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吕布拉我认义父
繁体版

【036】独往矣

    “谢渠帅给安这个机会!”

    邓安作揖,既然李大目有被招降的可能,那何不顺水推舟,避免一场注定要死很多人的战争发生呢?

    所以,他暂时不打算揭露真实身份,防止再有意外发生,干脆麻烦一点儿,再走一趟来回,假装商量成功,先将黄巾军骗下山。

    届时,大势基本已定,哪怕李大目知道了他邓安的身份,想出尔反尔,也再不可能有反叛的机会,只能认命了。

    “你准备何时出发?”李大目忽然问道。

    “随时可以。”邓安道。

    “那就午后吧,今日正午,本渠帅为你设宴践行,让兄弟们都敬你一杯,如果你能成功地活着回来,日后我李大目不管走到哪,都不会亏待你!”

    李大目走下座位,吩咐守卫将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

    “还是不用了吧。”

    邓安欲推脱,毕竟在山上待的时间越久,身份越容易暴露。

    李大目笑呵呵地来到邓安面前,双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说道:“不管最后成也不成,你邓安的名字值得让全寨的兄弟们都记住,所以必须为你践行!”

    邓安站在那里,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一笑,事到如今也没办法推迟了,只能顺从其命了。

    ……

    沁山脚下,大军驻扎处。

    何山坐在主帐内,脸上充满了忧愁。

    “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大人有没有成功混入敌人内部……”

    他们携带的粮草只够大军吃三天的,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一天半,若是等到明日过去,山上还有消息传下来的话,那他们就不得不撤军返回沁县了。

    “让我进去看看!”

    “不能进啊,何谋士吩咐了,没有他或者邓将军的命令,谁也不能擅自闯入主帐!”

    “给我滚开,知道我是谁吗?也敢拦我!”

    帐外,响起吵闹的声音。

    下一秒,帘帐被掀开。

    屈南无前闯进主帐,外面负责看守的士兵根本拦不住,他扫了一眼帐没,并看见何山一个人,喝问道:“将军呢!?”

    何山坐在长案后,望着一脸恼怒的屈南无前,他终究没有选择欺骗,而是挥手示意旁边两名士兵先出去,再说道:“大人他一个人上沁山了。”

    “什么!?”闻言的屈南无前瞠目结舌,随即走到长案前,伸手拽起何山的领子,道:“姓何的,你是不是疯了,就这么让将军一个人上山,不知道通知我吗!”

    对此,何山并没有脾气,任屈南无前拽着自己,缓缓开口:“大人不让。”

    “你……”屈南无前脸上既愤怒又无奈,最后松开手,转身往帐外而去。

    “你去哪里?”何山喊道。

    “去找将军。”屈南无前头也不回地说道。

    “站住,你给我回来!”何山“啪”的一声,拍案起身。

    屈南无前愣在原地,回头看着何山道:“我不能眼看着将军去送死,我必须陪在他的身边,这样我才能放心。”

    “你要是走了,整个军中我还有几人可用可信,到时候若是有人趁机反了,没有你在,我一个人如何制衡。”说罢,何山眼神严肃地注视着屈南无前。

    屈南无前也在看着何山,眼里终是犹豫了。

    是啊,高顺、魏续和宋宪三人始终不可信,立场捉摸不定,倘若在此时得知将军一人赴沁山,难以保证会不会生出反心。

    “大人昨晚就一个出去了,现在怎么也该抵达山中了,至于能不能打入黄巾贼的内部,为大军打开一条阔路,这就只能看大人自己的运气了,至于你哪怕去了,也无济于事。”

    何山紧接着又道:

    “我们现在能为大人做的,就只有好好把大军给守住,不要辜负了大人的一片苦心。”

    屈南无前点了点头,渐渐地放下了心中那股冲动劲。

    另一座帐内,宋宪正在来回渡步,脸上犹豫交杂。

    “报!”这时,帐外响起声音。

    宋宪顿住,霍然转身,道:“进来。”

    一名士兵钻进帘帐,半跪在地上,禀报道:“属下已经确定,邓将军不在主帐,也不在军中。”

    “确定吗?”宋宪急迫地问。

    “刚才属下在主帐外亲耳听到何谋士和屈南无前说邓将军一人上了沁山。”说到这里,士兵还补充了一句,“属下敢以性命担保。”

    “一人上了沁山?”宋宪既意外,又像是早已猜到一般,冷笑道:“昨日张文远和侯成主动请缨上山,他不让,反而自己一个人跑到黄巾贼窝里去了,真是聪明一世,荒唐一时啊。”

    “是什么让宋大哥笑的这么开心啊?”

    就在这时,帘帐外突然走进来一个人。

    “原来是魏贤弟,你来的正好,大哥这里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宋宪见到是魏续,松了一口气。

    后赶忙上前将刚才士兵探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魏续。

    听罢,魏续蹙眉道:“会不会是诈?毕竟此人上次骗了我们,如果这次又是他特意安排的话,恐怕我们是自己把自己推向了火坑。”

    宋宪犹豫了片刻,结合这两日所发生的处处细节,最终断定道:“绝非是诈,这种时候他一心对付黄巾贼,哪里有时间分神算计我们?”

    “说的也是。”魏续咂嘴,抬头看着宋宪,道:“那我们……”

    宋宪接着道:“立刻调兵,包围主帐,然后公开说邓长临不幸死在了黄巾贼的手上,之后只要控制住何山、屈南无前这二人,让他们承认此事,这样整个大军基本就可被你我接管了。”

    魏续担忧道:“那倘若邓长临还没死呢?”

    “他一个人上沁山,难道还能有活路?就算他可以活着下山,我也不会让他再有机会回到军中。”宋宪眼底闪过一丝阴鸷。

    “你打算怎么做?”

    “派人驻守沁山附近,只要看见邓长临,即刻斩之,再执其首回营,届时还怕有人不服?”宋宪冷笑,随后道:“不过我手上兵力有限,所以此事需要交给你来完成。”

    “那我现在通知高顺、侯成他们,让他们来帮我们。”说罢,魏续转身就要走出营帐。

    “不!”宋宪喊住他,道:“以防意外发生。此事不需要让那么多人知道,哪怕是高顺和侯成,且侯成此人若无必胜把握,绝不会帮我们,只会保持中立。”

    “我知道了,那我现在就带人去沁山附近蹲守。”魏续说罢,径直走出帘帐。

    而此刻,帐内便只剩下了宋宪和那一名士兵。

    “你立刻传令下去准备,午时清兵,黄昏动手。”宋宪转头对士兵道。

    “诺!”

    帐内彻底剩下宋宪一个人,他喟然长叹:“成败在此一举啊,不过相比起败,胜的把握足有八成,我看谁还能阻我?”

    回到营帐的魏续,立刻清点了率领三百人,随后迅速潜出营区,往沁山而去。

    ……

    已至正午,风和日丽,白霞千里,阳光明朗而不觉炽热。

    沁山上,寨子里摆满了酒桌,聚满了人,他们都头缠黄巾,有老有少,此刻目光全都不约而同地望向最前方。

    李大目站在台阶上,望着底下的众人,道:“兄弟们应该都很好奇我为什么突然召集大家在一起喝酒吧。”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之中,李大目继续道:“实不相瞒,而今我们寨子已经走到了绝路,相信各位都知道前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我寨派去沁县的三千人,无一人回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场不少人都露出了沉重的表情。

    因为那些人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在场人的朋友或者亲人,可是不曾想,这一去,居然了无音讯,不知是否已天人两隔。

    “这一次,朝廷对我们下了猛功夫,这支军队无论是在人数还是装备上,都远远超过我们,比起当年诸县联军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人再多,再强又怎么样,我们驻守在这山上,他们攻不上来的!当年诸县联军就是一个例子。”一个人站起来说道。

    其余人,也开始躁动,小声议论着。

    李大目扫了那人一眼,也不动怒,只是问道:“朝廷的兵马和县里的那些城防军,你知道他们有多大的差别吗?”

    那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摇了摇头。

    他是农民出生,根本没有见识过那么多东西。

    李大目徐徐说道:“在我被迫来到沁山组建黄巾营之前,我曾在其它郡亲眼见识过朝廷大军清剿黄巾军,那种碾压势的胜利,你们想象不到死的人究竟有多惨。”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了。

    “我能百分百确定告诉兄弟们的是,如果碰上朝廷的正规军,我们只有被屠杀的份,绝无生还的可能。”

    李大目这番话彻底震撼了所有人,让在场众人心底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和恐惧。

    “这么说的话,我们岂不是在不久之后都要死……”

    一个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这句话,瞬间让恐惧疯狂蔓延。

    “朝廷大军来了,我们都要死,可我还不想死啊。”

    “好不容易才从苦海中脱离出来,不用再过每天替地主乡绅垦田的生活,可为什么老天又派人来绝我的命。”

    “真的要死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哪怕活的屈辱一点也可以。”

    慌张、恐惧、焦虑、悲哀等各种情绪弥漫在营寨之中。

    “所以我今日叫兄弟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此事。”说到这时,李大目提高了音量,将那些沉沦在恐惧中的人拉回现实。

    在场众人又立刻竖起耳朵,安静了下来。

    站在台阶上的李大目赶紧给了邓安一个眼神,瞬间明意的邓安不紧不慢地走上台阶,来到李大目的身边。

    众人里,黄才元看见这一幕,欣慰一笑,低喃道:“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现在唯有一线生机,那就是主动被招降,但对方同不同意却是两说,所以我们需要派一个人下山去与朝廷大军的主事人谈判。”

    李大目说到这里,然后伸手搭在邓安的肩膀上:“而这位叫邓长临兄弟则自愿向我请缨,独自扛起了这个下山谈判的重任!”

    “此行生死难料,邓兄弟能主动请缨,值得你我颂其名,大家向这位兄弟敬一杯!”李大目端起碗,望着身旁的邓安,一口饮尽。

    在场众人,亦是如此,一个接着一个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皆朝邓安投去一个敬佩的眼神。

    邓安见此,低声道:“李渠帅,给我也拿个碗。”

    李大目立即示意,让人递上来一个碗,可碗却一时半会儿没有找到,最后只递上来一坛酒。

    无奈,邓安只好接过酒坛,望着底下众人,一把揭盖封口布,道:“感谢李渠帅和诸位的信任,我也敬大家!”

    说罢,他提起酒坛,仰起头,将坛口对准嘴,豪饮了一大口。

    直至感觉喉咙如烈火一般焚烧,才把坛子递给了一边的李大目,然后走下台阶,向下山的方向而去,留给众人一抹吾往矣的背影。

    “恭送邓兄弟!”

    李大目第一个拱手作揖。

    紧接着,在场众人一个接一个起身,目光钦佩地望着邓安离去的方向,皆学着样子,深深作了一揖。

    来到通往山下的出口,守在两边崖壁上的人都不禁朝他投去一个敬佩的眼神,随即作揖一拜。

    这时的邓安,浑身汗毛都竖起来,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眼眶中更是水雾朦胧,眼神却是坚定向前的。

    “邓兄当真是,虽万人,独万矣!”

    一人站在崖壁,感慨道。

    但他们不知道,邓安眼里的水雾其实是因为喉咙里辣出来的。

    那坛子里的酒实在太烈了,不管是他曾经喝过药酒,还是穿越到这个世界以后喝过的那些酒,烈性都没法和这酒比。

    在走远一段距离,直至不见身后的人影后,邓安张开嘴,连忙吸了几口气,没人在的时候便也顾不得样子了。

    “早知道那酒这么烈,就不装这个逼了。”

    邓安现在还感觉肚子里火辣辣的,眼前看景物甚至都有些模糊,带重影的那种。

    不过此趟总算是收获满满,不仅不费一兵一卒劝降了李大目,还得到了所有人的敬佩。

    相信日后改编这支黄巾军的时候,相较于也会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