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不再错过
繁体版

第10章 神奇的大脑记忆

    宋明辉走到五号考场集合处的时候,冯达已经蹲在地上抓石子玩半天了。

    “你和那几个家伙聊啥呢?”冯达不解的抬头问。

    “一些江湖往事而已。”宋明辉故作感慨。

    拍了拍手,冯达站起来,一脸嫌弃的样子说:“体育棒子,不好好学习,就会跑步、蹦高的,还总欺负人,掐半个眼角看不上他们。”

    宋明辉理解他,他也曾被这些人欺负过几次,但还是耐心的解释道:“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体育生,不培养体育人才,谁在运动场上为国争光呢?他们欺负人确实不对,我们要敢于反抗,但不能因为几个人就否定一群人。”

    “哎呦?”冯达一脸惊讶,“变得挺快啊?以前你跟我骂他们的时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变化是痛苦的,但变化也是极其必要。”宋明辉拿腔作调道。

    冯达装出一脸恶心的表情,“你太肉麻了。”

    铃铃铃......

    考试预备铃响起,队伍再次集合,这时宋明辉才远远的看见,凌玲和几位女同学从外面进来,走进了一号考场的队伍里。

    宋明辉自嘲,早起只是自己的一相情愿罢了。他和她之间,隔了三个考场的距离,看起来有点远啊。

    考场里,同学都在等待着卷纸的发放,和语文一样,英语在前世的高中时期也是宋明辉的弱项,几次模考成绩都在95到105之间晃悠。

    这次的监考老师,换成了两个低年级的班主任,并不认识,二人正埋头数着卷纸。一些彼此相熟的同学在交头接耳,大多是在猜测这次的英语作文会是哪方面的内容?

    宋明辉直直的坐在那,没人和他搭话。一来,他本来就是个比较内向的人,熟人就不多;二来,熟悉的人也都不相信他会给出英语作文的正确预测。

    对于这次英语考试,宋明辉的期待一点都不比语文差。他大学时四、六级都过了,准备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工作后也坚持阅读《政治学人》《科学霉国人》这些外文杂志,偶尔还会听听英国BBQ的电台广播,以这种实力去应对2004年的高考英语试卷,绝对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他又忍不住开始了算分。

    如果语文和英语能提高个五、六十分,数学、大综合保持稳定发挥,整体排名一定会大幅度上升,不敢说能一次性挤进前三十的第一考场,去个二考场不是个问题吧?

    他满怀信心的从老师手中接过卷子,快速从头翻看到结束,嘴角对又有点忍不住上扬了。

    “哈。”

    这也太TM简单了啊。

    当他发现所有人都看他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又得意忘形了,对两位老师点头表示歉意,轻咳几下后赶紧低头,等着广播里的听力试题。

    随着喇叭里传来英文朗诵,英语考试正式开始了。

    宋明辉歪着头,一边听、一边感慨,多简单的对话、多慢的语速、多清晰的发音、多没深度的问题、多直白的答案啊!

    很快,他便写到了最后一道题,作文。

    题目要求写一封信,去告知自己一个外国朋友“学中文、唱中文”比赛的事,不少于100个单词。

    小case啊。

    刷刷点点,宋明辉开始动笔。

    昨天就坐在旁边的一个外班同学白了他一眼,一脸“就显摆你快,你就装吧”的嫌弃。

    本不打算刺激你们的,还敢白眼翻我?宋明辉加快了速度,在距离考试还有四十二分钟的时候,抖一抖卷子站了起来。

    “我擦。”

    “疯了吧?”

    “等着英语老师干死他。”

    “傻缺。”

    考场顿时陷入一片嘈杂,这种情况在20号往后的考场里可能有,可前十考场的学生几乎都不会这么做。就算无法改变的成绩,给英语老师留下个用功的印象,未来也好相见呀。

    这宋明辉是真不想好了。

    就连两个监考老师都是一脸诧异,看傻子似得看着他。

    “交了?”其中一位男老师语气透出了不满。

    宋明辉只是点点头,卷纸往讲台上一放,扬长而去,哪管飞来的那一个个白眼。

    ……

    今天宋明辉没让那些小贩失望,他走到铁板炒饭的摊位前,“来两份鱿鱼炒饭,一份先炒了,另一份我告诉你再做,每份加一个蛋、一根金龙肠。”

    “好嘞。”小摊主乐呵呵的准备着,眼睛还有意无意的瞟了其他几个摊位几眼。

    在前世偶尔对高中怀旧的时候,学校门口的炒饭也在其中,如果不是昨天冯达给带了卷饼,他早就吃到这一口了。

    端着炒好的饭,他走到昨天冯达等他的大树下,地下捡了一块方砖垫在屁股底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一群商贩,一个学生,形成了一幅很有对比感的画面。

    大概距离考试铃响起还有五分钟的时候,宋明辉才让小摊主把另一份炒饭做上,冯达接手的时候还是热乎乎的。

    冯达看着那一大堆排队的家伙,表情满足到了极点,昨天的卷饼没白给他带。

    “咋又早交卷,你是要疯?”冯达嘴里塞得满满的,说话声音都不清不楚的。

    宋明辉还是那套话,“我英语也就这水平了,会的就写,不会的没有,磨叽啥呀?”

    冯达完全没听出来“不会的没有”这半句,就继续顺着自己的意思说:“话是这么说,但咱们得有个态度啊,板凳坚持坐到底,老师才叫对得起嘛。”

    “行吧,实在对不住英语老师了。这下午可就轮到你的强项了。”

    这冯达可来了精神,“那必须好好考,你不都梦到了我考上重点大学了么?”

    宋明辉点点头,他其实少说一半。重点冯达是考上了,却阴差阳错的进了法律系,等读大学时是“天天累成了狗,被导师损成驴”。

    只是在前世,自己的大学生活比狗都不如,反倒没觉得冯达有啥辛苦的。可现在嘛,啧啧,想想他到时候得多惨啊!

    见宋明辉若有所思、一脸高深的样子,冯达想问但还是止住了,知道了不见得是好事,坏了下午考试的状态可不值当了。

    虽然宋明辉夸“大综合”科目是冯达的强项,其实他自己也一点不差,生物、化学、物理那会学得是明明白白的。

    考场上面对试卷,他再次运起大脑记忆搬运之书,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试卷。

    在几天的考试里,他发现了自己大脑的一个秘密。

    如果考试内容是自己曾经比较擅长的部分,大脑会根据以往最好时期的记忆状态,整合出最佳答案,它无法保证全部正确,但至少一定是巅峰水平的最优解。

    而考试内容一旦涉及到曾经的弱项,就比如语文和英语,他就能主动的运用到大学以后获取的知识进行作答,二十年的积累自然要比他高中时期水平要好得多了。

    通过这样的优势互补,宋明辉如今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巨大的飞跃,曾经的弱项变成强项,以往的强项还能继续保持住,这就是他信心满满的本钱。

    所以,当他晚上到家,周佳在问他考得如何时。

    他将双手在胸前轻轻向外分开,嘴巴夸张得撅起。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