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雨露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在工读学校的日子,小立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收敛自己的“锋芒”,相反,他在这里如鱼得水结识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学校小的跟他晃上晃下,大的比他大个两三岁,课程跟正常学校没有什么两样,就是没有人家课业任务重,管的严了些。这样的氛围让小立个性与玩伴之间找到了互相理解与欣赏的平衡点。”

    “工读学校是住宿制的,小立是由家长和村里一同送来的。此刻,学校的大门口,小立的父母紧张地叮嘱着,再三强调:别打架,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尽管他们反复叮咛,可脸上的担忧依旧难以掩饰。这所学校非比寻常,这里汇聚的都是曾经的问题少年,距离少管所也不过咫尺之遥。

    小立心中也不免有些胆怯,然而他明白,无论如何都得勇敢面对。于是,他挺起胸膛,昂起头颅,试图让自己散发出‘不好惹’的气场。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班级。

    一进教室,小立就惊讶地发现,这里竟然有两位班主任——一位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另一位则是副班主任,也是个精神抖擞的年轻人。这种一个班配备两位班主任的情况,他还是头一次遇到。

    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小立站在讲台上开始了自我介绍。他简洁地说了自己的姓名和年龄,随后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关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他一时语塞,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至于来到这里的原因,他更是只字未提,毕竟那算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老师伸手一指,示意小立那个空座位。小立迈着步子向座位走去,发现同桌竟是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男生。那位男生很自然地扯起袖头,帮小立擦了擦桌面,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小立既感到几分迷惑,又涌上一丝莫名的欢喜。他环顾四周,发现全班都是男生,一双双眼睛也正好奇地望向他。小立努力保持镇定,不露声色地坐了下来。

    “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打量着他,好奇地探究发生了何事。他心无芥蒂,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他本以为会遭遇异样的目光和歧视,却没想到,周围的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表示,那个欺负人的大人确实该打。在这个小圈子里,他仿佛找到了共鸣的知音。原来,大家多半都是因为曾受欺压才选择了反抗。是啊,他们或许家境贫寒,或许对读书兴致缺缺,或许性格憨厚,但这些都绝不能成为他们被欺凌的借口。

    就这样,十几个孩子紧紧团结在了一起,小立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领头羊。为了防范毕业后再次遭受欺辱,他们利用体育课锤炼体魄,更自发地学习武术。虽然他们的招式并不标准,却极具实战性。他们深知,唯有自己变得更强,才能在未来免受欺压。毛主席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至理名言,在他们心中成为了永恒不变的信念。”

    三年的工读学习生涯已落下帷幕,同学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早于他挥别校园,有人在他埋头苦读时才踏入这个世界。而小立,在离开工读学校的那一刻,并没有选择继续回正常学校读书,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米镇的路途,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

    小立深知自己没有学历也没有文化,工读学校的经历在他人生道路上是一个洗不净的污点。然而,他并不气馁,也不挑剔。对于他而言,一份工作无需多么光鲜亮丽,只要不怕吃苦、不遭人白眼,不受人歧视,还能让他学到一技之长,便已是心满意足。

    “在米镇这个热闹的地方,小立经过熟人的引荐,满怀激情地开启了他的汽修学习新篇章。他天生聪明伶俐,头脑灵活,再加上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精神,使得他在汽修这门技艺上如同得水的鱼,进步可谓神速。

    每当有锤炼技术的机会摆在面前,小立总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师傅只需在一旁稍加提点,他便能迅速心领神会,手艺日益纯熟。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即便师傅不在身旁,小立也能镇定地独当一面,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

    那些在外人看来或许并不简单的修理任务,小立也毫不胆怯地接手。他每一次都能以出色的表现完成任务,这种稳扎稳打、勇往直前的态度,让人不得不由衷地为他的飞速成长和显著进步感到无比的欣慰。”

    “那天,一辆捷达威风凛凛地驶来,要知道,那时候的捷达可是身价不菲,足足二十多万呢!这可不是普通人家能随便拥有的座驾。老板一看来人,脸上立马堆满了笑容,热情地迎了上去。他介绍说,这是米镇开饭店的沈老板。别听是饭店就以为是个小打小闹的地方,人家这可是全镇最大的牡丹餐厅,名气响当当的。

    跟着沈老板下车的,还有他的姑娘丽丽。这姑娘虽才十五六岁,但在米镇可是个人物,长相平平,大鹅似的小眼睛,薄嘴唇,说话还用鼻腔发音,谁要是稍微勾勾手,她说不定就跟谁走了。丽丽一下车,眼神就直勾勾地盯上了小立。小立那年十七岁,个子已经窜到了一米八多,长得是眉清目秀,透着一股子书卷气。再加上那宽阔的肩膀,又流露出几分武人的英挺气质。说实话,有时候“美貌”这种东西,还真不一定是好事呢,太容易招惹是非了。

    丽丽显然是被小立深深吸引住了,她看了小立好一会儿,脸上虽没什么表情,但心里肯定是翻江倒海了。修完车后,她就跟着她父亲离开了,不过那频频回望的眼神,可是把小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然而,自那之后的第二天起,丽丽便日复一日地踏入店里,每次都不曾空手而来。她携带着各式美食与日常用品,那架势,仿佛已将自己视作小立的亲密伴侣。小立心中无奈,试图劝退这位热情的过客,他轻声道:“丽丽,你还是走吧,我还年轻,真的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我对你也不感兴趣。”但这句话语,却似乎反而激发了丽丽的斗志。她来得更勤了,或许在丽丽眼中,那难以触及的,才是真正的心之所向。面对丽丽这般的死缠烂打,小立终是无可奈何,感到束手无策。

    “阴雨绵绵的日子,修车的生意略显冷清,师傅们纷纷选择雨休。店内,伙计们摆上了饭桌,沉浸在扑克牌的鏖战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突然,一阵摩托车“嗡嗡”的轰鸣声划破了这宁静的氛围,透过朦胧的玻璃门,只见淅沥的雨中,一辆黑色摩托车以漂亮的漂移旋转半圈,潇洒地停在了汽修店门口。

    拉门一开,一个黄毛小子现身,脚蹬一双洁白无瑕的小白鞋,身穿吊腿裤搭配花背心,手里摇着钥匙,一步三晃地走进了屋内。“谁是小立?”他嘴角挂着一丝不屑,环顾四周。小立早在摩托车轰鸣声响起时,就注意到了这位来势汹汹的黄毛,看这架势,分明是来找茬的。

    “我就是,有什么事吗?”小立稳稳地将扑克牌放好,站起身来,不卑不亢地迎向黄毛审视的目光。“知道丽丽不?那可是我女朋友。”黄毛左手夹着烟卷,右手抬起,拇指霸气地指向自己的肩膀。

    “嗯,是有个叫丽丽的姑娘来过。”小立保持平静,他可不想因为这点小事给老板惹麻烦,毕竟这份修车学技术的工作来之不易。“你以后离她远点,能不能做到?”黄毛斜着眼睛看着小立,眼神在小立的脸上徘徊,似乎在等待一个满意的答复。

    “我保证,我绝对没有半点想法,以后只要她不来找我就行。”未满十七岁的小立努力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显得成熟稳重。“什么意思?难道是丽丽主动找你?你他妈别给我装蒜!”黄毛显然觉得丽丽的主动让他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谁啊?在这里干什么?”就在这时,老板回来了,他一声呵斥,让黄毛气焰顿消。毕竟黄毛还只是个孩子,“后会有期,江湖再见。”他撂下一句狠话,转身离去。“

    “那段时间,香港电视剧《古惑仔》的主题曲在大街小巷回荡,仿佛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它的旋律。电影院也热映着这部片子,让无数未经世事的少年观众心潮澎湃。看完电影,他们仿佛被注入了炽热的血液,激动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些行走在街头的‘总瓢把子’。不管遇到什么事,他们总喜欢模仿古惑仔的口吻去说话、去处理,觉得这样才算是真正融入了那个热血沸腾的江湖世界。”

    夏夜八点,天色尚未彻底沉浸于黑暗之中。小立轻手拉下卷帘门,宣告一日的劳作告一段落。他的住所近在咫尺,只需五分钟脚程,在这个小镇的转角即可抵达。然而,命运的转角却常常隐藏着意料之外的遭遇。

    小立刚刚转过街角,便撞见黄毛与三名手持棒球棍的男子,显然是在等候着他。黄毛带着几分狠劲开口:“让你离丽丽远点,怎么,兄弟,耳朵不好使了?用不用我帮你通通?”那话语中的“啊”字,仿佛是从嗓子深处挤出的威胁,盘旋在空气中,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小立心中喊冤,他从未与丽丽有过任何交集,甚至对她心生厌恶。然而,如何才能让黄毛相信他的清白呢?“我再说一遍,我真的不认识丽丽,也不想认识她。你也不用再找我了。”小立字字恳切,试图化解这场误会。

    但黄毛哪里肯信?他眼中闪过一丝凶光,恶狠狠地说:“你他妈的得了便宜还卖乖?兄弟们,给我打!”话音刚落,几根棒球棍便破空而来。小立见状,立刻转身就跑,心里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

    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小立很快就被逼至绝境。眼见无路可退,他猛地冲向看似最弱的一个对手,奋力夺过棒球棍,然后紧紧抓住黄毛,开始猛烈反击。这些年来,他在街头摸爬滚打,早已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打架技巧:当面对一群敌人时,抓住其中一个往死里揍,方能震慑其他人。

    于是,在这场混乱的交锋中,小立与黄毛皆未能幸免,纷纷挂彩,他们的面庞被鲜血染上了一抹妖异的红。小立虽然显得狼狈不堪,但那双眸子深处,却流露出一抹深沉的无奈,仿佛在说,他本无意卷入这场纷争,却又不得不战。他心中真的充满了疑惑,为何这些人就是不愿相信他,为何还要苦苦相逼,对他步步紧逼呢?

    他多么想大声质问,但话到嘴边,却化作一声苦涩的叹息。在这场混战中,小立与黄毛的命运似乎被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小立被动得承受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而他们的面庞上那抹鲜艳的红,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也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心中的无奈与不甘。

    小立深刻地意识到,修配厂已经不再是他的容身之地。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慌乱,急匆匆地赶回宿舍。来不及多想,他赶紧洗去身上的血迹,换上了一套干净的衣服。随后,他匆匆收拾起简单的行李,一刻也不敢耽搁。在夜色中,他踏上了回家的路,决心连夜步行,还好夏天也要虽然凉爽一些,除了让人瑟瑟发抖,其他都还好说,二十几里路,说来并不算近,但是无论多远,除了家他不知道能去哪。

    “幸而今夜是满月之夜,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在庭院,清澈透亮,恰似苏轼的意境,亮如白昼。然而,小立却沿着国道独自归家,对这样的月色并无太多喜爱。时而,车灯扫过一段路面,他却不喜这身后或迎面照来的灯光,仿佛将自己置于众人注视之下。他此刻正在‘逃跑’,心怀忐忑,不知这次自己的妥协是否能让黄毛停下那漫无边际的猜测,是否还会再次被追寻。他期望这场无端的灾祸能因自己的怯懦逃避而彻底烟消云散。小立低着头,脚下二十里的归家之路,显得如此漫长而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