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传说
繁体版

第十七章 梁声

    崖鲅听到雅卉说道音律,心中一动,隐隐觉得这个音律怎么这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又好像在哪里听过,他眉头微皱,一时失神。

    雅卉,这个美丽而又聪明的女子,见崖鲅失神发呆的样子,不觉扑哧一笑:“真是一个呆子!”崖鲅被雅卉一笑,醒悟过来,抬眼看见雅卉满是阳光的笑脸,脸上一红。那雅卉本来正笑得开心,突然被崖鲅满脸红晕的眼神一瞧,顿时觉得不敢瞧崖鲅的眼睛了。

    随即,雅卉调整心态接着说:“我叔叔梁声是个很古怪的人,平时都躲房间里,整天在练习那音律,他有一只漂亮的笛子,吹起来那真是如仙乐飘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叔叔对那笛子极为珍视,从不轻易示人,更别提吹奏了。但每当夜深人静,我偶尔能听到从那紧闭的房门中传出的悠扬笛声,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

    崖鲅听到笛子,顿时明白过来,心里道:“对,笛子,那道人的笛子!”他这才知道之前他老是觉得雅卉讲那个音律音律,难怪那么熟悉,原来是它啊!

    崖鲅的思绪如闪电般划过脑海,他终于找到了那份熟悉的源头——是那道人的笛子!他心中一阵激动,仿佛解开了一个长久以来的谜团。他看向雅卉,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像饥饿许久的人见到食物时发自内心的欣喜与渴望。

    “你是想起了什么了吗?”看到崖鲅这么兴奋,雅卉也很好奇,不自觉地问道。崖鲅伸手拉住雅卉的手,快步向房间跑去,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雅卉被崖鲅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愣住,但随即也跟上他的步伐,心中的好奇与期待不断升腾。很快他们终于来到了崖鲅的房间前。

    崖鲅推开门,拉着雅卉快步走了进去。房间内布置简洁而雅致,一张宽大的书桌摆在窗前,上面散落着一些卷轴和书籍。崖鲅走到书桌前,弯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躺着一支竹笛,笛身刻满了奇特的符文,虽然长时间没有吹奏,看起来依然泛着淡淡的竹子的光泽。雅卉站在旁边仔细观察着,发现这支笛子与自己曾经见过的叔叔梁声的那支并不一样。

    雅卉心中大奇,看着崖鲅的眼睛,惊奇道:“你也会吹笛?”崖鲅窘迫的点点头。

    雅卉轻轻地将竹笛拿在手中,指尖摩挲过那些神秘的符文,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她仔细端详,发现这些符文并非寻常装饰,它们似乎蕴含着某种古老的智慧,犹如流动的音符,跃然于笛身之上。尽管岁月的痕迹未能在这支竹笛上留下斑驳,但它所散发出的沉静气息却透露出其年代久远。

    雅卉见过不少乐器,尤其是其叔叔梁声更是收集了各类珍贵乐器,但眼前的这支竹笛却与众不同。它的符文样式独特,线条流畅而富有力量,与她熟悉的任何一种乐理符号或装饰图案都迥然不同。此外,竹笛本身材质也非同一般,虽然历经沧桑,却依旧保持着清新淡雅的竹色,仿佛能从中嗅到竹林的清香。

    “咦!”突然从窗外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二人猛地抬起头,朝窗外望去,只见一人头戴黑色的帽子,身着灰色的长袍,手上拿着一只笛子,站在窗外的月光下,眼神一直盯着雅卉手上的笛子不放。

    崖鲅心里很是奇怪,金鸡岭向来很少又外人进来,最近怎么老是有一些陌生人到来,他满脸狐疑的盯着那人,正等着那人的下文呢!

    那雅卉一瞧见那人,立刻跳了起来:“梁声叔叔!”

    梁声缓慢的说道:“你这女娃子,离开家也不告诉老爹,你老爹急坏了,差我前来逮你回家!”

    崖鲅听到雅卉的称呼,记起前头雅卉提到的梁声,不想说曹操,曹操到,刚刚还在说梁声,马上就见到梁声本人了。他打量了一眼梁声,只见此人身材魁梧,面容沉稳,一看就是个有担当的人。

    雅卉闻言,脸上现出一股怒气,抗声道:“梁声叔叔,我就是出来透透气,在家里憋得太闷了,我不想回家!”

    梁声微微皱眉,但语气依旧平和:“你这女娃子,你可知你老爹为何如此担忧?金鸡岭周边近日出现不少不明身份之人,他怕你独自在外遭遇危险。”

    “哼,什么不明身份的人?”雅卉嘴角勾起一丝不屑的笑意,嗤之以鼻道:“我只是在这附近随意逛逛,能有什么人对我不利?”

    梁声看着她,无奈地摇了摇头,沉声道:“小心驶得万年船,你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不懂。你父亲因为你离家多日,心中忧虑不已,特地派我前来寻找你。你若执意不肯随我回家,只怕你父亲会急得团团转。”

    雅卉听到这里,刚想反驳,却突然顿住了,低垂着头,似乎在权衡利弊。她心中虽有些不甘,但也明白梁声的话并非危言耸听,突然,她想起了一件事,指着崖鲅说道:“叔叔,这个年轻人是个哑巴,他会吹笛子,吹的很好的!”

    雅卉知道梁声向来沉迷音律,只要是涉及到音律的事,他马上就来了精神,其他事情早已不重要了。

    梁声听到雅卉的话,目光不禁转向了一旁的崖鲅。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穿着简朴,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他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这年轻人真的是哑巴吗?

    雅卉见梁声对崖鲅产生了兴趣,心中暗自窃喜。她连忙走到崖鲅身边,将竹笛递给他,对梁声说道:“叔叔,你看他,虽然不会说话,却是一个音律高手,你听听看,他吹得好不好?”

    崖鲅伸手接过竹笛,口中随便吹奏了几句,梁声听了,大感惊奇,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又仔细聆听了片刻,赞叹道:“此笛初看平常,不想在你的吹奏之下却现出如此精妙音律,我看你手法精准,前后衔接顺畅,确实是有很深的造诣!”

    梁声越听越觉得惊喜,他看得出,崖鲅吹奏笛子并非仅仅技巧娴熟,更多的是一种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种境界,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达到。他不禁对崖鲅刮目相看,心中暗暗佩服。一曲终了,梁声站起身来,走到崖鲅面前,拱手道:“小兄弟,你的笛声真是让人陶醉,不知你师承何处?”

    崖鲅放下竹笛,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是自学成才,并无师承。梁声闻言更是惊讶,他知道自学音律能达到如此境界,更是难得。

    雅卉看梁声对崖鲅越来越有兴趣,高兴极了,脸上绽放着灿烂的光彩,她凑近梁声耳畔,轻声提醒道:“叔叔,崖鲅的音律理论很是精通呢!”梁声一听,马上前来拉着崖鲅的手说:“来来来,小兄弟,我们亲热亲热!”说完,不由分说,拉着崖鲅的手就走,只见梁声的身影一瞬间就走的很远去了。手上拉着崖鲅,就像拉着一张纸张,轻飘飘的,忽左忽右、忽前忽后,飘忽不定。

    忽然,梁声停下了身子,放下手上的崖鲅,面对前面的地方,沉声说道:“归元医圣?”一个的身影慢慢的显露出来,不是郎中还是谁?

    “音痴?”郎中也不废话。“正是。”梁声冷冷的说道。

    崖鲅惊讶的看着两人,从他们的话语中,崖鲅知道他们应该是认识,好像是敌人,又好像不是,但崖鲅可以确定,绝不是朋友!崖鲅听得梁声称呼师傅为归元医圣,心想:原来师傅还有这么个高深莫测的称号,不由的对郎中师傅多了一份神秘感。

    郎中面色平静,道:“音痴,你身边之人是我徒儿,你拉着他,意欲何为?”

    梁声沉声道:“我看小兄弟音律造诣极深,想找他探讨探讨音律知识!”,郎中似是对梁声很是了解,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便点头同意道:“那就让他跟随你去吧!只要别把他带走就行!”

    梁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点了点头,道:“归元医圣果然爽快,既然如此,那在下便不多打扰了。”说完,他转身看向崖鲅,眼中流露出几分期待。

    崖鲅此刻心中还在犹豫,他看了看郎中,又看了看梁声,见师父点了点头,崖鲅知道师傅同意了,便朝梁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跟随梁声去探讨音律。

    郎中见状,微微一笑,道:“崖鲅,你且随他去吧。记住,音律之道,需用心去感受,去领悟。你天资聪慧,定能有所收获。”

    崖鲅恭敬地应了声,便随梁声离开了。他心中既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激动的是能够有机会与这位高手交流音律,忐忑的是自己是否能够应对得了这样的场合。

    梁声带着崖鲅来到了一处清幽的竹林之中,这里环境雅致,竹林摇曳,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梁声示意崖鲅坐下,然后取出了一支精美的笛子,递给他道:“这是我最珍爱的笛子,你且吹奏一曲,让我听听你的造诣。”

    崖鲅接过笛子,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期待。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吹奏起来。笛声悠扬婉转,如同清泉般流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