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开始:历代华首陆续降临
繁体版

112、宋魏南北对峙

    系统发出公告:

    挑战成功,三十万龙珠已发放到乾坤袋中,挑战结束,将传送回城。

    众人很快被传送到围城门口。

    众人看到秦始皇他们回来,众人纷纷迎上,随后准备酒菜,为秦始皇等人接风洗尘。

    刘恒看到孙权:“卧槽,我说为什么半天看不到你人,原来是跑出城了。”

    孙权:“多亏我,大家才能这么快回来。”

    曹操和刘备嫌弃地看着孙权。

    孙坚倒是挺满意的,他能有这么个勇猛的孙策、聪明的孙权、可爱的孙尚香就特别满足了。

    黄帝看着王莽腰间的武士刀。

    “王莽,你这刀…”

    王莽拔出来,亮出漂亮的荧光蓝。

    “系统给我绑定了这把刀。”

    黄帝瞪大眼睛:“卧槽!你得到了一把好武器!”

    众人围着王莽。

    秦始皇:“好小子,好处被你拿了!”

    刘邦:“话说你对这把刀了解吗?”

    刘彻:“这刀看起来萌萌哒的。”

    黄帝和王莽愣了一下,然后点头。

    刘秀:“王莽可以啊,得到萌萌哒的武器真是你的福气。”

    刘备:“此刀与汝搭配,甚是萌萌哒。”

    黄帝听着有些肉麻,赶紧吃完饭跑回云岩宫看番了。

    …

    众人安稳地过了一段时间,直到龙吟响彻。

    出乎众人预料,下一个新皇竟是隔了许久才来。

    直到距离上一任新皇已经过去了二十七天,龙吟之声才响彻云霄。

    北朝-北魏第三任皇帝

    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08年—公元452年)

    见是自己家来人了,拓跋珪和拓跋嗣父子二人走在最前而去。

    与之简单解释一番后,拓跋焘这才明了。

    拓跋珪:“此处一日等于外界一年,我死时你才一岁,这才几月没见,就摇身一变,成大人了。”

    拓跋焘一行礼:“孙儿见过祖父。”

    说罢,看了眼围拢而来皇帝们,低声说道:“祖父,你们在这里过得还好吗…?”

    拓跋珪一笑:“无事,黄帝、始皇、高祖三人开明,你勿要担心。先随我去拜见始皇,再讲述外界的事。”

    听罢,拓跋焘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跟着拓跋珪走去。

    来到近前,拓跋焘拜见了秦始皇和刘邦。

    随后说道:“我登基后,先是攻灭夏、燕、凉,后征伐山胡,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再又驱逐吐谷浑,北逐柔然,驱敌万里之外。统一了华夏北方。”

    一番话,简明扼要。

    听得拓跋珪和拓跋嗣二人不由面露欣喜。

    但一旁的慕容垂满脸狰狞。

    “玛德,最后居然是北魏赢了,真不甘心啊!”

    刘邦问道:“那你是怎么治理的?”

    “回汉高祖,统一后我大力改善民生,劝课农桑、大增耕田、减轻赋税。后又广召汉族士人,重用汉臣崔浩、高允等人,改革官制,整肃吏治,抑退奸吏,提拔忠良。”

    顿了顿又道:“我还宣传礼义,崇尚儒学,促使鲜卑族学习汉文化。只是…我不太喜欢佛教,强制让五十岁以下的僧人还俗参军,后将剩下的佛门僧人屠杀驱逐。”

    一旁一直听着的刘庄顿时坐不住了,怒目圆瞪。

    一指拓跋焘怒道:“佛教乃圣教!我还特意为其建造了白马寺!你居然屠杀他们?!”

    拓跋焘一惊,眼见刘庄就要一脚踹来。

    连连后退:“佛教势大,已经严重威胁到国朝和皇权了,我不得不这么做。另外…您是哪位先祖啊?”

    “东汉孝明帝!”

    “子丽!”刘秀蹙眉喝了一声。

    刘庄停下身,看向刘秀。

    “你这般成何体统?老实坐着!”

    刘庄一躬身:“孩儿知错。”

    刘庄悻悻然的走了回去,临了还瞪了一眼拓跋焘。

    黄帝心想:三武一宗之厄啊,现在来了第一个武。

    “吾乃宋武帝刘裕,我问你,我宋国情况如何了?”刘裕见没人开口,便自己开口问了。

    拓跋焘回答道:“宋国现在的皇帝是你的第三子刘义隆,他比他哥哥有本事多了。把宋国治理得非常好,导致我无法南下统一天下。”

    话落,刘裕长舒口气,不由一笑。

    “好啊,看来废了刘义符是件好事。”

    拓跋焘也是一笑:“我只是说我难以寸进,但刘义隆也同样如此。他三次北伐魏国,都是大败而归。”

    刘裕蹙眉:“哼,那又如何?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天下南北分裂,且看谁能笑到最后。”

    “反正不会是你宋国!”

    “反正也不会是你北魏!”

    …

    次日。

    正当众人打算再次出城时,忽得一声龙吟响彻。

    众人一怔,又是仅一天就来了新皇。

    抬头看天,就见上写:

    南朝-刘宋第三任皇帝

    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07年—公元453年)

    已经从拓跋焘的口中得知,刘义隆是个好皇帝。所以刘裕跑得比谁都快,一脸喜色。

    “吾儿,你可算来啦~”

    说罢,刘裕自己愣了一下,感觉这话怪怪的。

    “父皇?是你吗?”圆柱上的刘义隆一脸错愕。

    刘裕随即与之解释一番,这才恍然大悟。

    随后,刘裕领着刘义隆去面见了秦始皇和刘邦。

    拜见之后,刘邦笑着点了点头。

    “听说你把宋国治理得很好。”

    “回高祖,后世惶恐,只是做应做之事。”

    “嗯,与寡人详细说说。”

    “我登基后,铲除了权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延续父皇的治国方略,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积极休养生息,百姓农耕生产提升,经济文化日趋繁荣。”

    “好啊,吾儿明君也。”

    刘裕表示很开心,随即又问:“那你是如何驾崩的?”

    听罢,刘义隆的脸色顿时一沉。

    “父皇,咱老刘家出了个逆子,我是被长子刘劭杀的。”

    “什么?!!”

    此话一出,老刘家的人皆是愤怒。

    之前拓跋珪也是被儿子所杀,他们不气。但现在轮到了自己家头上,怎能不怒?

    “是怎么回事?说清楚。”刘裕追问。

    “那逆子本是我极其喜爱的孩子,他自幼爱读史书,尤喜武事。六岁时就被我册立为皇太子。但后来他反对我北伐,与我产生了矛盾,后又私行巫蛊之术,使我有了废储的想法。”

    说着,刘义隆轻叹口气:“于是他就破釜沉舟,发动宫廷政变,闯宫弑父…”

    一旁坐着的刘彻听到巫蛊之术,不由恍惚了一下。

    微微低下头,尽量消磨存在感。

    总的来说,此时的天下南北对峙,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