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情缘
繁体版

第12章

    分开偏要在雨天

    平安夜当晚,马丽娟无理取闹般离我而去。虽然我当时不明白她为何生我的气,但过几天后,我主动去找她“和解”,她便不再发我的脾气。晚上她和我一起去教学楼课室自修,我们又言归于好了。

    一九九九年新年的钟声刚响过,期末考试临近了,学生们都忙着复习迎考。

    学生宿舍里开始不再喧嚣,白天课室里满是聚精会神听课的学生;傍晚成群结队的学生开始涌向一间间课室准备参加自修;夜深了还有人在灯光下“开夜车”——看书学习。

    晚上自修的感觉还真不错。有时我与同宿舍那帮哥们一起去;有时和马丽娟两个人去;有时独自一人去。自修的时候,大家都在静静地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笔记或习题。偌大的空间里,连翻书声和搔痒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就在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之中,我隐隐觉得我和马丽娟之间要发生点什么。我有某种预感,一种不祥的预感。

    一天晚上自修后,我和马丽娟肩并肩走在返宿舍的路上。开始时我们讨论些学习上的问题,说着说着,就聊到了对文学的看法上。

    我说我很羡慕那些创作出世界名著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对人类的思想和生活影响重大且深远,是人类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这些伟大的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人类社会与时代发展的特征及历程。

    马丽娟听了我的此番“高论”却不以为然。她说她才不羡慕什么作家呢,作家都是些虚伪的家伙,喜欢高谈阔论,异想天开,整日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接着她又指出:当今社会上,干作家这一行的大多是些急功近利、自私自利、见钱眼开、浪得虚名的小人。

    我做梦也想不到她对作家竟是如此深恶痛绝,提出这么尖锐的批评来。如果她刚才所说的那番话给社会上任何一位成名的作家听到,非活活将他气死不可。

    我解释说这是她个人的偏见,社会上大多数作家人格高尚,平时他们都是作风正派、行事谨慎、胸怀宽广,视金钱名利如过眼云烟的君子,她所谓的那些劣质作家在社会上只占极少数。

    听完我的解释,她的语气变得稍为缓和了些,但仍不服气。

    她注视着我的脸,严肃地问道:“当今中国文坛上出现一股浮躁的作风,为赶时间,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大多不见深度,只有自顾自怜,无病呻吟,这分明是在粗制滥造。文人们争风吃醋,互相抨击、谩骂,甚至互揭疮疤……这些现象你又如何解释?”

    我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我个人认为,这主要是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市场经济使然,其它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沾上这种‘浮躁’的毛病,当社会机制运行到一定阶段,一切自然会步入正轨。”

    “这么抽象,我可闹不明白。算了,我们还是谈别的吧”马丽娟似乎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交谈。

    她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似笑非笑地问:“李慕南,你真不自量力,想当什么作家?”

    “是的,不仅是一名作家,而且是一名真正的、伟大的作家!”我不容小窥,在她面前挺起胸膛大声地回答。

    她听了噗地笑出声来。

    “瞧你那较真的样儿,开玩笑用不着扮得如此认真吧,我真是服了你!”说完她便笑得人仰马翻。

    “不,我是认真的,我真的想成为一名作家,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妈对我的希望。”我感到悲哀,这就是阿娟吗?这就是平日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马丽娟吗?

    她显然发现了我的不悦。我俩不再说话,默默地走着。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她庸俗浅薄的一面,心里感到很失望。

    俩人走到了图书馆的门口。我抬起头,仔细望了她一眼,对她说道:“我还要去图书馆查些资料,我们就此告别吧,Bye-bye!”

    她似乎听出了最后一句话的弦外之音,不由愣住了,过了一会才开口:“再见,大作家!”她冷冷地抛出一句,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站在台阶上,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凄凄的夜色中,心在隐隐作痛。她为何不理解我,而我又何尝理解她呢?

    自上次在图书馆门口和马丽娟分别后,我一直没有与她见面。直至考完期末试,她要离开本校,回湖北老家完成她的大学学业,在送别那一刻。

    话说回头,考完期末试当晚,我与同宿舍那帮哥们聚会。聊着聊着,不知怎的就聊到了我和马丽娟的身上,他们都知道我俩关系暧昧,非同一般。

    “近来怎么不见你和马丽娟在一起,小俩口是不是吵架了?”裘叔关心地问我。

    “什么小俩口?我只是个穷书生,哪敢高攀她呀!我们意见不合,分开了”我答道。

    “分开了?怎么会呢,你俩是咱班郎才女貌的一对儿,怎么说分手就分手呢?”伟哥一脸不解。

    “不是分手,是分开”我解释道。

    “哦,原来不是分手,只是暂时分开,那不要紧嘛”伟哥似乎明白了。

    “但我们这种分开很难再在一起,俩人可能就此天各一方,形同路人”我再次解释。

    “这我就不明白了,按你的说法,分手和分开有何区别呢?”阿欣忍不住问我。

    “我认为,分手是男女朋友曾经相恋过现在分开了,分开则是因为分开而分开,普通男女朋友分道扬镳了也可以叫作分开……”我不知何时得出如此结论。

    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难道你和马丽娟没有谈过恋爱吗?”问这话的是猪仔斌。

    这时只见伟哥伸出巴掌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颇为赏识地对他说:“嗨,猪仔斌,认识你这么久,头一回见你不说蠢话,问得好!”

    “或许有,又或许没有”我的回答模棱两可。

    正在这个时候,狗仔队由门外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他一瞧见我,神色马上变得有些慌张起来。

    “出什么事了?”裘叔觉察到狗仔队的神色不对,第一个问他。

    狗仔队望了望我道:“马丽娟,她……”

    “她怎么了?快说”我不由一阵紧张。

    “她在宿舍里边哭了,很伤心的样子”他停顿了一会。

    “后来我问杨少芬,才知她和南哥的事……马丽娟告诉过杨少芬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我追问道。

    “马丽娟曾透露给杨少芬说,她在看流星雨当晚许了个心愿,但这个心愿恐怕永远也无法实现了”狗仔队神色黯然道。

    “是什么心愿?令她这样伤心”伟哥好奇地问。

    狗仔队支支唔唔,最后在大伙的“严刑逼供”下,终于道出:

    “马丽娟很喜欢南哥,想和他在一起,直至……”

    “直至什么时候,快往下说呀,是毕业后吗?”

    旁边不知是谁在发问,当时我已处于“昏迷”状态。

    “如果非要说一个期限,她希望是——一万年”狗仔队耷拉着头说。

    声音虽小,却如雷贯耳,大伙默不作声地听着。刹时,我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瘫在椅子上。

    大家三三两两地散走了,整间宿舍现在只剩我一个。我突然发觉自己太自私、太愚蠢了:看流星雨当晚我和娟各许了个心愿,我的心愿仅是为自己的梦想而许,一个遥不可及的作家梦,而她竟然……

    刹时间,我觉得自己形单影只,是那么孤独无助,一个人沉浸于深深的懊悔与悲哀之中。

    马丽娟要走的消息,是狗仔队通知我的。

    她走的当天,下着连绵细雨。我为了见她“最后一面”,冒雨跑去她的宿舍。但见人去“床”空,杨少芬告诉我马丽娟刚刚拿着行李往外走了。

    我急忙转身冲出女生宿舍,飞快地往校门口的方向追去。

    当我追至学校附近的某条街上,在我俩看过《铁达尼号》那间电影院的门口,我终于瞧见了她熟悉的背影。

    “阿娟……阿娟……”

    听到呼声,她蓦然回首,望见是我,刹时呆住了。只见她用那双摄人心魄的眸子注视着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似怕我逃掉般不肯移开目光。

    突然,她放下手中的行李,把雨伞丢开一边,不顾一切地向我飞奔过来。

    在离我还有一米远的地方,她立住了脚步。我俩互相对视着,都极力想从对方的眼眸深处寻觅一种东西,探出个究竟来。直至发现对方的眼睛渐渐变得模糊,分不清由我们脸庞滑落下来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终于,我俩紧紧地抱在一起相拥而泣,任凭冰冷的雨点和行人惊奇的目光落在我们的身上。

    时间仿佛凝固了似的,不知过了多久。

    “Kissme”她在我耳边柔声说道。

    我心儿顿时跳得狂乱,脸上一阵发烧,犹豫着,终于将自己从未接触过异性的双唇,小心翼翼地向她那微微颤动着的鲜红湿润的双唇靠拢,终至轻轻吻住,唯恐粗野,唯恐亵渎,唯恐惊动了整个宇宙的静谧。

    “若要分开,不要在雨天……要说再见,空空的心里面……承认自私太自私已没意义,oh……”

    此时此刻,街边的音像铺传来了刘德华的歌声。

    一曲《分开不要在雨天》令人触景生情,但为何我俩“分开偏要在雨天”——也许这就是天意,这便叫有缘无份。

    马丽娟终于离我远去,后来听说她毕业后去了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