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92章:臣等冤枉

    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般砸在官员们的心头。

    他们想要辩解,但李易的怒声却如同狂风般将他们的话语淹没。

    “打赢了,吞到肚子里的肉,还要吐出来。你们是不是有病?”

    李易的怒声在朝堂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刀割般刺痛着众人的耳朵。“一群白痴,我们是打了胜仗。不是打了败仗。”

    “陛下,冤枉,我等……”

    邹启等人试图辩解,但李易却猛地打断他们的话:“闭嘴,我是你们陛下?还是高丽王是你们的陛下?”

    他怒气冲冲:“为一个异族王反对自己的皇帝。当朝哭天争地,仿佛天要塌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高丽的臣子呢。”

    李易人不在朝堂,但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他一清二楚。当听到这群人为了个外人,又叫又嚎时,他气得想打人。

    李易的怒火让整个朝堂陷入了沉寂。他的嘲讽让人无法反驳。

    他们也奇怪,一个外邦小国的异族王跟自己的皇帝没法比啊?他们怎么就要反对呢?

    为了一个异族王而叫嚣,似乎真是有点傻。

    邹启脸上无光,只能轻声道:“陛下,高丽贫瘠,取之无用,与其耗费巨大的钱粮治理,不如让其称臣纳贡来得划算。”

    “邹相,念在你年纪大了的份上。这巴掌我就不打了。”李易双眼冒火的盯着他:“没有那个见识,不懂地理。眼界看不到未来,你就把嘴闭上!”

    “陛下何必羞辱老臣。”邹启不服气的挺了挺腰板:“臣学识不见得有多高。但对高丽还是略知一二。”

    “你?”李易不屑一顾:“你知道个屁。”

    “夫君,这是朝堂之上。”王漓不满的插话:“难道不能以理服人?偏要张口谩骂?”

    萧青霜也帮衬了一句:“夫君还是好好说话吧。邹相年事已高。便是有什么说得不对,也理应尊重。”

    “国家大事,你们妇道人家不懂。不要插嘴!”李易横了她们一眼,语气相当严厉。

    平时里,李易能惯着她们,但这种事上,可不行。

    他的眼神让两个女人心中一惊,她们对视一眼,瞬间明白此事远比她们想像中的严重。

    “臣妾知错,请陛下恕罪。”两女很给面子的行礼请了罪。萧青霜脸色平静,王漓则悄悄冲他皱了皱小鼻子。

    “行了。我也不是主讲理的人。”李易冲小安子说道:“去将地球仪取来,最大的那一个。”

    “遵命,陛下。”小安子领命而去。

    下达命令之后,李易就不再说话,朝堂之上众官员还跪着,气氛冰冷到极点,就连两个皇后也不敢求情。

    不久之后,小安子领着一群内官将一个巨大的地球仪抬了进来。

    它被摆放在最前方的正中间,直径有十多米,内部是空心的,倒也不重。

    百官们好奇的直起腰来,抬头看着这个巨大的圆球。

    它上面有很明显的地图图案,一眼就能看出是个什么东西。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是个球?

    “都起来吧。”

    “谢陛下。”

    “话不多说,邹相你自己去看这地图,找到高丽的位置。说一下你的见解。”

    李易看他们一个个欲言又止,加了一句:“别问我为什么它是个球,想知道,自己以后问苏明远。”

    群臣的好奇心被压制住,只好将目光放到走到地球仪前的邹启身上。

    地球仪正面就是大唐版图,邹启盯着上面的图案,有些吃惊,又有些困惑。

    大唐正中间的实线部分很明显就是以前的大乾加上北地的版图。上面标注到了镇级地名,非常详细。山川河流、平原峡谷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有个虚线,它把大理、西夏、回鹘、吐番、北地以北等一大片土地还有海洋上许多岛屿包括了过去。

    邹启还看到了在大洋上有一个巨大的单独的陆地,上面标注着大洋州,也同样被包括了进去。

    看来,这位年青的陛下雄心勃勃啊。这么广袤的土地,他都想纳入领土。

    以大唐的军力,陆上倒也有可能,只是这海上?按比例来看,海洋何其辽阔。

    想征服海洋,只怕力有不逮。

    如此庞大的领土,怎么统治?这多少有点好大吉功了!邹启暗自摇头。

    他找到高丽的位置。大乾的地图,邹启是看过的,但只有陆地。画得也没有这么细致。

    看完后,他沉思片刻,行礼回道:“回禀陛下,我观这高丽地处偏僻。往西被我大唐所阻。往北是一片气候严寒的不毛之地。其他方向皆是海洋。除却一旁的岛国外,再无其他。臣以为此地确实毫无价值。”

    李易不置可否,又让其他官员一一上前查看。得出的结论与邹启差不多。

    见官员们的意见大同小异,李易看向自己的学生。

    “你怎么说?”

    苏明远一直在沉思,他很了解自己的老师。不用想都知道这里面有大关键。只是一开始他也没明白高丽这个位置有什么特别。

    直到他联想到现在高速发展的航海业,他才猛然一惊。

    以内陆国家的眼光来看,高丽确实如邹相所说,一点价值也没有。但如果危险来自海上呢?

    “回禀陛下,臣以为若是有海上之敌来犯。高丽将是极佳的登陆之地。”

    苏明远大胆猜测道:“一旦外敌在高丽站稳脚跟。内可进攻北地,外可通过海路进行沿海各地。进而威胁到京师。”

    “苏总理此言差矣。”邹启不以为然,他看着地图上那小小的岛国:“海外不过只有小小一个倭国。能有何作为?”

    众臣深以为然,弹丸小国,难道还敢进犯天朝?

    李易看着他们傲然的脸色,只觉得悲哀。

    他压抑着怒火:“倭国孤悬海外,是弊也有利。弊是发展缓慢,资源稀少。利则是无外敌,可专心发展。”

    “若是此国积累数百年,暗自图谋大陆,待华夏衰弱之时发动侵略。你们以为会如何?”

    真如皇帝所说,这个危险性不能说没有。要知道每次皇朝末年,就是华夏最危险的时候。

    但小小岛国能有此狼子野心?他们敢?

    让他们积累几百年,他们也没那个实力叫板天朝吧?

    众臣议论纷纷,没个答案。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李易的托辞。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倭人有实力对华夏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