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军师虐吕布,曹操麻了
繁体版

第九十二章 典德说迁都

    就在刘协感叹世事之时,典德快步向前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刘协忙不迭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典爱卿,请讲。”

    在刘协的眼里,曹操和典德此刻简直就是忠臣的化身。

    毕竟,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只有曹操不顾危险,派典德领兵前来护驾,这份患难见真情,怎能不让他心生感激?

    典德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陛下,请恕臣直言。洛阳虽为大汉都城,但皇宫、城池皆被烈火焚烧,昔日讨董之时,更是被董贼焚烧殆尽。

    整座皇宫仅剩废墟,已无法居住。其次,三辅地区百姓,遭董卓、李傕、郭汜之霍乱,已经是十室九空,不足以供养陛下及朝廷的官员。”

    刘协脸色瞬间惨白,额头冒出细密的冷汗。

    这些问题,他之前或许想过,但从未深究。现在被典德一语道破,心中顿时乱成一团。

    他急忙抓住典德的胳膊,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爱卿,那该如何是好?”

    典德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陛下,为今之计,只有迁都东郡濮阳城。

    如今兖州治下百姓数百万,足以供养陛下及朝廷各位大臣。”

    刘协一听,心中稍稍安定,但仍有些犹豫:“典爱卿,迁都事关重大,是否还有其他选择?”

    典德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陛下,洛阳已成废墟,百姓流离失所,迁都是唯一的出路。

    陈留城地势险要,民风淳朴,正是安顿朝廷的理想之地。”

    刘协沉默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好,听爱卿的,我们就迁都陈留!”

    此话一出,大臣面面相觑,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的群臣和皇帝刘协的脸色都变了。

    几个头发花白的大臣更是如丧考妣,呼爹喊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嚷道:“陛下!不能迁都啊!”

    “是啊!陛下,臣宁死也要死在洛阳,那可是咱们大汉的根本啊!”

    一位老臣扑通一声跪下,眼泪汪汪地看着刘协。

    “是啊,陛下,只有在洛阳,朝廷才是朝廷,否则岂不是成了乱臣贼子的一言之堂?”

    另一位老臣也紧随其后,眼神中满是绝望和祈求。

    刘协被这几位老臣哭得心烦意乱,顿时不知所措。

    虽然他心里也明白,如今的洛阳早已是一个空壳子,但面对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一声轻笑打破了大殿的沉寂。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是典德在发笑。

    刘协眉头一皱,问道:“典爱卿,何故发笑?”

    典德微微一拱手,淡淡说道:“回陛下,臣笑这几位老大人迂腐不堪。难道昔日董卓在洛阳之时,朝廷不是他的一言之堂吗?”

    那位哭得最凶的老臣闻言,气得胡子直颤,对着典德愤愤道:“典将军,朝廷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法统,是威严!我大汉律法道德,岂能如此行事?”

    典德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戏谑:“德冒昧一言,敢说大人错了。

    朝廷最重要的是陛下,陛下在哪儿,朝廷不就在哪儿吗?

    洛阳虽承载了大汉数百年的历史,但如今不过是一个空壳子。

    我们为何要守着一个空壳子,放弃陛下的安危和大汉的未来呢?”

    老臣们一时语塞,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驳。

    刘协听罢,心中一动,觉得典德的话不无道理。

    典德见状,继续说道:“陛下,洛阳虽有千年历史,但大汉的未来更重要。

    正所谓我们应当以陛下为重,以大汉的未来为重,而不是拘泥于一座空城。”

    刘协点了点头,终于下定决心:“典爱卿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准备迁都!”

    老臣们见状,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马车之前,典德的笑声依旧回荡,仿佛在嘲笑那些迂腐不堪的老臣,也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见事情已定,典德心中暗喜,表面却依旧恭敬:“陛下英明,臣定当竭尽全力,护送陛下安全抵达陈留。”

    刘协这才松了口气,心中对典德的信任更深了一层。

    他拍了拍典德的肩膀,感激地说道:“典爱卿,辛苦你了。”

    典德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陛下,臣愿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刘协以及一干官员到达陈留之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瞪口呆。

    只见陈留城经过多次扩建,城墙高耸,厚重坚固。

    虽然比不上洛阳的恢宏气派,但也远超其他城池,令人叹为观止。

    陈留城外,百姓们正拿着曲辕犁热火朝天地耕种土地,四处洋溢着繁荣的气息。

    日暮时分,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仿佛在这乱世之中终于有了一个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

    天子车驾内,刘协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象,一边感慨万千,忍不住赞叹道:“曹爱卿真乃治世之良臣啊!如今乱臣并起,军阀割据乱战。想不到世间竟然还有如此一片净土!”

    伏贵人一路上默默无语,低着头不看刘协一眼。

    她听闻曹操最好人妻,刘协寄人篱下,不知她又有何相处。

    刘协自然察觉到了她的低落,脸上顿时泛起一阵红晕,略显尴尬地说道:“贵人莫要担心,我们已经安全了。。”

    伏贵人听到这话,立刻跪伏在地上,脸上却带着一丝调皮的笑意:“臣妾无碍,臣妾只是因为看到陛下脱离苦海,又有曹公这等大臣相辅佐,复兴大汉指日可待,因此替陛下高兴罢了。”

    刘协见状,心中一阵暖意,忍不住笑了出来:“贵人真是朕的知己啊!你看这陈留,真乃一处好地方,如若我们就在这里安居乐业,能幸福生活下去就好了。”

    伏贵人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丝狡黠:“陛下若是愿意,臣妾自然随侍左右。

    不过,陛下可不能再随意抛弃臣妾了了,否则臣妾可要生气了。”

    刘协哈哈大笑,拍了拍伏贵人的肩膀:“好,好,朕保证,再也不会了。你可是朕的心肝宝贝,怎能轻易舍弃?”

    车驾继续前行,刘协和伏贵人之间的气氛也逐渐轻松起来。

    陈留城的繁荣景象,仿佛给他们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就在这片净土上,他们似乎看到了大汉复兴的希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