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开始:历代华首陆续降临
繁体版

184、安史之乱

    王莽又轻了一声。

    众人立刻明白,后面有更大的瓜。

    秦始皇:“李隆基,‘开元盛世’之后呢?”

    李隆基:“呃…这个之后…”

    开创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前后判若两人。

    公元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处死。次年,改立李亨为太子。

    单是听到这里,李渊就已经忍不住了。

    上前直接来了两个大逼斗:“混账!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一杀杀三个!”

    李世民等人面面相觑,脸色也是一下子难看起来。

    李隆基畏畏缩缩接着说。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听人说武惠妃的儿子,也就是他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琩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

    于是不顾什么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李隆基对她相当宠爱。

    听到这,宫殿里、宫殿外的所有人,眼前齐齐放光,这瓜是真踏马有意思。

    李世民给弟弟戴绿帽,李治给老爹戴绿帽,李隆基给儿子戴绿帽,大唐老李家简直666啊!

    杨贵妃万千宠爱于一身,李隆基也开始了‘从此君王不早朝’。

    政务交给了李林甫,搞钱交给了杨国忠。在这两位奸相的作用下,大唐由盛转衰。

    整个朝堂声色犬马、暗黑腐败。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太子李亨处处小心谨慎,但架不住奸臣李林甫的各种陷害。

    一度离了两次婚,一个是太子妃韦氏,另一个是姬妾杜氏。

    公元746年,李林甫病逝。李亨长舒口气,李亨少了一个政敌,但是继任宰相的杨国忠在清算李林甫的同时,依旧针对李亨。此后,李亨与杨国忠明争暗斗,度过了几年貌似平静实则险象环生的时光。

    此刻宫殿里的人听着李隆基和李亨二人同时诉说,跟听相声似的。

    王莽:“好一个基哥父子相声,越听越得劲~!”

    刘邦:“好久没吃到这么有意思的瓜的了。”

    秦始皇:“接着说。”

    公元755年。

    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二人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次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都城长安。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

    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心说: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必须得有人出来担责。

    于是他们杀了杨国忠,又逼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

    而后李隆基和李亨兵分两路,李隆基向南逃到成都,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

    公元756年,李亨在灵武即帝位,尊李隆基太上皇。

    李亨还是有些本事的,但不多。

    即位后开始发动了反攻之战,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等失地。

    与此同时,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也由成都返回长安,当起了自己枯燥无味的太上皇生活,不再过问朝政。

    公元759年,相州,安史叛军与唐军展开鏖战,李亨为了防范武将而不设元帅,只派宦官鱼朝恩监军,鱼朝恩啥也不懂,胡乱指挥,致使唐军大败。

    完了鱼朝恩还推卸责任给唐将郭子仪身上,李亨不明是非,直接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

    在李亨无条件信任宦官,又额外提防武将之下,宦官势力日益嚣张。

    同时又宠信张皇后,纵容她干预政事。到后来,导致李亨想去探望自己老爹李隆基,身体咋样了。都受制于张皇后的权势而不能去。

    公元762年四月,李隆基嗝屁,李亨也病危。

    太子李豫很有威望,张皇后因为担心这小子上位后,自己地位不保。

    于是准备密谋将其废除。

    但万幸,这消息被人告知了李辅国,李辅国心说这还了得。

    于是立马派兵将太子李豫保护了起来,并率兵将张皇后等人捉拿囚禁。

    张皇后惧太子李豫“功高难制”,暗中把越王李系召至宫中,阴谋废立太子。

    这一晚,注定是一个不安的夜晚。

    当夜,李亨病逝,时年五十二岁。

    讲述完后,此时天色都已步入了黄昏。

    李隆基和李亨二人低着头,没有再说话了。

    李世民突然上前,一脚踹在了李隆基身上。

    “开创了盛世你就了不起了,是吧!你就不能保持下去吗,大唐险些亡于你手!”

    李渊摇头叹息:“险之又险啊,还请始皇发落吧。”

    秦始皇饮了杯茶,今天这瓜管饱了。

    “李隆基开创千古盛世,其功之大。但…唉…功过相抵吧,不罚。至于住所…”

    黄帝开口道:“父子二人都安排中等房吧。李隆基从次日起加入主力军队伍。”

    黄帝都这么说了,没人反对。

    孙亮这时自觉上前,随后领着李隆基和李亨离开了宫殿。

    众人也随之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