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上朝
繁体版

第45章:科学的起点是玄学

    为了不伤害到这些天才们的科学之心。李易是真怕被他们看到他用玄学走科技之路。

    确认四下无人后,李易投入气运,将准备好的粉沫倒在纸上,随后用手划动,摇动。

    过了一会之后,奇迹出现了。一台由不同粉末组成的电报机的设计图在机缘巧合下,出现在了纸上。

    气运消耗极大,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易连忙找来不同颜色的画笔,将设计图临摹下来。

    这东西他也看不懂,但没关系,能用就行。

    做都做了,干脆玩大点。多搞点图纸出来。

    李易继续划动纸上的粉末。

    整整一天,李易都在房间里作弊。换来的是一大堆的图纸。

    有了这些东西,可以说大唐的工业,将会像坐上火箭一般,突飞猛进。

    直到华灯初上,李易才从房间里出来。他头昏脑涨,感觉眼前全是线条。

    将一沓图纸拍到在外等待的司徒武阳怀里。他直接跑去吃饭去了。

    这沓图纸的出现,让整个科研中心沸腾起来。这群人竟然不顾李易在吃饭,就跑来请教。

    李易当然是教无可教,那些图纸,他大部分根本看不懂。

    大部份人被他令人赶走,只留下几个他有兴趣的项目负责人。

    李易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含糊的说道:“除了图纸。其他的我什么也不会再给你们提供。自己去研究,别总是想走捷径。”

    一句话堵死了这些人的嘴。

    他看向朱晓晓:“这个电报机,你优先搞出来。图纸都有了。你可别说做不出来。”

    “祖师,做是可以做出来啦。不过,我完全看不明白,它的原理是个什么样?这些信号看都看不见。感觉好难。”

    “原理你以后自己研究总结。我只要它能用就行。”

    李易可不管你学术上的东西,他自己都搞不明白呢。

    “配套的电力,你要用心,尽量让它可以移动。”

    “明白了。”朱晓晓点头。

    “然后还有这个电动机和电话,搞完后,你着重研究一下。电动机优先吧。这东西有大用。”

    司徒武阳看了下它的介绍:“祖师,这跟现在在用的蒸气和燃油发动机差不多啊。它好用一点?”

    “这个你们自己研究。我只能说,将来电力网铺开。它的潜力巨大。当然,关键是看你们怎么用。”

    司徒武阳说道:“据您所形容的样子来看,这个电动机应该不是很难。跟发电机类似,都是电磁的运用。其他的只需要机械组进行设计就行。”

    李易点头:“那就好。这块你看着办。多跟陈利沟通。一切实用为主。不要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出来。”

    “是。”

    他看向另外几个负责人:“这些图纸你们看得懂?”

    其中一人作为代表回道:“能懂,这些其实本质上就是蒸气机的变种。只是样子与功能不同。”

    “那就好,你们先从里面选一个空中飞行器做出来。热气球、飞艇或者是飞机,这几个你们觉得哪个更可行?”

    飞天,这太有诱惑力了。在场所有人都看向他们。

    几人互相讨论:

    “依我看,这热气球最简单。像是大号的孔明灯加个动力。”

    “飞艇的话,好像也不难。就是那个氢气有点危险。”

    “飞机,我总觉得飞不起来吧。铁那么重,这得用多大的风力才能飞起来?而且这结构太复杂了。”

    ……

    司徒武阳又跑出去叫来几个研究员。

    众人一阵讨论,最终决定先做一艘飞艇出来。之后再开始研究飞机。

    热气球没人感兴趣,一个大号孔明灯,有什么意思?

    李易也瞬间失去了兴趣。他对电报机还有点兴趣。其他的左右不过是蒸汽动力的变形。

    想做飞艇,最大的问题就是材料。这些可以通过投入气运,在机缘巧合下加速获得。

    除了氢气的获取有些难度。其他没什么好期待的。整个过程,他都可以脑补出来。

    飞机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是个大项目。几年时间,估计他们搞不出来。

    李易怕他们陷进去,连忙出声说道:“飞机先不要碰。之后咱们要修路,把工程车先做出来。”

    司徒武阳沉吟道:“这些工程车对材料要求比较高,不过问题不大,可以克服。就是石油……”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派人打通了石油运输路线。你只需要把整套的工艺摸索出来即可。其他的交给陈利。”

    “好吧。”司徒武阳暗暗替陈利默哀。希望这家伙不要累死了才好。

    李易本来只是想做个通讯器。结果一搞又是一堆的项目。

    想到马上要入冬了。李易又从那堆图纸中抽出一张来:“把这个缝纫机也列为优先项。尽快量产。”

    司徒武阳应下来。

    李易又说道:“另外纺织机再想下办法,把机械能结合进去。现在的产能还是不太行。明年我们的原材料会更充足。配套设备要跟上去,明白没有?”

    这下子司徒武阳总算是明白陈利为什么总是吐槽:不能让李易过多干预他们干活了。

    这位祖师爷是把人当牲口在用啊。

    随便想想,点子一大堆。关键是他总是管杀不管埋。好像什么事都很简单似的。

    真是的,就算是有了图纸,也不是说动动手,就能作出来的喂!

    “是,我明白了。”他低眉顺眼道。

    这时,李易总算吃饱了。

    最后放下筷子时,他又想到了点东西。

    “马上入冬了。你有没有在农科院做点大棚出来?”

    “大棚?什么大棚?”司徒武阳一脸懵,他每天那么多事,谁去管个什么大棚。

    “玻璃大棚啊。没有大棚,难道你想让农科院放一个冬天的假?再说了,冬天没点菜吃。也不合适吧?”

    其实对他来说,关键点是后面这个。

    李易当场叫来几个农科院的人将大棚的功用解释了一下。

    “祖师,您太博学了。”他们还在为冬天发愁,没想到竟然这么容易得到了解决方法。一时之间,颂扬之声四起。

    李易被捧得高兴,又跑农科院走了一圈。

    一圈下来,他还真发现了点问题。

    “你们不能只研究植物啊。动物呢?家禽呢?”

    “祖师,植物还可以稼接、杂交。这动物难道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