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繁体版

第2章 臣做了个梦

    常茂越是不敢见朱元璋,朱元璋便是越觉他心里有鬼。

    大明刚刚立国不久正是这位爷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从放牛娃突然蜕变成九五之尊的皇帝,同时也是他敏感多疑性格成形的关键之际。

    到了现今这步田地,这也不是常茂不想来就能不来的了。

    他越是不敢来,这位爷疑虑越甚。

    最后演变成什么样,谁都没办法估算。

    常遇春苦口婆心和二虎说了大半天也没起什么效果,最后都准备亲自陪着他来了。

    但,常茂经过剧烈的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自己亲自进宫走一趟。

    他无意中剧透的那两件事已经让那位爷如鲠在喉了,若是不能尽快让那位爷安心的话怕是迟早得成了他常家的催命符。

    历史上,常家下场就好像不太好。

    乾清宫。

    在跟随二虎进了门后,常茂终于亲眼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洪武皇帝和有史以来的地位最稳的太子朱标。

    朱元璋现在不过刚刚四十岁,正是一个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

    地阁方圆的面容下蓄着一撮小胡子,眼睛里透着些许深不见底的光,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特别不容易亲近的感觉。

    不过,倒是完全没有后世民间流传的那种鞋拔子脸的特殊面相。

    “上位。”

    “殿下。”

    常茂进门后先在殿里四处打量了一眼,之后又在朱元璋和朱标身上做了短暂的停留。

    紧接着,这才慢悠悠拜下见了礼。

    朱元璋处事作风上本就特别雷厉风行,本人又特别不容易亲近,即便是刻意和善的和常茂那些子侄们说话,他们对他也有发自内心的畏惧。

    以前常茂也都和其他那些人一样,和朱元璋说话的时候根本不敢抬头直视他。

    而今天竟不仅在朱元璋身上做了简单的停留,就连朱元璋眼睛扫视过去之后他也没有躲闪的意思。

    这就有些非比寻常了。

    常茂行礼后,朱元璋也没马上回应。

    良久,这才笑着开口问道:“常十万揍你了?”

    “你爹其实也挺疼着你的,私下也教了你不少东西吧?”

    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实际总有那么些串联。

    说到底,朱元璋还是在怀疑常遇春。

    常茂挺直的身子一弯,嘿嘿一笑问道:“不知上位可知《桃花源记》?”

    如此大幅度的转圜,让朱元璋微微一愣。

    “《桃花源》?”

    常茂笑着,道:“对,就是陶渊明的那篇。”

    “有人说《桃花源》其实就是个鬼市,臣前些日子有些不同于陶渊明的现实经历。”

    “大概是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吧,臣做了个特别清晰的一个梦。”

    “大概六百年时间犹如弹指一挥间清晰又真实,刚开始臣只以为是普通的梦境。”

    “直到后来,很多事情都逐渐开始应验,臣这才明白臣这或许是得了像陶渊明《桃花源》的那种际遇了。”

    “不相同的是,陶渊明见到的是前人之事,而臣碰到的则都是后人的事情。”

    常茂如实告知朱元璋他的真实身份是也可以,但这对常家人来说或许就别扭了。

    要是有一天,突然你父母妻儿告诉你他其实是穿越而来的,这具身体的那个灵魂其实早就不在了。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恐怕首先就接受不了。

    要不是朱元璋逼得这么紧,他大概一辈子都不会把这秘密说出来的。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儿。

    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一个人当阅历真正丰富了之后也就不会再对这些稀奇古怪之事加以怀疑了。

    常茂这话一出,朱元璋朱标都不说话了。

    片刻后,朱元璋问道:“你都见什么了?”

    常茂从小到大就喜欢历史,初中的时候有个老师还送了他一整套《明史》。

    在他穿越过来的前几天正好重温了洪武前期的那段,对看近几年发生的事情了解个大概。

    现在的关键,是要先把朱元璋糊弄过去。

    “六百年间大事小情一览无余!”

    朱元璋起身站起,绕到常茂跟前,盯着他问道:“那你说说,咱最近几日要做什么?”

    能放于书面的东西亦或者是有关联之事,常茂或许得益于什么特殊的消息渠道,但倘若仅是朱元璋只在自己心中谋划是事呢。

    那...

    常茂微微沉吟后,道:“明天上位就要定郊社宗庙之礼,初二汤和提督海运,廖永忠为征南将军,朱亮祖为副将,由海道取广东。”

    “初七日祀社稷,十一日召衣冠如唐制,十二日我爹就能攻克东昌平了山东,十三日杨璟攻克宝庆。”

    “三月...”

    常遇春有什么特殊渠道亦或者是和汤和等人有联系,也绝没可能知道其他这么多事情。

    他让汤和提督海运授廖永忠为征南将军,不过也就和朱标表露过这种意思。

    朱标总不能把这些告诉常遇春去。

    定郊社宗庙礼倒有大臣和他提过,而至于诏衣冠如唐制,他自己都还没想过呢。

    常茂往下说的越多,朱元璋心中越疑虑。

    就常茂这种有板有眼的言论,可绝不像是随便信口胡诌出来的。

    过了许久,朱元璋这才问道:“你说你见了六百年间的变化,那时候咱的大明如何了?”

    这问题可不好说。

    常茂笑了笑,小心翼翼道:“自始皇建立大秦开始之后的千年时间各个王朝轮流更替,国祚最长者莫过于两汉,但尚不足于六百年。”

    话落,朱元璋不高兴了。

    “你说咱大明亡了?”

    常茂脸上仍挂着笑,模棱两可道:“那时候千里江山仍在汉人之手。”

    汉人是汉人,但肯定不是朱家王朝了。

    一旁的朱标许是知道这样问问不出什么,也不再和常茂打马虎眼,直截了当道:“那大明最后存在了多少年。”

    面对这样干脆直接的问题,常茂也不能嘻嘻哈哈胡乱拉扯了。

    “正统应该是二百七十六年吧,农民起义军攻入京师北平后,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在煤山之下自缢而死。”

    二百七十六年也不算短。

    但当前的大明不过才刚建立一个月,听闻大明将来就要灭亡,父子二人心中多少是有些沉重的。

    短暂沉默后,突然...

    朱元璋想到了一个最关键问题,问道:“北平是何处?”

    应天再怎么改也不应叫北平的吧?

    对这,常茂的呼吸都变了。

    朱元璋知道了朱标没有像他想象当中的那样即位的话,恐比知道大明亡于二百七十六年后还要更为暴怒吧。

    “这个...”

    “北平就是元大都,八月份的时候徐达的大军就能攻占北平了,到时候被外族占去数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会重新归于汉人之手,中原王朝将会重新建立起北方抵抗外族铁蹄的天然屏障。”

    常茂拍了一大堆彩虹屁,但老朱却仍然不买账。

    “那京师为何在北平?”

    就目前来看,北平很明显不适合建都。

    而且,老朱当前也完全没这样的想法。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