,放眼望去,周围已经看不到一个站着的山贼了。

    因为还活着的山贼已经被这个跟杀神一样的官军将领给杀怕了,全都扔掉了武器,双手抱头跪在了地上瑟瑟发抖。

    “钟副指挥使,剿灭牛头山山贼的战斗已经全部结束了。”

    城防营一名千户上前禀告道。

    钟恪一愣,“这就结束了?我还没杀过瘾呢!牛头山的头目熊瞎子呢?不是很嚣张吗,说要让我们城防营有来无回吗?把他给本官叫出来,本官要砍死他!”

    看着有点癫狂状态的钟恪,那千户有点心累,指了一下倒在地上,脖子上被人划开了一道长长可怖伤口的独眼龙尸体提醒道:“副指挥使,这就是熊瞎子。”

    钟恪低头看了一眼,有点不敢置信地问道:“这货就是熊瞎子?口气那么大,就被我一刀砍死了?他娘的,这些山贼草寇还真是不经砍,还他娘的喜欢吹牛,我呸!”

    看着向着熊瞎子的尸体吐口水的钟恪,一旁的千户神情有些古怪。

    这名千户原来是李家军第二营指挥使项武手下的一名百户,后来被李恒给调拨到了钟恪手下帮他组建城防营,自然就升级成了千户。

    他想到钟恪刚上任的时候还有点斯斯文文的,说话的时候还喜欢掉书袋,似乎想要打造自己儒将的风采。

    可是没想到自从开始剿匪之后,这位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打仗的时候根本不顾后面的部队,每次拎着大刀冲杀在最前面,完全一点儒将的风采都没有了,反而像是一个根本不怕死的愣头青。

    每次打完仗,整个城防营身上血最多的往往就是他这个副指挥使。

    当然,大部分的血基本上都是那些被他砍死的山贼的。

    虽然他这么莽是很不符合一个主将的身份的,但是却恰恰是因为他这种不怕死冲锋在前的二愣子做派,反而激发了城防营那些新兵蛋子的勇气,一个个也都嗷嗷叫着不要命地冲杀。

    三次剿匪之战后,钟恪不仅成功完成了这次剿匪的既定目标,还成功地在城防营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让那些新兵蛋子对他很是服气,很多人看着他的眼神之中甚至都带着崇拜。

    而且原本说话斯文喜欢掉书袋的钟恪现在也是满口的国粹俚语,更是拉近了和那些新兵们的距离。

    李恒听说了这些事情之后,笑了起来:“这个钟恪还真是个会带兵的,假以时日定然也是一员悍将。”

    一支军队要想尽快地形成战斗力,要想让士兵们敢打敢拼,主将不畏生死,身先士卒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钟恪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做出这种看似鲁莽其实大有深意的举动来。

    在城防营剿灭了巴州最大的一股山贼牛头山之后,胜利班师回到巴州城的同时,钟子清的武装募捐也告一段落,带着大量的金银回到了巴州城。

    “主公,下官幸不辱命。”

    钟子清面色有些疲惫,风尘仆仆,但是精神上却很亢奋,一回来就来到了李恒的大帅临时行辕前来见他。

    李恒笑着迎了上来:“先生辛苦了,来人快上茶,准备饭菜。”

    一旁的亲卫队长卫风领命,立刻吩咐了下去。

    钟子清看到这一幕,心中暗暗钦佩。

    李恒来到巴州之后,别说贪恋美色,享受生活了,到现在身边连一个侍奉起居的侍女都没有,日常端茶倒水都是身边这些亲兵在负责。

    这种年纪能有如此心性,真的难能可贵。

    他看得出来,李恒并非是惺惺作态,而是真的很习惯这种生活。

    钟子清当然不知道,李恒体内拥有的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灵魂,习惯了个人自理,反而还不习惯这种任何事情都有人服侍的模式。

    能自己做的事情他都会习惯自己去做,在他看来这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落在别人眼中那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深意。

    钟子清落座后,李恒问道:“先生这次出去一切可曾顺利?”

    钟子清笑道:“托主公的福,一切还算顺利。这是下官这次出去筹集到的钱粮数目,还请主公过目。”

    说完,钟子清从怀中掏出一个账本呈给李恒。

    李恒接过,快速翻阅了一遍。

    这账本就是这次钟子清出去武装募捐的名单,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某家某户捐献了多少金银,多少粮食以及其他物资。

    甚至还包括了这些人家中有多少仆人,多少田产,矿产,山林等等,非常的详尽。

    李恒看着看着眼中的惊异之色连连泛起,对于钟子清的做事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显然,这位这次虽然出去主要是筹集钱粮的,但是却也趁机对这些巴州的乡绅大户们进行了一次家产大摸底。

    看完之后,李恒笑道:“我看先生有管仲之才啊,这次收获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啊。”

    钟子清笑道:“不敢当主公谬赞。以前在兵部做武备司郎中的时候,跟那些兵头武将们打交道多了,对于这些事情自然就驾轻就熟了。”

    光从账本上来看,钟子清这次出去总共筹集到了白银八十五万两,粮食五百多石,还有布匹,皮革,草料等物若干,大大超过李恒的预期。

    他本来以为钟子清能弄到五十万两银子就顶天了。

    看来自己将钟子清收入麾下真是无比正确的。

    李恒放下账本,笑道:“先生此行辛苦,吃过饭后回去好好休息一番。明日我为先生庆功,同时为钟副指挥使正式擢升巴州城防营指挥使一职庆贺。”

    钟子清听得一头雾水,怎么才几天时间儿子的副指挥使就要转正了?

    他急忙道:“下官做这一切都是职责所在,主公切莫因为此事去提拔犬子,否则以后恐怕难以服众啊。”

    李恒笑道:“先生莫急,这可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而是钟指挥使自己拼杀出来的。”

    看着还有些茫然的钟子清,李恒将钟恪带兵剿匪冲锋在前的事情说了一遍,钟子清这才明白过来。

    “犬子虽然略有功劳,可若是提拔过快恐怕不利于他日后的成长,还请主公三思啊。”

    钟子清虽然知道儿子这么快转正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劝诫道。

    李恒却道:“先生切莫忧虑,如今这乱世,不适合按部就班的那套升迁机制,唯有才者居之。莫说一个城防营的指挥使,以后就是总兵,将军甚至元帅,无论是钟指挥使还是别人,只要有这个才能,我都会人尽其用的。”

    钟子清见状,知道李恒说的的确是心里话。毕竟他自己就是最年轻的那个,对于启用年轻人也更加大胆。

    于是也就不再反对,起身对李恒躬身行礼:“下官多谢主公对犬子如此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