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
繁体版

第四百三十四章发难

    陈涛继续道:“我想在坐的各位,可能在说,你不过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靠着国家的大环境,赚了钱,和我们这些海归相比,你还差的远呢。”

    陈涛说到这里,再次盯着不远处的黄文昭看了看。

    所有人的目光也随着陈涛的目光盯向远处的黄文昭。

    “不错,我是小学没毕业,我是靠着大环境赚了钱,你们中有许多都是名牌大学毕业,还有许多海外经历,可是,我告诉你,有海外经历也不见得能懂国情,就不见得比我这个小学没毕业的懂国情。这些话可以总结成一句,那就是跟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走,你肯定赚钱。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是每天还坚持看各地的报纸,无论多忙,都国家政策,银行动态,告诉各位,我从一无所有走到现在,靠的就是国家的大环境,我还告诉各位,大环境不行,你就是再牛逼的人,也做不好企业,往前推20年,各位想想,自己的企业能存在吗?”

    在场的人听后,许多人都微微点头,觉得陈涛说的正确。

    “各位,对于我国目前来说,绝对是需大于供的时代,也就是说,只要是产品,就不缺市场,海尔的张总和杨总在这里,我今天就斗胆的说一句,为什么海尔发展这么快,除了海尔电器的质量好外,最大的一个原因,市场的空白,所以,请大家抓住这次机会,这次捡钱的机会,当然,这次机会不是无穷无尽的,最大可以到1995年,95年之后,外资充斥,国内资源重组,就没有那么好干了。”

    “对于我国农民来说,现在已经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方面多多,除了基本上的衣食住行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享受,而我们电子行业,正可以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市场是很灵活的,市场也是成正比发展的,群众有需要,企业就可能井喷式的发展,按照我的推算,未来五到十年,电子公司绝对每年会以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增加,大家不要以为我说的这个数字是空口无凭,不,这只要是稍微点国外经济的人就会明白,二战后太阳国日子和我国一样,可是现在,太阳国是什么生活水准,我们什么生活水准,仔细的研究太阳国的发展,我们就可以能从中得出我们国家每个阶段的大致发展.......”

    此时,许多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是许多人认为,陈涛说的很有道理。

    他们这些企业家,许多人虽然没接触过外国,但是,毕竟见多识广,对国外的发展多少有些了解。

    岳平看了看刘鹤,刘鹤脸色很难看,本来,要让陈涛难堪,没想到,这个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竟然做起了报告,还做的津津有味,再让他做下去,人气都被他抢走了。

    “陈总,你这些只不过是一些遐想,还是说你的家电吧。”

    …

    陈涛知道刘鹤又要发难,微微一笑:“刘总这么着急?”

    “各位老总,我刚说到精神生活,对于我们而言,现在许多电子公司都做的是家电这一类,家电包括大型家电,像电视,电冰箱和洗衣机、空调,还有一些小型家电,电风扇,收音机之类,而这些中,只有电视机和收音机属于精神生活物质,也就是我们说的奢侈品,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现在工人的工资每月也就200元,可是一台彩色电视机竟然高达4000多,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拿工资的,一个月工资算200,再节省,一个月也得一百元的花费,一年存1200元,也就是说,买一台电视机,至少需要四年存款,所以,对于我们国家目前来说,电视机绝对是一件大的奢侈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工人工资的提高,人民收入的增加,电视机的购买人群仍旧会增加,为什么呢?一个原因,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必须解决精神享受,这是第一个未来电视机销量必然增加的原因。”

    “我国现在适龄结婚的青年,已经从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换成了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现在可以说,电视机是结婚的必需品,这是未来电视机销量必然增加的第二个原因。”

    “综上所述,未来,电视机绝对是一个风口,那个电子公司做电视机,绝对会赚的盆满钵满,这又有一个问题,电视机是那么好做的吗,肯定不好做,不但要有技术支撑,还要有金钱支撑,这次给大家透个实底,我们公司这次筹集资金12个亿准备投入电视机技术的研发。”

    陈涛说后,现场一阵轰动,十二个亿?

    那是90年啊,十二个亿是什么概念?

    不但在场的其他老总惊呆,就连坐在沙发上听的认真的张总和柳总也张大了嘴,就是他们公司,现在拿出十二个亿也不可能。

    张甜看着在场的众人,轻轻地拽了拽陈涛的胳膊,希望陈涛别吹牛,至少别吹大牛,这牛吹的也太大了。

    刚开始,那些银行和投资公司听了刘鹤的话,对海虹电子不屑一顾,可是现在听见陈涛准备资金十二个亿,他们都将目光盯向陈涛。

    改革开放对各大企业是一个机遇,同样对银行和各大投资公司也是一次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机遇。

    对银行而言,只有找个发展潜力大,信誉良好的公司将贷款放出去,他们凭着贷款利息,才能赚的盆满钵满。

    投资公司也一样,也是为利而来。

    现在海虹电子竟然投资十二个亿,这绝对是目前私营电子企业首期投资最多的,看来,陈涛的势力绝对不一般。

    利益可以将任何人连在一起。

    几个银行老总和投资公司老总已经偷偷地将名片捏在手里,等陈涛演讲结束,他们就会起身,将名片塞进陈涛的手里,然后,提出合作意向。…

    陈涛接着道:“各位,海虹电子成立至今,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有资金支持,现在已成功地收购了几家电子公司,拿到了他们研发的专利,也成功地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我们的研发总监是大家熟知的温天,在温天的带领下,一批国内外的技术研发人员已经涌向公司,请大家放心,未来的海虹电子绝对是国内电子行业的一面旗帜。”

    掌声久久不息。

    陈涛也跟着拍起了手掌。

    陈涛从掌声可以听出,已经有许多人接受了自己的想法。

    他接着道:“现在市场上许多人都在讨论,做低端还是高端,听说文昭电子就打算做高端,说高端产品卖给精英人群。”

    “本来,海虹电子的电视机要做一部分高端还要做一部分低端,高端产品卖给精英人群,低端产品卖给我们的劳苦大众,刚才,我说我们的工人一个月200元的工资,要买一台电视,至少要攒四年,所以,我决定了,我们海虹电子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得起电视,要生产低端产品,廉价的产品。”

    掌声再次响了起来。

    “大家通过健师傅食品对我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市场上许多人都叫我价格屠夫,现在我就向你们宣布,海虹电子要进场了,你们做好打价格战的准备了吗?告诉你们,未来的电子行业属于海虹电子,我请你们做好准备,迎接我们海虹电子的挑战。”

    陈涛话音落后,这次,没有拍掌声,不过,过多的是咒骂声。但是许多人更多的是震撼。

    他们想起健师傅的价格战,不寒而栗,现在,陈涛表面上是说文昭电子,可是,真正打起来,他们要提前遭殃。

    陈涛说完,慢慢地放下话筒,朝着在坐的人笑道:“各位,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呵呵呵,我还是那句话,商业既江湖,你们不要像刚才岳总和刘总对我那样,有本事,我们江湖再见。”

    岳平和刘鹤听见陈涛的话,一张脸变得极其难看。

    只是他们被陈涛的勇气所震慑,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

    陈涛也注意到了程辉的表情,他朝着海尔的张总和杨总看了看,暗道:“张总,杨总,别怪我,是人才,各个公司都需要,我海虹电子从今天起,已经将所有电子公司列为敌人,你这个属下我可要用啊!”

    陈涛朝着程辉笑了笑。

    张总和杨总看见陈涛盯着程辉,不知道要干什么,但是,他们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