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作文,让孩子个个成学霸
繁体版

第23章 厨房研学,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生活?

    株洲渌口区育红小学五年级康家伟好作文《我懂了什么是生活》:

    平时,我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是我做的。可我每次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图快,两三分钟就做完了,根本就没有体会到做这些家务活的乐趣。而今天——2020年3月7日中午,邰勇夫老师在微信上让我做完家务活写一篇作文,要我谈做家务活的感受。所以妈妈让我今天不要像以前一样只为完成任务,让我用心去做,去体会其中乐趣,妈妈还要给我做抖音。

    以前只两三分钟就做完的活儿,这次我用了30分钟才做完:洗碗,拖地,抹桌子,抹灶台,明明是和之前做的活儿一模一样,时间却用了30分钟,心思也用的比以前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妈妈给我播放《劳动最光荣》:“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我跟唱着,刷碗的节奏跟歌曲的节奏合拍,越干越来劲、越幸福。碗刷完了,我跟妈妈说:“所有的杯子,我都一块洗了!”

    妈妈为我做小助手,送来客厅里所有的杯子。

    我把厨房、客厅都擦洗、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从这次“厨房研学”活动,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勤奋劳动,认真过好每一天。

    爸爸跟妈妈说:“咱们家宝贝长大了肯定会找个好媳妇!”

    2020年3月5日,晚上,家住湖南株洲石峰区的林女士,一家人跟往常一样,开开心心吃过晚饭,林女士正要起身如往常一样,收拾碗筷,却被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刘芮宁拦住了,刘芮宁小朋友说:“妈妈!这些活我来干,今晚您和我爸歇着,看电视、喝茶。”

    今天是怎么了?刘芮宁是个爱学习的乖女孩,从来都是吃了饭就去看书、写作业,家长也从来没要求孩子干家务,怎么会突然主动要求捡桌子刷碗筷了?林女士和刘芮宁父亲相视一笑,既为女儿的懂事惊喜,又觉得好生奇怪:女儿怎么就一下子变成小大人了?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了?

    这一天的晚饭后,全国各地很多家庭都出现了这样的感人一幕,HEN省南召县云阳镇铁路小学三年级小学生马鹏飞妈妈说:

    “我家娃长大了,第一次帮妈妈干家务了!昨天晚上刷碗刷的闪闪发光。以前我总看娃不顺眼,老犟嘴,让他往东偏往西,我说啥他都给我吹胡子瞪眼晴。没想到娃刷完碗懂得心疼妈妈了。娃说,我才知道妈妈每天干家务活有多辛苦,我长大了要给妈妈请个清洁工。我说请清洁工要付钱哩。娃说,那我就找个会刷碗、会干家务活的媳妇帮妈妈干家务。”

    这一天的晚饭后,全国各地许多孩子都像湖南株洲石峰区的刘芮宁和HEN省南召县云阳镇的马朋飞两位三年级小朋友一样,突然长大了,明事理了,再也不是吃了饭,碗筷一放,嘴巴一抹,跑一边去了,他们懂得主动收拾餐桌了,有责任感了!这还不算,干完了厨房里的活儿,享受了做家务劳动的喜悦,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他们开始悉心写作文了!

    原来,这是我在微信群里发起的“中小学生厨房研学,从小爱上家务活,写出好作文”活动。

    去年的一次作文课,我要孩子们写童年趣事,五年级小学生易钰杰写道:我两岁半的时候,爱帮爸爸妈妈做事。比如,浇花、拖地、捡桌子、关电视机等一些事情,我都抢着去做。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正在客厅看书,忽然厨房里的水开了,我急忙把手上的书放下,帮妈妈去关火。我是第一次关火,不知道怎么关。我把灶上的水壶小心翼翼挪到一边,然后就用手来拍火,火没拍灭,我却“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我的手被烫伤了,长了很多泡,钻心地疼。这就是我的童年趣事。

    易钰杰两岁半的时候,开始探索他们家的厨房了,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两岁半时的一次厨房活动,帮妈妈关火,把手烫出了泡,钻心地疼!成了易钰杰长大之后最美好的童年回忆,我相信,易钰杰小朋友,长大成人之后,他会把他这个最快乐的童年趣事,讲给他的妻子、讲给他的儿女。

    我问家长:“易钰杰2岁半就会帮大人做事,现在呢?现在还做不?”

    家长说:“没小时候那样主动了。”

    为什么没小时候那样主动了?我让家长反思。

    厨房里的一切,飘出来的饭菜香、葱花香……都曾经是孩子们小时候最有神秘感的地方,都有过探索的强烈欲望。孩子们长大了之后,为什么多数人都不喜欢去厨房了?

    我们有个传统节日,小年,小年这一天是干什么的?就是祭祀灶王爷的,从商朝开始,我们就有了祭祀灶王爷的习俗,这灶王爷在哪啊?就在我们的厨房里,灶台上,过去农村里面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供着灶王爷的神像,灶王爷是专门监督你们这一家人是不是会过日子,是不是勤俭持家,是不是热爱劳动,是不是与人为善,小年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由玉皇大帝定夺给这一家人是奖还是惩,是给好运气,还是给你坏运气。现在,厨房成了孩子们的禁区,成了去不得的地方。君不见城市出租屋,年轻大学毕业生租住的房子,很多可以被快餐盒、饮料瓶把自己埋起来。

    我时常想,我们这代人,成了爷爷奶奶的这代人,我们小时候都喜欢去外婆家,奶奶家,干什么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奶奶和外婆都会给我们做一手好菜,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正逢80年代改革开放,我们干事业,闯天下,嘴巴里常常回味的,口有余香的就是母亲做的菜,过年归心似箭,盼回家呀,回家吃母亲亲手做的菜,妈妈的菜,外婆的菜、奶奶的菜,让我们无比温馨、让我们倍感人生的美好,让我们有归属感有寄托!那现在的中小学生,他们远离了厨房、远离了家务,他们子孙后代还能像我们这代人年轻时有口福,有归属感、有寄托吗?

    我采访了众多初中生、高中生家长,多数家长说:“我家孩子整天忙学习,没有时间干家务。老师说了,让孩子变成学习狂、刷题狂才是人间正道!”

    是这样吗?值得反思。

    我采访了众多大学生、公务员、啃老族的家长。

    我跟一位大学生家长交谈:“学校延期开学了!你让儿子在家给你做饭,收拾屋子。”

    家长回复:“不可能,吃饭都要无数次请。”

    我问:“您儿子小时候呢?”

    家长回复:“所有人都不许他做除了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他爸、奶奶、姑姑们。”

    我说:“那您做为母亲呢?”

    这位母亲说:“我这个母亲也没做好,整天忙工作,家里乱得一团糟。”

    一位公务员的家长回复:“我儿子33岁了。回家啥都不干,臭袜子都是我洗,回家来就钻进他自己房间里玩电脑,也不结婚也不找对象。”

    一位44岁的老男孩,仪表堂堂,大学毕业20年了,不上班也不找工作,晚上彻夜上网,白天睡大觉,一直靠父母伺候,去年父母相继去世,没人给他做饭、洗衣了,他每天吃外卖,房间里臭气熏天、垃圾如山……

    我这样调访了1000多个家庭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包括30几岁的大孩子,40几岁的老孩子。然后我请教脑科医院的专家教授、心理健康专家、教育专家、社工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

    孩子14岁之前,有三次智力大飞跃,第一次是学会说话,第二次是爱上做家务,第三次是爱上写作文。

    这三次智力大飞跃,广大青少年普遍输在了第二次——没有爱上干家务活,第三次——没有爱上写作文!这是我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最大短板。

    我所采访的1000多个家庭,凡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懂事早,从小爱干家务活,能说会写,行动力强,热爱生活,会生活,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厨房、卫生间任何一处都特别干净。小时候爱干家务活的人,动手能力强,人说心灵手巧,手巧必然心灵,心灵是什么?聪明、智慧、善于解决问题,善于创造。什么叫语文素养?鲁迅的孔乙己,阅读量超大,到处偷书看,还说窃书不算偷,茴香豆的茴字,他会多种写法,可是他懒惰、迂腐,不爱劳动,最后冻死路边!培养孩子语文素养,不能培养孔乙己那样的书呆子,首先要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爱干家务活,把厨房变成孩子们的家庭研学基地,成长乐园。

    于是我发起了这场“厨房研学写作文”活动。

    我对孩子们的厨房研学,有几点要求:

    1.家长做研学导师;

    2.人生一辈子最受用的是会生活,敬业,会生活和敬业从认真刷干净每一只碗、每一双筷子开始,不允许留下一星半点的油渍污迹。”

    3.孩子刷碗筷时,要沉下心,不可以图快,不可以只图完成任务,要悠悠的,细心的,用心体验其中乐趣,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可以让孩子边干家务,边哼着自己喜欢的歌曲。建议家长为孩子播放好听的音乐,让孩子沉浸在好听的音乐中悠悠地完成厨房里的所有事务,厨房地面、墙面、厨房台面、灶台面、接水盆、下水漏斗……全部擦干净,用过的抹布要搓洗干净,拧干,晾好。为什么要让孩子悠悠地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哼着歌,一边干着家务?这样能够培育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孩子有情趣、内心强大。

    4.干完了家务活,让孩子静下心来,把整个过程写出来,心理感受写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写详细,遇到不好描述的事情,不可以绕开,打攻坚战,可以用自己最笨拙的文字,把事情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

    5.写完之后,高声朗读给家人听,家人给予点评,多一点赞美,即使家长是高知、是大学教授,也要心态归零,回到起跑线上,跟孩子共同起跑,讲讲你小时候第一次收拾碗筷,做厨房事务的种种趣事、乐事。

    作文课就是要这么上,与生活、与人生紧密相联。作文课不仅让孩子写出高分、满分、谁看了都赏心悦目的优秀作文,更是做人的引领,让所有孩子写作能力大提升,生活能力大提升,实践能力大提升,情商、智商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