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风华绝代
繁体版

第8章 我要拍电影

    8月底,《日落紫禁城》杀青,黄海滨拿到尾款离开剧组,把电话打到吴楷文家里叫他出去喝酒。

    “哟,我们大歌星来了!”

    黄海滨其实挺嘚瑟,当然是跟关系好的人才会这样,毕竟从小都是榜样,是同龄人中的焦点,开玩笑习惯了。

    毛孩也笑着说:“要不是在央视上看见你,我都快忘了当初你是靠一首歌过关的。”

    吴楷文扫了一眼,在座的还有卢方、于乐仙和张雪松。

    “我的副班长,难得见你出来呀”吴楷文打趣道。

    于乐仙和张雪松是表演系92级的正副班长,学生时代就配合默契,现在也走到了一起。于月仙的家庭情况很困难,之前一直怕耽搁了张雪松没敢答应,老张是靠着一颗热心把于大班长给追到手的。

    现在的于乐仙还没有接到“谢大脚”那个角色,不胖,穿的也不是电视里的大妈装。不过生活比较拮据,平日里攒到的钱都寄回去给她弟弟治病,两人在京城活得非常艰苦,毕业后的聚会很难看到他们一起出现。

    重活一次,吴楷文不希望两位老同学坚守二十年,好不容易等到身上的担子没了,可以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时却遭厄运来袭。

    吴楷文希望他们这辈子过得顺顺利利,他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忙。这不是施舍,而是由未来经历过的遗憾所促成的一种迫切愿心愿。

    同样的情况还有刘丹师姐,还珠第二部播出的时候香妃是那么的引人注目,谁又能想到隔年就出事了呢。

    重生后只想着改变自己是自私,吴楷文现在虽然还没有太大的能耐去,但帮助几位朋友的能力还是有的。

    张雪松年纪和大伙差不多,脸上却已经有了褶子,他露出一张笑脸,显得十分开心:“我那两部电影的演出费都结了,乐仙水浒的费用也结了,正好有空就出来,再过两天又要到地方上演出。”

    张雪松长相普通,还留着长发就更显老了。

    他现在已经出演了两部电影,一部《男婚女嫁》是政策工程项目,一部《小村无故事》是导演薅电影基金羊毛的烂片,可发挥空间有限,拿到手的钱也少得可怜,不过对于处于困难时期的两人来说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吴楷文沉默了一会才对张雪松和于乐仙说:“国庆之后,有空吗?”

    于乐仙说:“我没活,还在找。”

    张雪松则说:“我们现在有活就接,暂时没考虑到那时候。”

    卢方倒似想到了什么,略显不确定的问:“你是想……”

    吴楷文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说:“我在导演系的毕业大戏是舞台剧,至今都想拍部电影,等到了10月份,基本就攒够钱了。”

    拍电影?

    这下连黄海滨都投来质询的目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拍电影都是圈子里最高层次的存在。

    “什么题材?”

    一瞬间,所有人都盯着吴楷文,各有所思。

    不是大伙看不起小成本电影,毕业一年,经过各种社会摔打,可以说除了黄海滨,大伙都在为生存奔波忙碌到焦头烂额,开始注重投入产出比,追求效益最大化。

    也就是说如果成本低、剧本又一般的话,看着同学的份上会答应帮忙,甚至低片酬,但可能不会演得那么上心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他们都已经离校,再怎么为了艺术追逐梦想也得先填饱肚子再说。

    吴楷文在众人的瞩目下说道:“一部黑色喜剧,多线平行叙事,拍摄地点在山城,预算500万。”

    咕嘟!

    500万?!

    冯钢炮的《甲方乙方》总投资才400万,这个月中旬才开拍,还上报了,大伙都在京城,对这事也算了解。

    现在可不比将来,这时候拍电影的成本过八百万都是大制作,陈大导的《荆轲刺秦王》那种上亿投资对绝大部分演员来说是梦里都不敢想的事,所以演员们一旦接到百万投资的电影,几乎都没什么犹豫的。

    黄海滨都惊了,瞪大了眼睛问:“500万,你上哪拉的投资?”

    “这个先甭管,下个月你们就知道了。”

    吴楷文摆摆手说道:“总投资就那么多,所以我估摸着大家都熟,赏个脸,我这边片酬能省点是一点。”

    “哈哈!”

    张雪松和毛孩最先笑了出来,不过于月仙和卢方两个的姑娘还是细心察觉到这是吴楷文不想让大伙以为这是他在送人情。

    卢方认真的说:“你没有摄制团队,得先攒一个剧组出来,然后我们再说说剧本和角色的事。”

    吴楷文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剧组最多九月初就能敲定。倒是卢姐你对行业越来越门清了,跟着胡师兄没少见识吧。”

    卢方红着个脸,末了又扮出一副凶相:“是你没说清楚,我在帮你提醒大伙,你还埋汰我。”

    “是是是,是我不对”吴楷文急忙举杯,向卢方赔罪。

    散场后,又是坐着黄海滨的顺风车,现在的京城只有东三环在早晚高峰容易堵车,感受着黄海滨狂野的油门,桑塔纳飞驰在首都的街道上,吴楷文不由得抓紧门内把手,说:“悠着点啊,酒驾呢。”

    黄海滨咧着嘴笑道:“这不才两瓶啤酒嘛,真喝多了我也不敢开。”

    吴楷文只好说:“咱的大把青春,大好前途全都拴在你的油门上了。”

    “大家都有前途”黄海滨忽然转过头,问:“老实说,你上哪弄的资金?”

    “下个月我要出专辑了,9月17号。”

    对于黄海滨,吴楷文倒不怎么藏着掖着,虽然上辈子毕业后的几年两人的发展天差地别,当古装武侠剧式微后黄海滨无戏可拍,有段时间两人简直是难兄难弟,没少一起喝酒消愁。

    吴楷文继续解释道:“我和唱片公司有协议,到国庆结束的时候要是能卖出80万张,他们就先垫付我500万,然后专辑超过100万的那部分盈利,我的唱片总收益占比从25%降到24%,全当提前分账的利息。”

    黄海滨也有歌手朋友,多少知道点行情,他在脑子里简单算了算。

    正版CD30到40块钱一张,正版DVD是15到18块一张,正版磁带10块一盘。而唱片的铺货价格也其实很便宜,一张不到五块钱,多了价格还能降。

    一张正版CD在扣除销售商那部分利润后,分到制作发行方手里的回款大概在12到18块钱左右,卖得越多成本摊得越低,要是能卖上个三五百万张,一张的利润能涨到20至22块。

    现在先取个中位数15块,40%就是6块,卖出80万张能到手480万。

    想法是很美好,只是……

    黄海滨有些不可置信的说:“半个月卖80万张,还正版,这不大可能啊!还有,你什么时候弄了张音乐专辑?是上央视唱的那首?”

    吴楷文呵呵笑道:“全是新歌,上个月初开始写的,和写电影剧本是同一时间,已经交给中唱压制碟片了。剧本提交审核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到9月初应该就会有结果,你还是祝我的新专辑能大卖吧。”

    黄海滨摇摇头,把车停在京城歌舞团大院的门口,“怎么感觉你毕业之后像是突然变了个人一样,那么拼。”

    “不想将来回忆时有遗憾罢了。你回吧,开慢点!”

    吴楷文下车,目送黄海滨绕过转角后也回家了。

    今天说找同学们拍电影倒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吴楷文要拍的是《疯狂的石头》,小成本,高回报。作为文娱重生必抄的经典,上辈子原片和各类解析视频看过无数遍,优点和缺点都记得相当清楚。

    同样是重生必签的宁昊下个月9号才满20岁,刚到京城读书。而且《两杆大烟枪》也在拍摄当中,《偷拐抢骗》更是连影子都没有,宁昊根本没地去借鉴,更何论拍摄。

    按上辈子的节奏,《两杆大烟枪》会在明年才上映,吴楷文想赶在贺岁档公映,妥妥的开宗立派祖师爷。然后和冯钢炮的《甲方乙方》碰一碰,把贺岁档炒起来。

    出专辑不过是为了打开名气和快速筹钱,拍电影才是演艺圈的终极梦想,吴楷文同样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