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圣徒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闻名卫国

    姬龄回到居住地,默默跟在姬龄后面的许多人,也完成了打探姬龄住处的任务。

    完成任务的他们默默记下姬龄的居住方位,并各自退去。

    此时的山早已在房子里做好饭,等着姬龄回家。

    待姬龄回来,山便上前向姬龄道:“主上,周围有许多人跟着您,可要我去喝止他们。”

    姬龄摇了摇头,:“他们跟着来,不证明我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现在只等着大鱼上门来就行了。”

    山是知道姬龄的计划的,他虽然不知道姬龄说得是什么,但他知道姬龄是他见过最智慧、最仁慈的人,所以他不需要知道太多,只需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比如这些天,他一直在朝歌四周散播姬龄的事,还故意引得一些不服的读书人上门找茬,于是今天便有姬龄这最后的谢幕戏。

    姬龄的计谋虽然在有心机的人看来破洞百出,但奈何一些也同姬龄打着一样的想法的人,想借揭穿姬龄从而并扬名。

    可以说姬龄即下饵,就不怕贪吃的鱼不咬钩。

    不过近来,由于姬龄等人并没有什么收入,所以他粮食和钱资也渐渐耗尽了。

    山不仅眉头一皱,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姬龄现在两人即将面临的问题,以粮荒。

    “主上,我们粮食快没了。”

    姬龄闻言,也是叹了一口气:“哎~想不到我们怎么快就没粮食了,何时我们能不在为粮食而发愁啊!”

    “主上,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等了,若三日后我们的计划还没有成功,那我们只能回游村了。”

    山闻言也不否定,只是低头默默无言。

    两人无话,姬龄稍稍吃了一些饭后,便将自己碗里的饭到给了山,并对他道:“山虽口里说,你吃过了,可是我也知道你是没有吃的。”

    “主上……”

    姬龄知道山的性子,他向来不会撒谎,只有一撒谎就会不由自主的眼睛乱瞟。

    山之所以这般做,全然是因为他一心向多省些粮食,好成全姬龄在这里等待,看看主上是否能够入仕成功。

    在单纯的山看来,只要姬龄入仕了,两人从此也就不用再过上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而且一旦在姬龄入仕成功,山就可以摆脱奴隶的身份,在姬龄恩赐之下,晋升为他的家臣。

    成为一个家臣,这就意味着山从此也可以成为一名士了。

    士!

    这是山一辈子都未曾想过的事情,此前的他还在山里躲避人们抓捕追杀,而在生死线徘徊。

    后来让姬龄为主以后,山只盼望姬龄能给他一口饭吃,后来山虽然发现主上虽然是一名贵族,可他确是十分仁慈。

    但凡有一口粮食,姬龄都会分予他一半粮食。

    如此仁慈的主人,山曾一度认为,这不过是姬龄伪装而已,可是后来,在两人快没粮食,姬龄竟然为他亲自制作了一批雪盐,而且还拿集市换了一大批粮食。

    这山不仅对姬龄产生了敬仰之情,而在姬龄获得粮食,他并未一味的受着的粮食,而是拿出找了借口发给没有粮食的村民们。

    如果说此前山只是想利用姬龄,那么自此以后,山对姬龄是只有彻彻底底的忠心与敬爱。

    山一味将粮食递给姬龄,姬龄却道:“山,你若当我还是你的主人便吃了它。”

    眼见姬龄发怒,山只能大口留着热泪,大口扒拉着饭。

    “山,三天!最多等三天,我们便把羊买了换些回去的干粮,回去了。”

    “可是主上,您还当卫国的官呢?您要是走了,那您的计划该怎么办?”

    “山,我们虽然制定了一些计划,可是你要知道,我们并不能控制事态想我们设想的那样去发展,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尽人事听天命!

    多么可笑的一句话啊!

    若是在以前,姬龄绝对不会相信世上还这一句存在的。

    但是现在,他深深认识到了,这是此时社会的现实。

    春秋,一个大动荡的社会,一个百家争鸣的璀璨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最残酷的时代。

    战争,贵族,奴隶主,那一个不是剥削的存在。

    姬龄光是在游村、封丘、朝歌的见闻,就已经让他的世界观重塑了好几次了,更何况这个时代,他还看见一些不过十岁的小娃娃,当在他的面,把奴隶的头砍下来插在树枝上的。

    就是因为这样,那几天姬龄一来做了好几个噩梦,梦见自己的头颅被人砍下来。

    没有安全感,这是姬龄来到这世界深深地感受。

    他自己知道,若是郑国在听说他经营的地方,变成一个能生金鸡蛋的膏腴之地,那么他的小命绝对不保。

    所以,没有武装,没有城墙,姬龄绝对不敢像其他不知死活的穿越者前辈们一样,胡搞瞎搞。

    你会做生意?

    好的!抢!

    你会炼铁?

    好的!抢了!

    你会制化肥?

    好的!抢了!

    你若不给,杀了就是。

    反正没有你,他们照样是贵族。

    这个世界绝不因为有你而不同,这是在阅读无数历史而得出的结论。

    东汉末年,诸葛亮以为有了他,三国也许会不一样,结果他死了,司马家活到了最后。

    所以姬龄想入仕,他想获得一个可以拥有一个合法的机会。

    在入仕以后,按照周制,姬龄会获封一块属于自己的禄田、封地。

    有了这块地,姬龄便是合法拥有者,谁也不能入侵他的领地,除了战争和谋逆,姬龄将可以在他的领地内行使一切权力,其中包括税收和颁布法令。

    姬龄也可以悄悄发展,但是在每年收取税赋之时,他绝对会查出来,然后被当地贵族抓起来处死。

    因为姬龄未经此地贵族同意,便擅自在他的土地耕种,这是对此地贵族严重的蔑视,这也是对礼法的严重践踏。

    就算人家用最严酷的刑法处死姬龄,旁人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这一点维护的是此时最强大的奴隶主们的利益。

    吃过饭后,姬龄与山只能早早睡去,毕竟两人没有蜡烛,只能借着火光,实在是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第二日,早早的,姬龄就借成晨光,早在院子炼起了剑术。

    虽然姬龄不会武术,但基本的拔剑、劈砍、撩刺,他还是会的。

    自从没有安全感以后,姬龄每日只能如此锻炼,好让自己有些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