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常氏三兄弟

    正在李自成发愁文官太少的时候,有两人悄悄的到了绥德清涧县衙。

    这两个人一身官服,疾步来到了清涧县衙,看到看守县衙的衙役也不搭理直直的往里闯,衙役们也不敢阻拦,急忙有人跑到后堂去通报,知县大老爷常明礼的书童常文此刻正在指挥着仆妇打扫书房,听到衙役的说话声走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

    刚走到院子就看到两个身影闯进了后宅,两人脸上满是怒气,仔细定睛一看,急忙小步快跑到两人身前施礼道:“大爷、二爷您们回来了啊,这些日子公子一直在念叨你们,担心对你们的安全!”来人正是常明礼的两个哥哥常明仁和常明义。

    原来常明仁在江苏任知府,常明义为湖广参议;都在南方做官,绥德起事之初,常明礼就知道只要自己的名义一传到北京城,那两位哥哥必然会被罢官夺爵,缉拿下狱的。干脆趁着这个时间差安排亲信家奴日夜兼程的赶往两地报信,到了两位大爷为官的地方家奴也没敢白天进门,而是悄悄的观察,见没有什么事情,晚上才进了两人的府邸,将三爷和全族跟着起事的事情说了以后,两人都是一个表情,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不过常明仁,常明义反应还是很快的,连夜安排家人收拾行装,趁着天黑悄悄地溜走了,就在全家逃走没几天以后,朝廷缉拿二人的旨意也到了,幸运的躲过了这一劫,两家人一路上小心翼翼拐弯抹角的吃了不少苦头才回到了陕西米脂。

    在家见过父亲之后,才知道弟弟常明礼已经做了伪绥德侯李自成的官,任清涧县令,这可更气坏了兄弟二人,都没有顾上休息,就急匆匆的赶到清涧来。

    大爷常明仁抬脚把常文踹倒在地:“担心我们?是嫌我们全家死得慢吧。那个混账老三呢?快去叫他来见我们。”

    “是是是,大爷、二爷先到厅里坐喝杯茶,我这就去叫。”常文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陪着小心把二人领进客厅,然后吩咐家人赶紧去找常明礼。自己留在客厅小心的伺候着。

    时间不大,一个爽亮的笑声从外面响起:“哈哈哈,大哥、二哥回来了?在哪里?”常明礼从大门处走了进来,其实他就在县衙,刚才正忙着和县丞、户房的吏员商议今年夏收的事情。听到有人来吧大哥二哥来了,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赶了回来。

    走进会客厅,常明礼高兴地看着两人,深鞠一躬:“见过大哥、二哥,小弟让你们受苦了!一路之上可还算顺利?”

    “哼!受苦?那是逃命,你可真行,好好的书不读非要跟着造反,现在可好我米脂常氏一门都搭进去了,你可知道这时诛九族的大罪,回来路上听说现在连京城的怀远侯府都被牵连,全家流放倒南京了!”两人一点好脸色都没给常明礼看。

    常明礼陪着笑脸:“大哥、二哥说的是,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不跟着顷刻就有灭顶之灾,我也是在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了大哥二哥,只是坏了两位哥哥的前程,还望恕罪!”

    “那你因何有做了叛军的县令了呢?这也是迫不得已?回到家中听父亲大人说起,我们两个下巴差点没掉地上!着李自成何许人也?值得你赌上全家人的性命?”大哥常明仁质问道。

    “大哥,二哥你们听我详细说说,据我观察这李氏兄弟确有龙虎之姿,大爷李自成明是非、善隐忍、英明果决,能挺进劝谏之言,有雄主之姿;二爷李鸿业,善谋略,通民事,对大局有独到之处,常出惊人之语,小弟在为质期间与其多有交谈,对时局的把控精准入微,好似生而知之者。这几年陕地大旱,流民乱匪无数,唯有米脂百姓安居,田亩丰收,此皆赖李鸿业之功。故而小弟出仕与其兄弟,只是此次事发仓促只能无奈起兵,不然晚上几年定能一战而席卷整个西北。现在也不错,崇祯皇帝昏招频出,我军轻易的占领了延安和庆阳两府,想必占领全陕只是时间问题。小弟倒是也想劝二位哥哥出仕绥德侯,说不定将来封妻萌子也未可知!”解释完常明礼倒做起了两位兄长的思想工作。

    “我看你是被这两兄弟迷昏了头了,你们现在才占了两府之地就想着以后封侯拜相,可知道朝廷百万大军都在枕戈待旦,剿灭你等还用费那么多时日吗?”常明礼的话听得兄弟二人气不打一处来。

    “哈哈哈,大哥、二哥常年在南方为官,怕是不知道现在北方的局势多严重,东虏不时犯边,使得朝廷京营和辽东数十万精锐不敢有丝毫动弹,山西两镇边军忙于防备蒙古和山西的二十万流寇无暇西顾,而陕西各地官军欠饷严重战斗力不足,能够威胁到我们的就是榆林和固原两镇十一二万的边军,但是榆林镇5万精兵已经加入我军,现在我主也是拥兵十万,只要守住入陕要道,陕省境内孰胜孰负犹未可知,这我才敢斗胆邀请二位兄长啊!”常明礼笑着解释道。

    “什么?榆林镇五万边军全都归降了?”常明仁、常明义确实对陕西的事情知道不多,听到收降了榆林边军,两人沉默了下来,心里则在快速的盘算。

    “对!五万边军从总兵到下全部都在,只是两位总兵和几位将领暂时不愿归顺现在已经将全族迁到绥德了。而劝降五万边军的条件就是每月一两的饷银和能吃饱有土地分;据我估计如果对上固原军的话投降者也不会少。现在陕西的情况比你们在邸报上看到了要惨烈的多。无数百姓指着绥德侯活着呢”常明礼点头说道。

    “哎!既如此,你就好好干吧,我和你二哥希望见到你封侯拜相的那一天,我们就在家中闭门读书了,你们败了我们就全家等死。”大哥常明仁叹了一口气。

    “大哥二哥,你们都做过朝廷高官,现在我主也是求贤若渴的时候,前些日子二爷李鸿业还跟我来信提起要探访能士呢,你们回来了正好可以拜在绥德侯驾前,到时候我们常氏三兄弟共列朝堂,岂不是光耀门楣,重现祖宗荣光!”常明礼一脸向往的说道。

    “呵!!你这小子倒是想的长远,就怕到不了那一天我们就身首异处了”二哥常明义嘲讽道。

    “哈哈哈,有志者事竟成嘛。大哥二哥意下如何?”常明礼笑道。

    “到了这般境地还能如何?我道要先看看你说的李氏两兄弟是不是真如你所是人中龙凤。”

    “那太好了,如此我即刻去写书信,想必绥德侯知道二位兄长回来之后也会大喜过望的!”常明礼激动的说道。起身走到书桌前给盐城的李鸿业和延安的李自成分别写了信,命人快马送去。

    也不出常明礼所料,李鸿业接到信件之后,喜出望外,连夜快马赶到清涧县,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样子,和常氏三兄弟彻夜长谈了两天。具体谈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三人都对李鸿业佩服有加。

    常明仁、常明义最终决定出仕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