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女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素月姑姑,万岁爷已经下旨和太子爷一起用晚膳”梁九公的小徒弟梁青打帘进来通报,鬼头鬼脑的样子。

    “知道了,多谢公公”素月起身应话,微笑着道谢。梁青话已带到,前面还有事,也不便多逗留,点了头就离开了。

    素月一直待在耳房,看着书,偶尔与临湘闲聊几句,也都是些关于茶的话题,琳语也压着性子,坐在一旁仔细倾听,偶尔问上两句。

    初更的梆子刚过,贵安就打帘走了进来,看着素月有些惊讶,敛了笑跟素月说“姑奶奶,你怎的候在这,可有用过膳呢?”

    素月被贵安的样子逗乐了,噗呲一笑,搁下手里的书“今儿该我当值,来之前就用膳了。何况我又不是孩子,还能饿着自个”

    贵安皱眉“可是药总是按时喝得吧,这怎么能提前呢?”

    “肖佑来了,说过不用喝药了,你不用担心”素月有些好笑,贵安这样子,有些太紧张了。

    贵安一听肖佑吩咐了,顿时都散了脸上的担忧,又笑开去“那你怎么不进去?”

    “太子爷在,我怎么好闯进去,你先别管我了,自个忙去吧”素月忙着打发贵安,嫌弃贵安太过絮叨了。

    “我就是来讨杯茶喝”贵安将手中的茶盏抬起给素月看看,意思也就是不会离去,也没事需要离去。

    素月无奈,点头说“那你慢用,我继续看书,别扰我”言下之意,别再叨叨她。每个人都喜欢有人关心,可是这关心太过絮叨,而且总是反复那么几句,就显得有些难过了,不过素月心中承情,只是也想自己耳边清静一刻。

    贵安没什么不满,一人喝着茶,坐在椅上。没休息多久,听见外面浅浅的脚步声,贵安阁下茶,整了衣衫走出去。

    素月抬头,盯着门帘,门外的声音虽然低,但是素月知道,晚膳应该撤了,素月知道自己该进去了,起身整好衣衫,跟临湘相视一笑,从耳房直接去大殿,门口的贵祥看着素月微微点头招呼。

    刚到东暖阁门口,里面传来太子爷告退的声音,秋雨站在门边,对着素月浅浅一笑。

    素月忙退站在一侧,给太子行礼,太子朝着素月点头离去。

    “奴婢给万岁爷请安,万岁爷吉祥”素月进去,康熙正在坐榻上喝茶,看着素月,有些惊讶。

    “你怎么来了?”康熙搁下茶盏,挥手让人退下。

    “今日奴婢当值”这差事越来越奇怪了,不来没人理,来了好似还奇怪了。

    康熙点头,让素月坐下“来了也好,这些日子朕要处理大臣折子,还要看密折,实在繁忙”康熙揉揉额头,显示着自己的疲惫。

    素月此时才注意到,榻几上堆满折子,连带康熙身边都还有,不禁有些奇怪“怎么会这么多折子?”

    康熙将折子退给素月,自个靠在在身后的软枕上,闭目养神。

    素月一本本的看过去,才知道原来发生了这么多事,两江总督荣哈,贪污****,致使有人暴乱,暴乱的都是一些百姓,被逼无奈,铤而走险,如何处理,的确让人头疼。

    前浙江知府林毅,擅自做主,开军粮仓,曾被康熙下旨提京,却在狱中猝死,被指畏罪自杀,如今出了两江总督的事,此事再次被翻出来,个中原委就显得不简单,如此一来,若是浙江知府之事内有隐情,康熙心中怕是又要难受,而天下之人又会如何看待。

    还有密折,暗指八旗之人,仗着身为旗人,蛮横无礼,强压汉民,甚至擅自怔汉人为农,圈地换地,劣迹斑斑。

    内务府借银,告诉已下多时,自今八旗中人,还没有一人自觉将借银归还,内务府和国库空虚告急。

    素月放下手中折子,实在头疼,第一次看到折子所写之事每件不重复,而且每件都极其伤人脑筋。

    “你这才看了多少,就这样子了”康熙好笑的问,看着素月拧紧的眉头,恍若看着了自己,先前的自己怕就是这样子吧。

    素月苦笑“万岁爷是圣君,奴婢是小女子,两者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能相比”

    康熙起身拿着手边的折子敲了素月头一下“继续看这些”

    素月满脸苦楚,接过折子,此乃十三衙门的折子,内容是大阿哥自从被封郡王后,府中来往之人络绎不绝,连带着明珠都是忙碌非常。素月起身撑着榻几面上,将康熙身边的折子全拿过来,一份份看。

    胤禛和胤禩的折子都有,胤禛闭门谢客,诸人不见,每日除了上朝,去户部,绝不去其他地方。

    胤禩的折子素月是第一次见,胤禩如今在内务府供职,处理事务圆润,长袖善舞,对上门的人既不拒之门外,也不热切太过,说的话,让人查不出一丝错处,无论是上门的人,还是看这折子的人,怕都不会厌恶这话。素月是从没见过如此的胤禩,胤禩一直在素月面前就是个孩子,讨喜活泼,漂亮的孩子,折子上写的样子,素月真是从没见过。

    一个时辰后,素月才搁下折子,揉揉眼角。康熙当初打仗的时候,事情都没有如今多。

    “奴婢本以为,征战事务繁忙,如今才知晓,那根本不值一提”素月润润嗓子,将看完的折子叠好,放在身边。

    康熙正在等下批阅折子,不曾抬头“外患易平,内忧难消”

    素月看着灯烛快尽,换了新的,又再添了一盏,才回康熙的话“外患是一致对外,而内忧则是一人对一堆人,自然不易”

    “你这话倒是有见解,看了这么多,一件件说说吧”康熙将批好的折子递给素月,取了新的又看起来。

    “不知从何说起,不如万岁爷问,奴婢答”素月拿不准有些事情,何况关于胤禛和胤禩的折子,虽然看着没问题,但是怕康熙多思,素月主动说,亲者不愿意说,远者说了怕康熙又想些其他,还不如由康熙主导。

    “两江总督的事,大臣们都是让朕严重惩处,最好在两江将其斩杀,以平民愤,还有那浙江知府林毅之事,让朕下旨彻查,若有别情,再从新处理”康熙眉目之间,愁绪尽显。

    “万岁爷是觉得两江总督之事其中还有内情”素月反问。

    康熙抬头瞪了素月一眼“朕是让你说,怎么你倒是处处来问朕了”

    素月一呆,忙着改正“两江总督之事肯定要彻查,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要安抚百姓,彻查完后,若是能在那当着百姓的面杀了他最好,如此才能让百姓心中之怒纾解,对朝廷,对万岁,也多了一分信心,浙江知府的事,肯定不简单,万岁爷怕是必须要查了,而且查完后,若是真的是有别情,最有可能的就是冤屈,怕是万岁爷要亲自给天下一个交代了。不过此事也是一个契机,奴婢不信,就一个两江总督有那么大的能耐,恐怕顺藤摸瓜之下,万岁爷的亲近大臣,又要没了几个”

    康熙笑看着素月,手中的笔早已搁下“说说你觉得会是谁”

    素月一副惊恐的样子“奴婢可不能乱说,更不能乱觉得,何况,奴婢才认识几个大臣啊”

    康熙被素月的样子逗乐了“你说的那些,朕都知道,朕想让你说的,不是这个,难不成你自个不知道,还是不想说”

    素月垂头叹气,暗想就知道没那么简单“奴婢知道万岁爷想听什么,可是奴婢不知道怎么说。若是站在百姓的位置上,奴婢自然希望万岁爷能把天下的贪官赃官杀尽,还天下清平。可是站在万岁爷的位置,奴婢知道万岁爷恨不得全杀了,但是盘根错节,杀不尽就会酿更大的祸,只有拔了源头,才能收拾虾米。所以,奴婢真不知道该说让万岁爷一次清了,还是留着钓大鱼”

    康熙叹息,许是心里极其疲惫“朕登基至今,亲政多年,日日夜夜忙碌,盼着的就是天下清平,可如今外患已除,内忧却不断,百姓不曾被外患所害,竟被.......”

    素月看着康熙握紧的拳头,眉宇间的痛苦,心情也沉重了。自从在康熙身边,多年来,即使打仗中,批阅折子到三更,四更都是常事,他的确勤奋,也全力的想给天下一个太平,可他毕竟太单薄了,力有不及之地。

    “万岁爷,吏治清,天下才会清,万岁爷的权谋,平衡之术,对于百姓来说并不是福气”康熙的权衡制宜之术,是能让康熙稳定皇权,但是毕竟有利有弊,对百姓而言,天子是谁他们不在乎,在乎的不过是有衣有食,有家有人而已。

    “内务府的账目,你可算清楚了”康熙转移话题,又若无其事的批着折子,恍若刚刚都只是素月的幻象。

    “恩,算到今年的,所有的数目,奴婢已经写了下来,万岁爷可要看看”素月询问。

    “你说给朕听听”康熙并没有看的意思。

    “内务府借出的银钱,一共四百二十八万两有余,三次征战葛尔丹,内务府支出六百五十万两,如今内务府余一百八十九万两有余,至于内务府支出宫中用度,每年皆超出,最低二十万两,最高达五十多万两”素月报着数目,而康熙每听一句,神色就难看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