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吾乃大明天子
繁体版

第十七章 满桂授剑忠勇将

    满桂善于骑射,入伍后每次参战都斩首不少。按照规定,斩获敌人一颗头颅,就可授任官职,否则赏白银五十两。

    因为没有认识的人,满桂屡次拿到赏金,却没能得到一官半职。年近三十,才当上总旗,又过十年才当上百户长。

    天启二年,孙承宗出任蓟辽督师,看到他相貌威猛、能力不凡,就让担任副总兵,负责中军事务。

    天启六年,后金派数万骑兵攻打宁远。满桂和袁崇焕在城里死守,点发西洋红夷大炮,击退敌人,获得宁远大捷。

    天启七年,后金再次兵临城下,满桂率领副将尤世威等人出城迎战,杀退敌人,自己也身受重伤,获得宁锦大捷。

    看到这里,曹操将卷宗放下,问道:“满将军,如果朕让你新建一支骑兵,你会如何做?”

    满桂没想到陛下不问大同镇的状况,反而问他军备知识。

    他自幼熟读兵书,镇定自若地应对道:“首先,兵士的选拔。最好是会骑马和懂马的,如果会一些刀剑更好。这样训练起来将会更加容易。”

    “其次,马匹的选择。战马不仅要耐力好,而且要性格温和,在经过训练之后,要做到令行禁止。”

    “其三,对骑兵的养护。骑兵有着强大的作战能力,因此军饷要比普通的步兵要高。”

    “其四,骑兵的甲胄不仅要轻薄,而且还要极高的防护能力,既要保证护甲的坚实程度,同时还不能影响骑兵的作战。因此对于骑兵的甲胄是需要专门制作。”

    “其五,骑兵的武器包括弓箭、马刀、长枪等。如今还有火铳,比如关宁铁骑就配备了三眼火铳,战力大增。”

    “有这五项,必成一支铁骑!”

    满桂侃侃而谈,曹操面露笑容。

    “满将军,知道朕为什么问你这个问题吗?”

    满桂摇头:“臣不知。”

    “朕让御马监组建了一支骑兵,但是缺少一个领军大将。”

    满桂和孙承宗听到后,都吃了一惊。

    孙承宗道:“陛下,林丹汗今年与右翼蒙·古土默特部、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在挨不哈进行会战,蒙·古诸部被击败。林丹汗在宣大塞外站稳了脚跟,西迁取得成功,宣大不可不防啊!”

    满桂也道:“陛下,臣任职为总兵,有守护城池、安抚军民之责,刚刚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果臣这时候离开,鞑子会不会又来袭扰?”

    曹操道:“孙爱卿,就算边关防御的再好,可如果京师没有一支强军,朕的心中始终难安。”

    孙承宗明白陛下的意思,说道:“既然陛下看重满将军,臣可以举荐其他人代替他去任职。”

    曹操将身上的宝剑摘下,然后缓步走到满桂的身前:“满将军,朕让你统领御马监的三千骑兵,封为忠勇将!拿着朕的这把宝剑,守卫在朕的身旁,但凡有异心者,上可斩武将,下可斩群臣!”

    满桂心神一震,陛下说这番话也就意味着,他摇身一变,变成了皇帝的权臣,手握生杀大权!

    想到这里,他立即单膝跪地,双手接剑:“末将谨遵陛下令!”

    曹操道:“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把三千骑兵给训出来。需要的银子从内帑里出,需要打造的兵甲跟工部的宋尚书调解。”

    “是。”

    ……

    腊月初八,腊八节。

    京城的街道上,卖粥的店小二唱着腊八歌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朝廷已经下了通告,为了促进经商,京城的铺子免租三月,如果没有本钱,还可以向钱庄无息借贷。

    因此,在过年的这段时间,京城冒出来不少铺子,日用杂货、吃喝美食,南北的货物开始在坊间流通。

    曹操拿着一个拨浪鼓走进了坤宁宫。

    快要过节了,宫里也逐渐忙碌和热闹起来。

    高高的红灯笼早早地挂了起来。

    曹操看着挺着大肚子正在纺布的周皇后,笑道:“都快要生了,不要这么辛苦,小心动了胎气。”

    周皇后吩咐几个宫女继续纺织,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说道:“早着呢,怀胎十月,算算日子,得到来年的二月才生。”

    曹操将拨浪鼓递了过去:“朕还以为马上就要当爹了呢。”

    周皇后问道:“这拨浪鼓哪来的?”

    “最近京城来了不少货郎,御用监有心,买来送给朕的皇子玩。”

    周皇后笑道:“陛下怎么知道是儿子?”

    曹操凑上去摸了摸:“这孩子在里面一直不老实,一定是男娃。”

    这几个月,周皇后显然不能陪着他一起练剑了。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曹操便来到了田贵妃的寝宫。

    田贵妃知道周皇后怀上龙子后,心中是很失落的。

    曹操进屋,正巧听见田贵妃拿着一根笛子吹奏《梁祝》。

    曲调悠悠,余音袅袅。

    明月皎洁,美人清秀。

    曹操忍不住上去环腰抱住:“朕闻笛声,便知汝意。朕努力,也让你尽快怀上龙子。”

    ……

    时光过的飞快,过年之后就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春耕大典结束,今年除了在皇庄的两万亩田地种了番薯,还在周边的几个州县进行推广试种。

    按照户部的统计,种植亩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三万亩。

    依照这种繁殖和培育的速度,再试种两年就可以向全国大面积进行推广。

    徐光启道:“陛下,农政全书初稿已成,只需要再稍加修改,便可拓印发行。”

    曹操点了点头。

    宋应星道:“陛下,天工开物的《乃粒》、《乃服》、《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甘嗜》、《膏液》(食油)、《陶埏》已修订完成,后面臣正在撰写《冶铸》、《舟车》、《锤煅》、《燔石》、《杀青》(矿物染料)、《五金》、《佳兵》等卷。”

    曹操道:“朕想尽快发行下去,让百姓学会上面的技巧,一定可以加快生产。”

    徐光启道:“臣有一个建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都可以按照分卷进行拓印装订或者抄录成册。这样也不会耽误下卷的修改和撰写。”

    曹操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就这样办吧。把书分开,按照分卷进行拓印发行。”

    “是。”

    曹操清楚地知道这两本书的实用价值,里面的许多方法能让百姓更快、更准确地进行生产,比如织布图、水车图等等。

    四月二十六日,马懋才上奏疏曰:

    臣乡延庆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而庆阳以北,饥荒更甚。

    曹操看着奏折,这比他想象的更加严重,只可惜现在国库里没有多少银子可以用来赈灾。

    内帑,也就是他的私银,收缴魏党的一百万两拨去辽东,发了军饷,暂时压制住了兵变。

    御马监新建的三千骑兵,又花去了不少银子。

    为今之计,只有收取去年的税银补充一下。

    “王大伴,去把户部尚书徐大人找来,让他带上税簿。”

    “是。”

    没多久,徐光启就来了。

    “徐爱卿,去年的税收现在收取几成了?”

    “不到七成。”

    “账本呢?”

    徐光启将户部的账本呈上。

    曹操翻开第一页,发现徐光启已经将田地、户、人口和收取的税收总数罗列了出来。

    田赋之数官民田土:七百四十三万九千三百一十九顷八十三亩八厘九毫。(7439319.8389)

    户: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9835426)

    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51655459)

    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八合八勺(430082.6988)

    米:二千一百四十九万三千五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一合二勺九抄八撮(21493563.11)

    户口盐钞:二十五万九千七百三两三钱七分三厘六毫八丝(259703.37368)

    屯折银:\t二万四千八百二十二两八钱八分七厘六毫(24822.8876)

    其余的还有棉布、马草、牛租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