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大善人的悠闲生活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第一

    前几天开会时,关于这个话题,被杨厂长一笔带过,根本就没有细说。

    这件事的本质他只是有选择的公布了一部分而已。

    说起其用心,倒也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官僚心态作祟罢了。

    在他看来。

    各部门的头头儿们,人人都往上面交个稿子,然后大家就排排坐,分果果。

    这样一来,既完成了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同时也不会惹来外界的关注。

    而这些奖励,就由厂里各主要领导们商议,按照下面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的各自职务、资历、年龄来综合考虑这些东西的发放。

    谁也不拔尖,但同样谁也不会吃亏。

    这样一来,就很简单省事。

    比让底下所有人一起搞竞争可是要简单多了。

    至于底下那些干事和工人们,厂里拿一批物资出来分分,大家都乐呵乐呵得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就是杨厂长的真实想法。

    也是这些副厂长们的真实想法。

    不是所有人都朝思暮想着要升上去的!

    正在下面坐着的陈放,结合前后稍微分析一下,就明白了杨厂长的打算。

    但是对于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发表自身看法的资格,就只能这么看着了。

    认真想一想,可能这这种人才是当下这个时代的主流。

    能干一些事,但也比较怕麻烦,遇见事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能用三分力气解决,就绝不用出五分力气。

    这种人很难搞,你说他不能干事儿吧,他每天准时上下班,兢兢业业的工作,甚至有时候还会主动加班。

    而且对工作态度也很不错,每天可以说是认认真真的,面对一些事情同样很看不惯,愿意帮大家出头。

    但你要说他能干事儿的话,他又偏偏不是所有事情都会卖力气的去做。

    遇上麻烦事,遇上没什么好处的事,他只要是能推脱的事情,绝对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陈放敢肯定,像杨厂长一样的这种人,在干部队伍中不仅不在少数,反而是占了多数。

    ……

    台下众人几乎全懵了。

    有几个记性好的,隐隐约约想起来前几天被杨厂长一笔带过的那句话。

    顿时一阵无语。

    而台下那些没有特别认真听讲的哥们儿们也在周围人的帮助下回忆起了杨厂长的确说过这句话……

    于是,台下众人迷茫了……

    他们一时间甚至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直觉告诉他们,这件事有很多槽点,但是他们一时间却不知如何表达……

    没办法,谁让他们经验不够丰富呢。

    杨厂长自己也知道这个理由站不住脚,于是他马上就把这個话题带了过去。

    “不过同志们放心,关于厂里的工作和一些制度问题,同样是欢迎同志们提出意见建议的,而且同样有各种奖励,欢迎大家给厂建言献策,希望大家都能够踊跃积极的参与!”

    这话一出,大家也就不再跟着纠结了。

    因为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

    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笔杆子都比较差的,能写稿子的毕竟在少数。

    有心参与这件事的人估计也不会太多,偌大的轧钢厂,万把人中不会超过一百人想参与这个游戏。

    那刚才为什么喧哗?

    就是看热闹而已。

    现在既然大家已经听到了杨厂长的承诺,那大部分人也就不再有兴趣了。

    注意到台下的变化后,杨厂长他们同样也松了一口气。

    这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同样不能不当一回事。

    几人转头窃窃私语了一番,然后又重新坐了回来。

    “好,同志们。现在开始下一个议题。”

    一句话把众人拉回了现实,人们也顾不得交头接耳开小差了,连忙正襟危坐听讲。

    杨厂长又是一套长篇大论,说了好几分钟废话,但总体就一点,那就是这次的稿子,看看谁能得第一。

    这话一说,台下顿时又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各自向旁人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看法,生怕别人和自己不一致。

    有的甚至因为这事吵了起来。

    看到台下的反应后,杨厂长表情放松,显得很愉悦。

    接着他便不紧不慢的拿起了话筒,先拍打两下让下面注意过来,然后才开始讲话。

    “同志们,关于这次的第一名,我注意到大家也是争论不休,关于这一点问题呢,我们台上领导刚才也商量了一下。”

    这时候,台下已经没人说话了,都在注意着杨厂长。

    只听他继续说道:“关于本次活动的第一名,目前比较纠结的是陈放同志和生产科科长赵礼宏同志。”

    这话一出,台下很多人瞬间秒懂。

    李芸拍拍坐在自己旁边的陈放,有点兴奋的说道:“诶,你要拿第一了呀。”

    “怎么会?这不是还有那位生产科科长嘛。”

    “他……嗤!”

    李芸颇为不屑的摇摇头,“如果单论稿子的水平,好几个人的水平都比他的高,为什么单独拿他出来跟你比。”

    “为什么?”旁边小王接茬问道。

    “因为资历呗。”李芸颇为卖弄,“他算是厂长和几个副厂长之下资历最老的人了。”

    “不是周大海最老吗?”

    “去去去,旁边玩去!”

    “周大海那是年龄老,跟资历老不老有什么关系。”

    “那然后呢?”小王好奇的问道。

    “然后,然后就要给他一个第二呗。”

    “陈主任的稿子水平很高,最起码比现在这些人的稿子都要高。厂里应该不敢不给他第一,毕竟最后这些文件都是要报上去的,如果让上面看到了,那最后他们脸上也挂不住的。”

    旁边的小姚,一语道破天机。

    “啊,这么复杂啊。”小王一脸茫然的叹息道。他才参加工作不太久,对这里面的道道儿不是很清楚。

    同样的叹息,发生在前后左右各处,有好事儿的人爱讲,同样也有知识水平不够的人爱听,一时间场内各种惊呼。

    实际上这也是杨厂长的目的之一,他做领导的,总不能直接说这种事。

    那就只好让下面去猜了。

    所谓领会领导意图,无非也就是说的这些而已。

    见下面猜了个七七八八,杨厂长也就不继续卖关子了,他大声说道:

    “关于这件事,我们一起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要大家一起投票决定。

    “分别由台上各部门领导,和台下各部门干事分别投票!”

    “首先,台上领导投票!”

    杨厂长继续说道:“同意以陈放同志的稿子为第一名的举手!”

    说罢,他的手瞬间举了起来。

    同时,台上各部门领导们也基本都举起了手。

    同样也有几个没举手的,但是大势已定。

    杨厂长看看周围,见绝大部分人都已经举手,满意的点点头,放下了手继续道:“下面由台下同志们举手,同意陈放同志为第一名的,请举手!”

    “唰唰唰!”

    台下顿时一大片人都举起了手。

    没说的,紧跟领导嘛。

    刚才已经有人讲解过了,他们又眼看着台上自己部门的领导举了手,那自己自然是要跟随的。

    而那些领导没举手的,他们自然也不会跟着举手。

    但这样已经够了,绝大部分人都举了手。

    “好,我宣布,陈放同志为本次活动第一名!”

    杨厂长话音刚落,台下瞬间响起一阵掌声。

    所有人都在鼓掌,这不是给陈放的,而是给这次大会的掌声。

    李峰同样鼓着掌,但他此时的神色复杂至极,搞得旁边人都不敢跟他说话。

    要说丢人现眼,他刚才确实觉得很丢人,自己一个副科长,被一个新来的毛头小子给比下去了,是人就觉得不爽。

    但是当听到陈放拿了第一名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扪心自问,自己是绝对拿不到第一的,这一点他的心里很有数。

    但这个第一现在偏偏被陈放拿到了,一时间他的心理复杂之极。

    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失落。

    明明竞争失败了,却偏偏让他松了一口气。

    不是我没斗过他,而是大家都没斗过嘛。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同意赵礼宏同志为第二名的请举手!”

    话音一落,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是所有人。

    无论台上台下,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

    生产科科长赵礼宏,脸上带着一丝不爽,但还是被他迅速压了下去。

    他也是主要领导了,不能随便任性。

    刚才投陈放的票,他也是举了手的。

    “同意第三名为……”

    接着,杨厂长宣读了一到八名,然后大家一起鼓掌。

    “请获奖的同志上台!”伴随着杨厂长的话音,台上众人从桌子后面站了起来,然后再从边上绕过来。

    只有陈放不同,他是在底下坐着的,需要直接上台。

    看着陈放一步步上台,一时间底下的人们心里不知作何感想。

    尤其是等这些人站到一起之后。

    在场的各部门领导们,不能说都花白了头吧,但也都是人到了中年。

    这时候的人本来就老的快,他们的四十岁甚至堪比后来的六十岁了。

    有的人头发都已经白了不少。

    而陈放,一头黑发油亮油亮的,站在正中间,竟是如此的惹眼。

    台下的一些女同志们,顿时感觉陈放同志真的太帅了,就连原来那些对他没什么感觉的人,此时也不免心头有些悸动。

    同样的,台上众人一时间也感慨无比。

    看着这么明显的对比,一时间纷纷感叹出声。

    随后,杨厂长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牌子,上面用一条尼绒绳绷着一张自行车票。

    其他几个人也差不多,都是一块牌子,上面贴着奖品。

    一块木板,上面贴了大红色的红纸,还有一些金黄色的小花。

    虽然近距离看着很土气,但离远了估计倒也没那么扎眼,反而能够凸显出喜庆的的氛围。

    台下早有准备的宣传科同志举起相机,拍下了珍贵照片。

    接着,杨厂长带着几个副厂长,众人再次同这些获奖人握手,最后,大会在掌声中闭幕。

    下午又开全厂大会,这时候陈放已经彻底成了名人,无论认不认识,大家都想和他来打个招呼。

    好在他这次站在台上,倒是避免了很多人往这边挤。

    大会开始后,杨厂长首先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随后又宣布了一下上午的事,即让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提意见建议活动。

    一样有奖,只是奖品没有那么丰厚罢了。

    不是因为厂里没钱,作为重点中的重点,轧钢厂算是附近非常好的单位了。

    厂里有钱的很,只是要注意影响罢了。

    总不能你的奖励比上级下发的奖励还好吧?

    这种事也许有爱出风头的人做得出来,但杨厂长明显不是这一类人。

    所以奖品就仅限于晾衣架、脚盆架、脸盆、毛巾肥皂之类的东西了。

    后世可能觉得,给这些破烂玩意儿,还不如不给呢,估计都没人要。

    但现在不一样,别看这些东西,一张脸盆都是好东西了。

    而且来说,现在的东西用料扎实,有很大的冗余,这些东西到手后估计都能传家了。

    用个大几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此,大家一时间也是颇为热情。

    一场大会开的有声有色,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人,个个都高兴的很。

    散会后,没人顾得了陈放了,大家纷纷去拿纸笔,想着要写一些意见建议交上去才好。

    倒不是说全为了奖励,其实绝大部分人都只是被这个氛围感染了而已。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刚拿起笔,就不知道写什么好了。

    然后就激情消退,最后放弃这个梦想。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会儿大家心里还是很有干劲儿的,很多人一改往日的形象,拿着纸笔认真的思考起来。

    就连傻柱,也被这种精神感染了,他拿着纸笔就想着要写什么,一副认真思考的样子。

    “嗨!我也是糊涂了!”傻柱一拍脑袋。“这不是有现成的人嘛!”

    下午下班后,大伙儿也醒了个差不多了,该干啥干啥,只有少部分人还在那扣字眼。

    回家路上,不少人和陈放打着招呼,还有人问他卖不卖自行车票。

    陈放自然是摇头拒绝,且不说他不缺这个钱。

    就只是说厂里都知道他得了自行车票,他如果一直不买,肯定会引起别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