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带着超市建帝国
繁体版

第52章 开城门,收声望!

    东汉建安四年。

    一片干裂的土地上,一位农民正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敲打着土块。

    他站在光秃秃的土地上徘徊了很久。

    舍不得撒下手中包浆了的种子。

    不种,秋天要挨饿!

    种下去又不一定成活!

    四月没有如约的春风,只有料峭还寒的天气。

    天寒、大旱、大疫、各方压榨,他们快要喘不过气了。

    他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睛里透露出一种孤独和绝望的神情。

    他看着手中的种子,眼中满是不舍。

    就像去年他看着自己被蛮子抓走的儿子和儿媳一样。

    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扬起了一片尘土。农民抬起头,看到了一群官兵正向他走来。

    农民看了看手中的种子,再看看满天飞尘。

    他的眉头紧锁,嘴唇微微颤抖,仿佛在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他知道,这些种子是他唯一的希望,但是他也知道,种下去也活不了。

    他又不想便宜这些抢劫的蛮子。

    “过兵了,赶快逃啊!”

    “蛮子抓回去要做奴隶啊!”

    村口有人大喊。

    老人犹豫了一下,随即又平复了情绪。

    “我不逃了,逃也是饿死,倒不如被杀了痛快!”

    “有口饭吃,做奴隶也未尝不可!”

    ......

    老人正在迟疑之际,只听一个士兵喊道:

    “喂,老头,给你五个白馒头!”

    “叫上你们所有的人去蓟县!”

    “公孙续将军发粮、发房、发工作,老人孩子都帮你们养!”

    “接头暗号”

    一百人一组的骑兵见人就发白馒头喊话。

    然后一溜烟地跑向村子

    农民的脸上洋溢着不可置信的光芒。

    他轻轻咬了一口,突然发现是香甜松软的糕点。

    他听说过糕点,却从来没见过,没吃过。

    他激动地手在颤抖,颤颤巍巍地向村里走去。

    难道老天爷真开眼了?

    真有发白面馒头的官兵了?

    不知不觉中,他老泪纵横,脚步也不再蹒跚......

    村子里。

    一位老妇人正坐在门口的小石板上,她的手里拿着一根针线,在缝补衣服。

    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

    不远处的背风处,她的孙子团着手缩着头蹲在墙边一动不动。

    那只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他的身上穿着好几件破旧的衣服,衣服上有很多补丁。

    小男孩的脸上脏兮兮的,面前的地上摆放着一个空碗。

    男孩时不时会发出一个微弱的声音:“奶奶,饿!”

    啪啪啪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村里人并不慌张。

    老妇人只是抬了抬头,悲哀地看了一眼瘦的跟猴一样的孙子。

    以及空荡荡的土坯房。

    这个家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抢了。

    “馒头泡热水喝,不要噎死!”

    “蓟县有饭吃,有房住,带着家里人去那里逃难!”

    “留两个馒头在路上吃,别饿死在路上!”

    几个大头兵挨家挨户地吆喝,同时发馒头。

    这可是白面馒头,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食物。

    现在要救济这些穷苦百姓?

    有几个发馒头的士兵竟然不小心流下了眼泪。

    心中更是呼唤着那句刻在他们骨子里的话:

    “公孙续,威武霸气,帅气无敌!”

    突然间,不知道从哪个土坯房里传出来一道声音:

    “公孙续,威武霸气,帅气无敌!”

    “公孙续,威武霸气,帅气无敌!”

    起初声音很低,由士兵带着喊,百姓的声音微弱。

    但是渐渐地,百姓的声音越来越大。

    四五十人的村庄,加上近百人的士兵,无缘由地喊起了这句话。

    “公孙续,威武霸气,帅气无敌!”

    这句话缭绕在村子的上空,像是呐喊,像是泄愤,更像是希望!

    ......

    城门上。

    公孙续认真地眺望着远方。

    他在努力地寻找着记忆中的天津城模样。

    可惜,努力了一刻钟他还是放弃了。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想要规划一下城墙都没有参考的依据。

    “韩珩啊,你找人跑马圈地,尽可能地把城墙的轮廓拉大!”

    “建设一个能够容纳千万人口的大城!”

    公孙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什么?”韩珩以及旁边的赵云、田豫、焦触、张南,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整个大汉才有多少人?

    不超过五千万吧?

    你竟然想弄个千万大城?

    你比你爹公孙瓒还疯狂!!

    “我们要屯田!”

    “要种植保密的土豆、红薯,玉米,大豆。”

    “我们未来要做大汉的粮仓!”

    “负担起所有的吃饭问题。”

    “不大不行啊!”

    公孙续悠悠地说。

    有点遗憾,超市里的大米都是脱皮的,没有稻谷,所以做不了种子。

    否则,那些大米也能自种自吃的话,就不用他浪费声望值了。

    话说,想起声望值,他忍不住看向系统。

    两千四百多万。

    升级有点慢,不过小蜜蜂们倒也算努力。

    “主公,修建这么大的城墙,人力、物力,我们蓟县承担不起啊!”

    物力?

    什么物力?

    盖城墙的砖?

    那玩意儿不是村里挖个窑就可以烧制吗?

    他记得祖国大地上,村村都能办窑厂。

    完了烧砖头盖房子。

    青砖红砖满村都是。

    后来国家不让烧了,说什么污染环境。

    再后来,大家都进城买房子,住进来高楼大厦!

    那种建筑都用那种用机器挤压出来的砖头。

    外观好,个头大,但是,一方面重量轻,不隔音啊!

    哪有那结实的红砖好?

    这不是要建护城河吗?

    挖出来的土可以烧砖。

    这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这个时代用的都是糯米之类的粘稠剂。

    有点浪费!

    改,改成水泥。

    水泥怎么烧的?

    他见过一次,跟烧砖头一样,需要混合一些东西。

    需要的原料是石灰石、黏土、铁矿石、煤炭。

    至于配比什么的他倒是记不得了。

    想到这里就想起了他超市里的书店。

    什么时候能开放他的书店?

    有了书店,烧水泥还是问题吗?

    公孙续狠狠地薅了一把自己的头发,升级!

    必须增加人口!

    千万,亿,在所不惜!

    “韩珩,你去搜罗工匠,越多越好,我们要造水泥,造砖头,连弩......”

    公孙续决定把所有的工匠都集合起来,让他们去挖煤,找矿,搞科技。

    他就不相信,凭他这个半吊子大学毕业生,还搞不了简单的科技?

    红薯、土豆他都能种出来,还搞不定一个烧砖,制水泥的任务?

    对了,还有那个连弩。

    那玩意儿好像也不复杂。

    他不信造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