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繁体版

第4章 听咱妹子的

    第二天一大早,朱标便去上课了。

    自朱标开始启蒙朱元璋便挑选了身边最有学识的大儒为他传授课业,现今更是把文武大臣中所有有些才干之人全都在东宫授予了官职。

    每天都会有人按早就定好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的去给朱标上课。

    等常茂一觉睡醒,朱标早就不见了。

    他自己一人吃了早饭,便和伺候他吃喝拉撒的小内伺,提道:“我爹今天就要出征了,我得去送送他。”

    话说完,常茂还没站起身呢。

    那内伺便慌慌张张往前一步堵在了常茂身前,着急忙慌地道:“殿下说了,公子起了后可以先在园子里转转。”

    “现在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园子的景色特别怡人。”

    果然啊!

    常遇春这么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班师回朝,他作为儿子去送他爹和留在东宫赏景孰轻孰重,朱标又岂能不知道。

    这显然就是个借口。

    算了。

    他这里要能顺利过关于常家整体还是大有裨益的,反正历史上常遇春这次出去也能够顺利凯旋,送不送的也都无所谓。

    “你急什么?”

    “殿下既有这好意我又岂能拒绝。”

    朱标估计是严令过这小内伺务必把他留住。

    被他这么一追问,那小内伺更慌了,眼神躲闪都不敢正眼看他。

    “不急,不急...”

    “公子现在要去吗,奴婢这就去拿衣服。“

    这小内伺不过只是听命办事,个中内情他怕也知道不了多少,没必要非得为难这么一个小人物。

    更何况,老朱既要把他强行留下,怕早就派了人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了。

    他若表现的太过强求,反倒显狗急跳墙了。

    “走吧!”

    “殿下考虑的是挺周全,这园子才刚新修起来,景色想必会非常好。”

    这宫城才修建起来不久,朱元璋父子他们大概都还没来得及四处逛过呢,他这也算是捞到大便宜了。

    在小内伺的陪同之下,常茂去了东宫的花园。

    不管怎么说,这毕竟也是皇家园林。

    各种经过修剪之后的花花草草相互交织在一起,姹紫千红莺歌蝶舞的,倒还真给人几分赏心悦目的感觉。

    反正当前也没什么事儿可干,常茂索性就静下心把整个园子都逛了一遍。

    晚上,朱标露了个头便去温习功课了。

    常茂自己一人无所事事的,本想找几个内伺侍卫什么的聊聊天解解闷。

    仔细一想朱元璋之所以把他留在这儿,不就是因为怀疑他所说的东西是出于某一人的授意,想看看他私下会和什么人接触吗。

    为了避免让朱元璋以为他通过谁向那人传递了消息,他还是安安静静自己一人待着的好。

    坤宁宫。

    朱元璋与马皇后患难与共,马皇后不仅陪他走过了他事业最艰难的日子,还为他操持后方之事解决了他所有的后顾之忧。

    对马皇后,朱元璋永远都心存感激。

    不管他这辈子有多少妃嫔,在他心里能属于妻子的位置永远都只有马皇后一人。

    每当他心中有了不如意迷茫等负面情绪,也总喜欢到马皇后这里坐坐。

    马皇后听说朱元璋来了赶过来时,朱元璋正躺在矮榻上两眼空洞的望着屋顶失神。

    自大明改元进入洪武年后,朱元璋整个人一直处于意气风发之中,每天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上一次这样,还是鄱阳湖和陈友谅决战的前夜。

    “怎么了?”

    马皇后遣走屋里伺候的人,坐在矮榻边拉起朱元璋的手。

    “重八。”

    能直呼朱元璋全名的,也就只有马皇后了。

    朱元璋拉着马皇后躺在自己身边,片刻后才开口道:“常茂那小子说他梦到后六百年间所发生的事了,说咱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后就要亡了。”

    “还说...”

    尽管朱元璋常把后宫不得干政挂在嘴边,但前朝若有了什么暂且拿不定主意之事,他又会主动巴巴的过去找马皇后出谋划策。

    朱元璋把从常茂口中得知的情况和马皇后仔细讲了一遍,起身坐起道:“妹子,你帮咱分析分析那小子说的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样匪夷所思之事饶谁听了,一时之间都会很难反应过来。

    马皇后也足足呆愣了好几息,良久后才开口道:“也就是说常茂从梦中预测了你心中很多将要执行之事,还把大明的国祚也都预料出来了。”

    “你是怀疑有人授意?”

    说到这,朱元璋从矮榻上起身站起。

    “哼!”

    “朝上有的是人自以为功高盖天,恨不得把咱一脚踢下去取而代之。”

    那些功臣宿将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初心或许出于无奈之下的迫不得已,但如今千秋功业已成他们所要的也绝不仅仅只是当初那勉强填饱肚子的大饼了。

    很多人都盼望着在新朝的利益能够最大化,不知多少人此刻正铆足心思准备为自个儿的一家一姓捞取胜利果实呢。

    马皇后也就是刚得知这事情时有些诧异外,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那种泰然自若的镇定。

    坐在矮榻上盯着朱元璋,问道:“那他又是怎知道你心中才刚刚有了计划之事?”

    “...”

    朱元璋沉默不言,不知从何说起了。

    他若知道的话早就去抓人了,何必自己一人在这里暗自苦恼。

    马皇后起身给朱元璋倒了杯水,道:“既然理不清头绪,不如暂且信了他。”

    “这世上的很多事本就言不清道不明,像常家那小子这样的际遇也不是一定不存在。”

    “他若真知六百年间的兴衰更替,在他的先知避错之下大明国祚岂不就不止二百七十六年了?”

    在马皇后看来,既然看不清常茂这话是真是假,那还不如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呢。

    “可...”

    可若是承认常茂所言是真的,那马皇后和朱标可就要分别在十五年和二十五年后薨逝了。

    说到底,朱元璋纠结的终究还只是这。

    马皇后从朱元璋未说完的话中便知晓了其中意思,笑着道:“不知结果的事情才会害怕,既然已经知道了不就可以提前避免了嘛。”

    “二十五年时间呢,还愁不能让标儿调理好身体?”

    “那你...”

    在朱元璋心中,马皇后同样重要。

    “我也会多注意的。”

    马皇后微微的笑着,压根没有被烙上死亡之印的恐惧。

    “常茂还在标儿那儿吧?”

    “先让他回去吧,反正有了什么事也还能随时找他。”

    “要是这么一直把他留在宫里,倒显得是你不够大气了。”

    说着,马皇后想到了什么,又突然问道:“被常茂预测出之事你不会不打算施行了吧?”

    朱元璋一方面是不想承认常茂说的是真的,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

    “那小子说咱初一定郊社宗庙礼,初二让汤和督海运,咱把定宗庙礼推了,让汤和今天就去督海运了。”

    对这,马皇后并不认同。

    “既定计划之事必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过后的,突然改变施行方向或许会连之前的结果都不如,用这种方式改变怕是并不可取。”

    想了想,马皇后道:“我给你出个主意吧。”

    “让常茂进东宫伴读。”

    “他这样的际遇若是真的,也算是个大变数,或许能通过他让标儿逆天改命。”

    “可若是假的话,把他放于眼皮子底下,也可以更好的掌握他的一言一行。”

    有了这醍醐灌顶的建议,朱元璋瞬间豁然开朗起来。

    “好啊,好。”

    朱元璋兴奋的抱着马皇后亲热了一阵,高兴地道:“妹子,能娶到你咱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咱这就去宣旨,让常茂给咱标儿当伴读。”

    “对,还得再找个传习拳脚的,让咱标儿从现在起就开始好好的强身健体。”

    话说完,朱元璋起身就走。

    走到门口,又扭头义正言辞的叮嘱,道:“后宫不能干政,往后不准再插手前朝的事情。”

    类似这样的话都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马皇后笑了笑,也懒得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