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开始:历代华首陆续降临
繁体版

132、北魏汉化组

    刘昱、刘子业、萧鸾、萧昭业四人的事,暂且不谈了。

    四个上不了台面的废物玩意,总之他们在围城有“好日子”过了~

    天亮之后,中午时分。

    一声龙吟响彻在了天际,众人抬头看去。

    就见上写:

    北朝-北魏第七任皇帝

    魏孝文帝——元宏(467年—公元499年)

    众人看着天空信息。

    胡亥:“北魏终于来…嗯?怎么不是拓跋氏,北魏灭了?”

    刘秀:“没灭,写的还是北魏。”

    拓跋家的人更是满脑问号???

    连忙快速而去。

    拓跋弘走在最前面:“宏儿,是你吗?”

    圆柱上的元宏一愣,尘封的记忆似唤醒,逐渐回忆起父亲的面容。

    “父…父皇?”

    拓跋弘抱住元宏:“拓跋宏,辛苦你了…”

    拓跋珪等人才明白,改姓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改姓。

    王莽忍不住在一旁吐槽:“这取得都是什么名字?刘宋三个刘yù,北魏两个拓跋hóng,傻傻分不清。”

    一番解释后,拓跋珪等人领着元宏来到了秦始皇近前。

    元宏死时年仅三十三岁,之所以这么久才来,是因为人家五岁登基,在位二十八年。

    “元宏惶恐,拜见黄帝,拜见始皇,拜见高祖。”

    “起来吧,说说你登基之后,都做了什么?”秦始皇淡然道。

    “谢始皇。”

    元宏随即起身。

    “回始皇,我五岁登基,在位二十八载。起初是由我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她老人家很有远见,对鲜卑朝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是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我深受影响祖母的影响。”

    听罢,刘邦很是意外:“太后临朝执政多为国朝不幸,但你的这位祖母倒还挺有远见和卓识。接着说,然后呢?”

    “后世替祖母谢高祖皇帝夸赞。后来我长大了些,便开始了亲政。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

    “迁洛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

    这也正是为什么拓跋宏变成了元宏的原因。

    公元499年,一心进行汉融合的元宏终是因积劳成疾,而去世。

    临终前,仍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

    听罢之后,刘邦长长叹了口气。

    随即苦笑摇头:“南边和北边一比,可真是令人唏嘘,嘲讽至极啊。”

    北边虽是胡人皇帝,但就目前来看,北魏来的几乎都是明君。

    反观汉人这边的南边皇帝,却是一个比一个凶暴残忍。

    怎能不令人唏嘘,怎能不是嘲讽至极?

    刘邦随即看向元宏:“用汉籍、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寡人很喜欢你的汉化改革,你做得很好,元宏。”

    “谢高祖夸赞,后世愧不敢当。后世也是因为深受祖辈们的影响,才会如此。”

    刘邦点了点头,随即看向秦始皇:“政哥,你觉此人如何?”

    秦始皇同样很满意元宏的所做:“甚好,朕现在心情相当好!来人啊再赏那四个畜生每人一万大板!等等,另赏刘昱五万大板!即可行刑!”

    …

    围城龙珠富足,秦始皇不打算出城。

    也是给大家多休息休息。

    不过很快,两日后。

    一声龙吟响彻,新皇再次到来。

    就见天空上写:

    南朝-萧齐第六任皇帝

    齐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83年—公元501年)

    萧宝卷是萧鸾的次子,于公元498年即位。

    萧宝卷即位后赋敛繁苛,亲信宦官、左右,肆意杀戮大臣徐孝嗣等人,残暴酷虐,人心离散,国势日衰。

    后战事频繁,军饷匮乏,仍以所敛财富,大兴土木,生活奢侈荒淫。

    再后来,萧齐宗室萧衍,率兵起义,守将张稷叛帝内应,城破后将萧宝卷斩杀。在位三年。

    “拖出去,杖刑二十万。”

    …

    次日。

    龙吟响彻,新皇再来。

    就见上写:

    南朝-萧齐第七任皇帝

    齐和帝——萧宝融(公元488年—公元502年)

    萧宝融是萧宝卷的弟弟,长史萧颖胄拥戴萧宝融起义时,萧宝融下令:多施恩惠,宽免为民。

    这可比他哥哥好上太多。

    但可惜萧齐已经走到了末路,在位刚满一年,便被迫禅位于萧衍。

    萧衍起先是没想杀萧宝融的,封萧宝融为巴陵王,迁萧宝融前往封地居住。

    可是,其心腹沈约却对萧衍说:“古今不同,当年魏武帝曹操曾经说过:不可以慕虚名而受实祸。”

    意思就是:不能为了那些虚名,给自己留下祸根。

    萧衍听后点头同意,而后派亲信郑伯禽把生金子给萧宝融,让他吞下去。

    萧宝融说:“我死不须用金子,有醇酒就足够。”

    于是,就给他饮酒,喝个烂醉,郑伯禽上前将其杀死。

    年仅十五岁,是个有血性的男儿郎,可惜生晚了。

    听罢之后,众人齐齐看向了一旁的曹操。

    曹操一愣,心说:这踏马都能把锅甩孤身上?

    萧宝融无功无过,不受罚。随后交由孙权安排了。

    次日。

    过了中午,新皇还未来。

    众人打算即刻出城。

    而胡亥决定这次不出城。

    所以此次出城没有胡亥。

    这次只出一队。

    队长:秦始皇

    副队:刘邦、黄帝、项羽

    队员:刘彻、刘秀、刘备、刘渊、王莽、孙坚、曹操、曹丕、司马懿、司马炎、司马绍、石勒、慕容垂、苻坚、刘裕、刘义隆、拓跋珪、拓跋焘、元宏、萧赜

    此次出城共24人,阵容可谓是豪华绝配!

    东城门随即开启。

    入眼是一片昏暗之景。

    高耸复杂的山峦皆是暗黑色,泥土是黑的,树干,草地也皆是黑色。

    唯有零星的树木上的树叶,是诡异的红色。

    仿佛天地间只有这两种色调。

    秦始皇站在城门口不由蹙眉,光是站在这,他就已经感觉到了这次的出城必是危机四伏。

    但不多犹豫,秦始皇大步朝城外而去。

    众人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