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独善其身
繁体版

55 没有看错人 异常要求

    对于贺老的询问,贾琮做出了肯定地回应:

    “您老说的没错,晚辈正是这个意思,不过,难免有风险,晚辈的意思,您只能在远处目送一程了。”

    贺老则轻叹:

    “能够亲自去送一程已经足够了,若非如此,老夫恐怕什么也做不成。”

    “只恨那贾家……”

    说到这里,贺老咬牙切齿,再不继续说了。

    贾琮却眼皮一跳,明白贺老肯定是恨死贾家了,无形之中,贾家得罪了一个势力。

    突然又想到,如果太上皇也知道秦可卿的真正身份,那么…岂不是说,太上皇对贾家也会有所成见?

    想到这里,贾琮突然明白,原著为什么要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宁国府收容了她,却没有保护好她,反而让她被迫而亡。

    这其中的因果,可就大了,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唯有荣宁二府跟着覆灭才能彻底揭过。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太上皇对贾家的态度肯定有问题的,说不定最终的结果,并不是表面上太上皇没斗赢现任皇帝,有可能就是太上皇故意输的。

    想到这里,贾琮突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似乎一切都得围绕皇权来行事。

    错一步,就可能步入深渊啊。

    如果真是猜测的这样,那他可得努力做好自己的假身份,不然,最终也难逃劫数。

    想到这里,贾琮眉头紧皱。

    这时,又听贺老感激道:

    “不管怎么说,老夫还是得多谢陈公子你,至少让老夫可以亲自去送那位小姐一程。”

    贾琮惊醒过来,忙客气拱手:

    “贺老言重,这些都是晚辈应该做的。”

    贺老又夸赞了贾琮几句,闲谈许久,贾琮这才告辞离开。

    待贾琮彻底离开后,陶老爷颇为惊疑:

    “贺老,他竟然能够知道四王八公的一些消息?”

    贺老挑眉:

    “这正是老夫高看他的地方,这样的消息也能打听出来,若非亲耳所闻,老夫都不敢相信。”

    对于贾琮提供的消息,贺老和陶老爷都没有怀疑,二人对此也颇感惊讶,毕竟这样的消息,一般人很难获取的。

    “看来你最初的想法是对的,有了闻达楼这样消息灵通的帮手,咱们再不用像之前那样抓瞎了。”

    “陶陌,你好好和闻达楼对接,尤其是和陈公子,不得怠慢了。”

    对于贺老的吩咐,陶老爷也就是贺老口中的陶陌,恭敬应承:

    “您老放心,我会加强和闻达楼来往,您有什么吩咐,也只管派人来通知我就是。”

    贺老点了点头,再不多言。

    二人又议定,后日秦可卿出殡时,一起出动的事宜。

    商议完后,方各自散去。

    ……

    闻达楼。

    “公子,这个客人要求公子你的署名,说是怕事后扯皮,咱们闻达楼不认账。”

    于总管正向贾琮汇报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贾琮听了,也觉得奇怪:

    “你可有跟这位客人解释咱们闻达楼的规矩?”

    于总管回道:“公子,自然是说过的,可他却依旧要求要公子你亲自署名,说什么县衙关系不好找,怕是骗钱的。”

    这个理由还算合理,可贾琮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迟疑片刻,追问:

    “这位客人要办什么事情?还有长相如何?”

    于总管回想了一下,说道:

    “这位客人是个铺子的东家,想要转卖自己的店铺,须得县衙户房开具过户证明,人长得斯斯文文,三四十岁的样子,说话挺温和。”

    “而且愿意付咱们双倍酬劳,唯一的要求就是需要公子你署名,他还说多少钱都无所谓,最主要急着过户,又怕咱们骗人。”

    听了这话,贾琮眉头微拧,从表面看来,这人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一般来说,去县衙办事,走正常章程,没个十天半月的,根本别想办成一件事情。

    这也是闻达楼能够从中获取利益的主要缘故。

    因为贾琮可以直接去找人办成,效率提高不知多少。

    自从闻达楼接手县衙业务以来,每一单,几乎都是钱货两清的,事后没有发生过纠纷。

    毕竟交办事,事情办完了,闻达楼收钱,这事也就了了,根本不会再扯皮。

    而且闻达楼有规定,如果事情没办成,退还双倍定金,保证客户的利益。

    一些来找闻达楼办事的客人,都夸闻达楼讲信誉,是信得过的。

    贾琮心想着,除非这人一开始就认为,他办不成这件事情,所以才想要他的署名。

    难道是来骗双倍定金的?

    思索一会,又觉得不会,这人既然摆出了一副不在乎钱财的样子,又岂会在乎一点定金呢?

    事情透露出了古怪,贾琮一时间也猜不透对方到底什么来头,迟疑好一阵,说道:

    “这事我会亲自办,待办成后,我亲自会会这个客人。”

    于总管惭愧道:

    “公子,真是有劳您了,若是公子实在为难,我觉得,不如退了一单生意好了。”

    贾琮却摇头:

    “不行,咱们开门做生意,最重口碑信誉,无缘无故退单,会影响咱们的声誉,除非真是办不成,那就按规定退双倍定金就是。”

    于总管弓腰点头:

    “公子教导的是,小的受教。”

    贾琮又问了一些经营上的情况,同时查了查最近的账目,见最高一日,进账已达五六十两银子,颇为满意。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最少也有一千多两银子入账,除去店租、管事伙计月钱以及其他杂项开支,至少可盈余五百两银子以上,一年下来就是六千两银子起步。

    这个盈利水平,已经比得上这个时代一家小规模的布店了。

    更别说,偶尔还有大宗生意,就如此前陶老爷给一千两买消息,还有后来,贾琮替贺老送木料去宁国府,转手就赚了五千两。

    这些都算上的话,一年下来,光贾琮自己,都可分红六七千两银子以上。

    积累几年,贾琮觉得,自己一辈子也不愁吃穿了。

    不过,这只是理想化的预计营收,能不能一直维持这样的营收,还得看后续情况发展了。

    与此同时。

    在荣国府梨香院中,薛宝钗也正看着有关闻达楼的一切,有客人需要办替的事情以及账目等。

    看到闻达楼接到生意越来越多,薛宝钗暗暗惊诧,也越发敬佩贾琮了,杏眸闪亮。

    不过,当看到有客人提出,要贾琮亲自署名是,薛宝钗秀眉微蹙,发觉事情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