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吾乃大明天子
繁体版

第十九章 下令搜查惊煞人

    文武百官听见让他们分开站位,虽然不知道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责不罚众,在钱谦益的带领下,纷纷从地上爬起来往左边站去。

    最后只剩下吏部尚书范景文、兵部尚书孙承宗、户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尚书宋应星,以及礼部侍郎周廷儒和温体仁。

    这两人与钱谦益有恩怨,虽然陛下的新法令同样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但不可能站到钱谦益那一边去。

    尤其是温体仁,一直十分清廉,家里并没有多少田地,所以不担心重新清丈。

    除了这六个人外,还有曹操不怎么熟悉的八位,有太仆寺卿毕自严、国子监祭酒倪元璐、少詹事文震孟、翰林侍讲学士黄道周、太子太傅王永光、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左都御史路振飞、翰林庶吉士蒋德璟。

    以及杨景辰、来道宗等十几位中立派,站在中间没有动。

    曹操看着站向左侧的钱谦益等人,心知这些人就是江南士绅的忠实拥护者。

    今天要是搞不定这些人,新政便不能执行下去,清丈土地也不可能实现,甚至后面做事都会处处制肘。

    所以,他必须以铁血手腕降伏住这些人,以至高无上的皇权彻底压制住这些人。

    否则,以后他的圣旨恐怕都出不了京城!

    “锦衣卫何在?”

    “臣在!”

    骆养性早已提前收到了圣旨,带着三百多锦衣卫埋伏在周围。

    霎时间,锦衣卫涌出。

    “钱谦益等人抗旨不遵、忤逆朕意,将这些人拿下!”

    骆养性吃了一惊,想不到陛下说拿人就拿人,这可是五六十人啊,而且都是朝中重臣。

    钱谦益同样惊惧,以前就听说陛下曾经杀死四个偷听的太监,还杀死了阉党十狗当中的二狗,难道今天又要大开杀戒了吗?

    曹操对于骆养性的犹豫很不满意,沉声说道:“骆指挥使,难道还要朕亲自动手吗?”

    骆养性无奈,朝着钱谦益等人小声道:“诸位大人配合一下,别让我难做。”

    说完,一挥手,四周的锦衣卫立即涌上去,两人拿一人,将钱谦益等人拿住。

    “王体乾何在?”

    “臣在!”

    王体乾同样提前收到了旨意,带着东厂的厂番到来。

    “你立即带着人去钱谦益等人的住宅进行搜查,发现违禁物品全部带回来!”

    “是!”

    王体乾自然知道陛下想要什么,无非就是搜查房契和地契,找到这些人徇私枉法的罪证。

    听到东厂要搜查府邸,左侧的许多官员都慌了神,只是被锦衣卫拿住,动弹不得,只能跪在地上喊着“陛下开恩”等语。

    曹操不为所动,下令道:“满桂何在?”

    “臣在!”

    “率领三千兵马守住各城门,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城!”

    “是!”

    满桂没有让他失望,三个月将三千骑兵训练成了一支铁骑,虽然人数不多,但足以守住内城的城门。

    曹操这么做也是以防万一,其实这些人怂的很,压根不敢铤而走险去造反。

    王体乾领命而去。

    一个时辰后,厂番抬来了两个木箱,里面装满房契、地契还有来往书信。

    “徐爱卿,范爱卿,你们两人立即按照名字查验比对。”

    “是。”

    徐光启和范景文立即对房契地契进行统计。

    那些拥有十几套房子、几十万亩良田的官员早已经吓得瘫软在地。

    大明律法极其严格,凡是文武百官贪墨60两以上就判死刑。

    中间的杨景辰、来道宗等人,见势不妙,立即跑到右侧那一边去了。

    曹操看着满满两箱子的房契与地契,心中非常震惊,他知道朝中有些人贪,却想不到会这么贪!

    大贪!

    其实在明初,就曾经发生过一个非常大的贪墨案——郭桓案,涉案人数之多,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牵连诸多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曹操道:“朕原本只想找一些罪证,让你们乖乖听话,可万万想不到,你们居然让朕大吃一惊!”

    “来人,将这些人犯全部押进诏狱,待核实罪状后一并发落!”

    锦衣卫两两上去,架起瘫软在地的一群官吏,准备送进北镇抚司。

    当然这里面也有清廉的,比如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就没有搜到贪墨的物证。

    成基命叩首道:“陛下,臣有一言。”

    “讲。”

    “陛下整顿吏治,臣无话可说,但是陛下以这种方式推行新政,取消士绅的免赋优待,恐怕伤了全天下读书人的心,将再也没有心思读书考取功名!”

    曹操示意锦衣卫将成基命放开:“卿所言不差。朕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朕爱才惜才,又岂能让读书人不能安心读书呢?朕既然推行新政,必然有相应的举措。至于替朕办事的臣子,朕不会亏待了他们,奖罚分明,有功必奖赏,赐于封地,可以明正言顺地收租。”

    “朕还会在各州县设置学堂,并配置足够的田地,朝廷会提供耕牛、工具、雇佣佃农,让读书人既能求学,又能填饱肚子。”

    成基命听罢,跪地叩首:“臣误会陛下了,陛下乃千古明君!臣知罪!”

    曹操一笑而过:“朕差点儿误杀了一良臣,现在朕就任命你为礼部侍郎,督建各地学堂,监管学子们求学一事。”

    成基命感激涕零:“臣遵旨!”

    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人没有押上囚车,那就是钱谦益。

    可能是赃物藏的比较好,也可能房契地契都在江南老家,侥幸躲过一劫。

    钱谦益早就吓得双腿发软,已经站不起来了,官服也被汗水和尿液湿透。

    曹操看着他,心中微微有些不屑:“朕最恨贪赃枉法之人,原本想借你的人头一用,想不到你还算清廉。”

    这个时候,礼部侍郎周延儒禀报道:“陛下,臣有奏。”

    “讲!”

    “据臣所知,多年前钱千秋用重金贿赂考官金保元、徐时敏,以‘平步青云上青天’为段落结句,科场舞弊,钱谦益身为主考官竟然不察,后被查出,遭受罚俸。臣以为,当年此案有诸多疑点,还请陛下明察!”

    温体仁道:“陛下,臣认为,钱大人当时作为主考官,阅卷评审,每一段都有平步青云上青天这一句,怎么可能会没有察觉?这其中定有猫腻。陛下如若不信,命礼部把钱千秋的卷子拿来,一看便知。”

    曹操看着站出来的这两位,心中立即了然。

    虽然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但是能够猜测出来,温体仁和周延儒想借此机会落井下石,将钱谦益置于死地。

    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绝对是睚眦必报之辈。有才则用,无才就罢。

    曹操挥了挥手,刘若愚立即去礼部把当年钱千秋的舞弊案的卷宗还有考卷全部拿了来。

    “钱大人,对于这场舞弊案,你可有话说?”

    钱谦益哆哆嗦嗦地回应道:“当年已经结案,臣也被罚俸禄半年。如今重提旧事,臣还是那句话,臣并未收受贿赂,与他人一同舞弊!”

    既然有了把柄,曹操就不会轻易放过:“你身为主考官,发现不了卷面上的问题,便有失察之罪。做事如此马虎,朕岂能让你继续当内阁大臣?”

    钱谦益心中明白,陛下已经铁了心让他离开,与其等着陛下罢免,不如自己辞退,省得又牵扯出其他问题。

    所以,他叩拜道:“臣才疏学浅,亦不能明察秋毫,让陛下失望了。再加年事已高,臣决定辞官回乡,望陛下恩准!”

    “准了!”

    曹操就等着这句话呢,答应地十分痛快。

    此时,上朝的大臣已经没剩多少了,稀稀拉拉的。

    曹操道:“范爱卿,查阅闲赋在家的官员,看看有没有可用的人才,举荐给朕。”

    “是。”

    看着剩下的这些人,曹操道:“你们都是朕的忠臣,是大明的栋梁,所有人加爵一等,赏金百两,等清丈田地后,每人再赏赐三百亩良田。”

    “谢陛下!”

    所有大臣都叩首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