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天青色
繁体版

十九、祭

    离开西京比在长安时更多了不舍,我坐在马车上看到须发皆白的老将军牵马站在路口,一阵风过,须发飘扬,而他似是在抬手抹泪。

    路上,师父说:“我们尽皆是沾了栎儿的光啊,老将军家的酒真好。”

    祖父笑道:“我看老将军把能显摆的都拿出来了。”

    安哥道:“老将军真神,不过栎哥儿更神,那天安慰老将军的话说得真好,我也看了《三国志》就没这么想。”

    师父笑道:“看《三国志》的人多了,可有几个会说得出我们栎儿这样的话呢。”

    我竟被夸得有些脸红道:“我就是急了,急了就说出来了。”

    祖父笑着摸摸我的脑袋道:“这也算急中生智么?”

    没有烦心事的时刻是最好的,祖父与师父的心情似乎也不错。只是进入五月后,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我不喜欢这样的天气,

    我们到嵩山脚下时,正好下着雨,苍翠掩映中的红墙黑瓦,在烟雨中迷蒙中给了我双眼模糊的感觉。

    这个坐落在嵩山脚下的寺院,规范不是太小,祖父说这里是禅宗祖庭,所以在寺院中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只可惜天下名寺太多。后因在李唐争夺天下时助力颇多,得朝廷褒奖,方才名声鹊起。

    快到寺院驾马车的安哥刚放慢了速度时,正好一老农抱一捆谷草走过,安哥便停下来问老农买那谷草,准备一会儿喂马。

    所以当我们进寺院时,安哥说他先在那里喂马等我们。

    结果等我们烧完香出来时,发现安哥正在马车边与二十几岁的大个子年轻人聊天,一副兴奋的表情。

    原来刚才他喂马时那个高个子年轻人牵马过来,问能不能分点草料,然后就开始聊天了。后来安哥告诉我是这样的,他先同意了分草料,然后高个子年轻人夸我们的马好。是的,我们那马确实是一匹好马,是离开西京时老将军特地帮我们换的。安哥便告诉年轻人,我们这匹马的来历。没想到这位高个子年轻人一听老将军武行德的大名,就拉着安哥问了好多关于老将军的问题,说了自己对老将军的仰慕之情。安哥向我们介绍,这高个子年轻人叫王超,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氏,自幼习武,此番前去开封,便转来嵩山的游玩。

    当安哥说到祖父一誉先生与四明大侠萧易时,王超连连施礼,直说久仰大名,一脸崇敬之情。

    问我们离开少林寺欲往何处,当我们说今晚住开封,明日出发前往焦作云台山,之后再去新乡,最后就要返回余州了。

    王超请求与我们同行至新乡。

    于是,我们驾车的马换成了王超那匹马,而王超骑上了老将军的那匹被他称为神驹的马。祖父说老将军那匹马替我们拉车确实也是委屈了它,现在换给王超正好。意思是我们将老将军那匹马换给他了,王超起初还不好意思,但终于被好马诱惑,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王超是个健谈的人,到云台山时,竟然与安哥已是兄弟相称,于是,我也就喊跟着安哥称他为王兄。而多年以后,他儿子王德用喊我颜兄站在他面前时,正是他们父子的高光时刻,而我依旧是个无所事事的纨绔。

    云台山的山景水景自是一绝,我们也只是纯粹的游玩。

    后继续前往新郑,而到了新郑,祖父竟然带我们寻找到了一处陵园,祖父说这叫嵩陵,仍后周太祖郭威的陵墓。

    这里荒草丛生,没有石人石兽,我们只找到不大的一个石碑上书: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生葬。

    谁会想到这是一代帝王的陵寝之所在?

    相隔不远,又一座陵墓,亦是差不多大小,看碑文,方知是世宗柴荣的归所。祖父拿出备好的香烛点上,祭拜之后我们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却有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头,从边上走出来,自称是守陵人,祖父没说什么,取出些银钱递给老头,看老头颤抖着手接过,默默看我们离开。

    本是雨天,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出来的太阳正向天边坠下,落日的余辉,染得天际一片通红。

    此时,小小的我竟然有点明白,祖父此行最大的目的地就是这里。

    我甚至觉得,祖父来这里也不止是祭奠。

    上了马车,没走多远,路上停着一辆马车将路拦了。

    于是,我们只得停下马车,那边有人过来问我们这一行是谁作主去皇陵的,请过去回话。

    我们尽皆意外,不过祖父还是来到了那辆马车前问道:“请问是哪位?所招何事?”

    只听车内一个女子声音传来:“妾身姓郭。”

    祖父躬身施礼道:“草民见过长公主。”

    长公主道:“前朝的事了,你就叫我一声夫人便好。”

    祖父垂手应道:“是,夫人。”

    长公主问:“这地鲜有人来,阁下如何寻来?”

    祖父答道:“本是仰慕前朝太祖、世宗,路过此地转来一祭。”

    长公主道:“不是故人?能记此处之人无几,罢,是与不是我较真何来,这个与你,日后若有事,可凭此物到可来府上找我。”

    说着从马车中递出一物,用帕包着。祖父双手接过道:“谢长公主。”

    然后就见那马车驱动,辚辚向前,祖父拱手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