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雨露
繁体版

第十二章

    老三哪,你家那老儿媳妇也太飞扬跋扈了,你得说说,这样让人家笑话啊?二奶右手握着长牌,左手慢慢的捻开,微微抬眼越过牌尖瞄了爷爷一眼。

    嗯,我家的媳妇生来就那样,没来到咱家时候不就贼厉害吗?管啥啊,我看挺好。爷爷看着手里的长牌,慢悠悠的说,并未瞅一眼说话的人。

    你看小义脸皮薄,那小义媳妇人且百众的就敢号唠他,“就是,昨天我路过你家去场院,就看见小义被数落呢”,没等二奶说完,她家的大姑抢过话接着说,“三叔啊,你是不知道,这外边咋说的啊,哪……”,“行了”,没等大姑说完,爷爷已经面有愠色,老太太和闺女看见爷爷生气了,心里美滋滋的,趁热打铁的说:“你看生个老大是闺女,生个老二也是闺女,般等般的,东头红军,西头尹家,都生个小子,你可知道啊,这生闺女一生一张桌啊,就这一天天还管着自己老爷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二奶摩挲了一把脸继续看着手里的牌。另外两个牌友只是催促着快点打牌,别说没用的。

    叉三条,爷爷专心的打牌,没再说话,“三叔,前后屯谁不磕碜咱家啊,说倒反天罡”老董大姑嘴不停的说。因为大姑父姓董,也因为这一个村叔叔,大爷,姑,姨太多,所以都是加了个姓氏叫着。

    啪,爷爷把牌一扔,“我家媳妇就是厉害,不用你们瞎畜畜,还有秀枝啊,你都嫁出去了,就管好自己得了,有那功夫管别人,自己悟点正道,还能少挨点打”,爷爷说完呼的站起来,划了划了衣服,下地趿了着鞋,边走边提,“我把话留这,以后谁也不许在我跟前说我儿媳妇的不是,更不要没事嘎得牙,”临要关门的时候留下了这句话。二奶气的牙根直痒痒,“你看看我哪说错了,这老三还不愿意了”,她跟着那两个牌友唠叨,缓解一下因为爷爷摔牌走后产生的鸦雀无声的尴尬。

    同时在高富路家的上屋,一群女人正在东家长西家短的扯老婆舌,“我看哪那大眼睛可真不行,总次打小义,现在都成了一把手了,也不给老爷们留面子啊”黄三嘴的媳妇不停的磕着瓜子,还不耽误唠嗑,瓜子皮就如同变戏法一样,刚刚放进去,嗖一下就飞出来了,方圆半米以内都是她的战场。“可是呢?小义太怂了,他家老爷子也不管管?”三来子媳妇配合着说,眼睛不时的看向大门口。“我看哪,快了,三爷也快管了,大眼睛太不上线,就是这不上线三爷不管,那都生两闺女了,三爷那么重男轻女,脾气还能好啊?”郭胖子媳妇一边呲牙咧嘴纳鞋底一边说,时不时的把锥子在头上划两下。“别说别说了,三奶来了”三来子媳妇首先看到了奶奶的到来,大家都闭了嘴。高富路家在我家东侧隔了两家,与四大伯家一趟垓,从我家东侧,就是四大伯和周大伯家专属的道路以东,一直到东侧南北向的主路以西,是生产队的场院,用来打谷子,辊黄豆,或者村里有个大事小情说事的地方。高富路家虽然困难,但是很招人,大家冬天下晚但凡空闲都愿意来坐一坐,天暖和就在场院坐,这可能是村里的信息中心了。奶奶每天都来,这是奶奶的娱乐项目。“你们说啥呢?”奶奶意识到她们说的事情跟自己有关,精明的奶奶并没有装糊涂,而是点到为止。“三奶你看看那王怀忠还在那点灯熬油的看书呢,也不见跟谁说个话啊”黄三嘴媳妇,用下巴颏冲着满是橘黄色灯光的下午比划了两下。“跟我老舅好”三来子媳妇说。“我看有时候就找我老舅唠嗑啊”,她继续说到。“嗯,我家小义也不爱吱声,两个蔫巴人整一起正好”奶奶打趣的说。“你家大伯哥的儿子福生是不是也快结婚了?”奶奶转移了话题。

    母亲凭着感觉也知道这群女人的羡慕嫉妒恨,可总不能为了她们,让父亲上演一场打媳妇的戏吧?再说她们也就是背后嘀咕,自己总挨揍,所以希望别人也一样,总是怕别人比自己强,母亲也没太在意。

    可老天偏要跟她对抗,与大姐年龄相仿的男孩居多,与二姐年龄相仿的也是男孩居多,基本上是这么个情况,母亲生个闺女,随后邻居生个儿子,就说大舅家吧,福吉大哥比大姐小一岁,利子二哥比二姐小一岁,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这是太眼人了。还好二姐生下来,一看就是美人坯子,用爷爷的话说:“我活这么大岁数,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尕娃子”,爷爷用他走南闯北学的一知半解的方言夸奖并炫耀着。每次爷爷或者家里人夸奖二姐时,奶奶都会说:“不好看啊,谁家孩子不这样,以后不许这么夸”。漂不漂亮奶奶当然知道,只是老话说了,自己孩子自己不中夸,容易长毛病。而且有些老人,自以为知道的多,会说:“这孩子这么漂亮,可得看住啊,要不认个干妈吧”,这么漂亮可别是仙女。在农村,总有些离谱的传说,漂亮的孩子都是天上的花姐,过不了十八岁就会回到天上去。奶奶经历太多的丧子之痛,不想这种痛楚在孙子这辈还在延续,所以怕极了。

    农村妇女是没有几个有家庭地位的,有的男人在门外懦弱无能,在家里却是一把“好手”,轻则是骂,重则是打。就如东屯的李春媳妇胖丫,那媳妇长的人高马大,李春个子不高,还瘦小,有个刁钻的婆婆,还有一个不奸不傻二虎巴登的老公公,只要婆婆一句话或者一个眼色,李春就能动手,也敢动手,开始时候李春一个人打,有时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间长了,他爹就帮着打了,打人一定是使人上瘾的,所以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揍啊,总是听到从他家院墙穿过来的如同杀猪般的号叫,“黑天你骑我,白天你爸骑我”,胖丫的这句绝望的嘶喊传遍了十里八乡的旮旯胡同。有人就冷嘲热讽的说多亏一身肉,否则一般人都扛不住。

    胖丫没有像她的婆婆等到熬成婆婆的那一天,就自杀了,从一身大红喜服迎进门到盖着白布抬出去,也就两年,当初的唢呐欢庆的声音和氛围还袅袅盘旋萦绕。自己娘家知道闺女挨打,觉得都是正常,过两年就好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胖丫熬不住也挺不了了。最后悔的是她婆家,胖丫的死不但减少个劳动力,本就一贫如洗的家,没有能力再娶媳妇了,何况除了后妈谁忍心自己亲闺女跳入火坑。胖丫什么也没有留下,甚至没有惋惜,只是她的死提醒了那些打手,要掌握好力度,有尺度有分寸,否则费钱。

    那个年代母亲的家庭地位遭到全村女人的羡慕,嫉妒,恨。接二连三的姐姐们的到来,也使母亲担心起以后的生活,母亲常说:“找个啥样的都行,就别找个羊毛丁啊”。“羊毛丁”就是总打媳妇的男人。

    母亲在炕上剪着鞋样,父亲坐在炕沿边眼巴巴瞅着母亲侍弄给他做鞋的家把式,期待着一夜就能把鞋做好。冬日橘红的晚霞,穿过层云,照在我家那幢风烛残年的老房子,屋子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