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开始:历代华首陆续降临
繁体版

146、孝顺

    次日。

    一声龙吟再次响彻,仅隔一日,新皇又来。

    如今天下的局势,众人倒也不觉得意外。

    所以秦始皇也暂时打消了出城的想法,毕竟意义不大。

    反正现在围城龙珠足够多,可以适当浪一下,无伤大雅。

    此刻就见天空上写:

    北朝-东魏第一任皇帝

    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24年—公元552年)

    西魏的第一任皇帝刚来,东魏的第一任还真是紧随而至。

    属于拓跋家族,所以还是拓跋珪等人上前与之解释后。

    再将其领到了秦始皇近前审判。

    以前人不多,倒也没去在意。现在倒是逐渐形成了新皇到来的第一个流程。

    宫殿内还是站着或坐着不少人的,毕竟吃新皇瓜已经成了围城日常娱乐中,仅次于看电影的事。

    有时甚至比看电影还精彩。

    元善见有些惶恐的朝秦始皇跪拜下来:“后世元善见,拜见始皇帝。”

    “起来吧,与大家说说吧。”

    “是。”

    元善见乃孝文帝元宏的曾孙。

    十一岁时被高欢拥立为帝,建都邺城。

    由于权臣高欢之前未能和孝武帝元修搞好关系,所以高欢为自身名声考虑,对待新任皇帝元善见一直非常地恭敬,让元善见享受了十几年风平浪静,荣华富贵的皇帝生涯。每次陪侍宫廷宴会,高欢经常跪在地上给元善见祝寿;元善见外出时乘坐在步辇上,而高欢则小心翼翼地手捧香炉,步行跟在他的身后。高欢的臣子们见状,也学着高欢客气地对待元善见。天平四年(538年),元善见想要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起初多次推辞,但元善见坚持己见,兴和元年(539年)五月,元善见如愿以偿地迎娶了高欢的女儿为皇后。

    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其长子高澄承袭父职,继续把持东魏朝政。起初,高澄和元善见的关系还算友好,高澄为世子时,迎娶了元善见之妹元仲华为妻,元仲华生下高澄的儿子高孝琬后,元善见亲自到高澄的府邸为他恭贺,并大手一挥拿出上万匹锦缎的重礼赏赐给高澄夫妇,再加上权贵大臣们的一些赠送,这些礼物竟然多到堆满了十间屋子。等到高澄接替高欢的位置后,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元善见的关系日益恶化。高澄后来逐渐觉得,东魏是高家打下来的,皇帝也应该姓高。高澄的目的,是要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

    武定七年(549年)四月,高澄趁“侯景之乱”,攻陷了萧梁不少城池,孝静帝元善见封高澄为相国、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八月的时候,高澄被厨子兰京及其同党所刺杀,然后兰京等人又被闻讯赶来的高欢次子高洋斩杀。

    公元550年,被迫禅位于齐王高洋。

    emmm…没错,东魏就他一个皇帝。

    可悲,元善见是个心怀大志,世人赞叹有孝文帝元宏的风范,颇得朝望的皇子。但手无兵权,最后只能沦为高欢父子手中的傀儡皇帝。

    紧接着,高洋建国“齐”,史称“北齐”。

    元善见随之被高洋给毒杀,时年二十七岁。

    听罢之后,元宏等一众拓跋皇帝皆是神情麻木。

    元宏:“全都是傀儡皇帝…踏马的全是傀儡皇帝!”

    拓跋焘:“焯!等高洋来了,我要将它碎尸万段!”

    黄帝:“行,我给你这么个机会。”

    拓跋焘读懂了黄帝的意思,点了点头。

    秦始皇没什么想说的,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些傀儡皇帝们只能说命不好。

    直接交由孙权去安排了。

    …

    两天后。

    一声龙吟响彻,新皇到来。

    就见上写:

    北朝-西魏第二任皇帝

    魏废帝——元钦(公元525年—公元554年)

    “是我长子。”

    元宝炬喊了一声,快步朝其而去。

    拓跋家的人也都纷纷而去。

    一刻钟后,众人将其带到了秦始皇和刘邦近前。

    刘邦:“说说你的情况吧。”

    元钦:“是。”

    元宝炬死后,长子元钦即位。

    但元氏皇权早已名存实亡,元钦不甘心做傀儡皇帝,于是罢免宇文泰丞相官职,并暗中授意尚书元烈谋杀宇文泰。

    然而,计划泄露,被太师宇文泰毒杀。

    时年三十,在位两年半。

    听罢之后,元宝炬红着眼眶上前,拍了拍元钦的肩膀。

    “儿啊,你已尽力。”

    元钦红着眼眶,跪倒在元宝炬面前。

    也没有再说什么,起码他尝试过反抗了。

    随后,元钦便交由孙权宿管安排了。

    …

    又是一声龙吟响彻在了围城上空。

    果不其然啊,众人没有一丝意外。

    如今天下又是三分,比之南北两朝时来皇帝的频率更高了。

    这也是秦始皇没有急于出城的原因。

    众人抬头,就见上写:

    南朝-萧梁第四任皇帝

    梁元帝——萧绎(公元508年—公元555年)

    南边上一个来的是萧梁第二任皇帝萧纲,这是又跳了一个。

    萧绎看了一下四周,两只眼睛都能看见东西了。

    一刻钟后,众人将其带到了秦始皇和刘邦近前。

    萧绎解释了自己与上一任皇帝的情况。

    萧梁第三任皇帝是萧栋,候景手中的傀儡皇帝,在位不满一年。

    不过萧栋是萧统的孙子,因为萧栋即位后,追封自己的爷爷和老爹为皇帝。所以这才能让萧统破例来此。

    侯景之乱爆发时,手握强兵的萧绎在荆州选择了无视,直到自己老爹萧衍活活饿死后,他才开始了动兵,欲夺皇位。

    真是哄堂大孝啊。

    萧绎为了皇位,对兄弟子侄是杀的杀,撵得撵。解决完后开始讨伐侯景,战局逐渐扭转。

    驻守岭南的又一狠人,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于公元552年收复建康。

    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自此,侯景之乱结束。

    萧绎随之在江陵即位,两年后,西魏兵伐,城陷人亡。

    关键这家伙死之前,还将所藏图书十余万卷全部焚烧。

    听罢之后,秦始皇和项羽神情都不是很好看。

    萧衍冲上去,扇了两巴掌。

    “真是孝死你爹我了!老子当初让你去荆州,就是因为对你信任,荆州乃是重城,兵精粮足!结果你这逆子是见死不救啊!”

    说完狠狠地踹了一脚。

    这时,秦始皇又道:“你死就死!焚书作甚?!你是想学朕和项羽啊?!”

    项羽:“有我和始皇这么血淋淋的例子在前,你还敢烧?!”

    刘邦:“当年项羽焚书的时候,萧何可是尽力带走一些书籍。你身为萧何的后代竟做出与他相反的事!”

    萧绎打了个哆嗦,连忙说道:“后世不敢,我当时是…是想自焚而死的…”

    秦始皇:“那你怎么没烧死?”

    萧绎:“被手下给拦住了,后来就投降魏国,结果他们百般羞辱于我,又用土袋将我埋杀。”

    “哼,拖下去,杖刑三万!”

    “诺!”

    萧衍立即上前,愤怒地将一脸绝望的萧绎拖了下去。

    这是刚死完,又要再死一次的节奏吗?

    这下要被自己的老爹和兄长暴打万棍了。

    秦始皇站起了身:“朕最恨不孝顺之人。”

    胡亥一听,快步上前来到秦始皇的身后。

    为其揉肩捶背:“父皇,我最孝顺啦。”

    “你?若是你也如此审判一番,朕必要赏你一万杖刑。”

    胡亥委屈:“父皇…孩儿是被赵高给蛊惑的啊…”

    “那就减半,五千杖刑。”

    胡亥心惊,还好自己来得早,当时还没有这个审判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