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吕布拉我认义父
繁体版

【001】旧日并州刺史之孙

    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休屠部于并州暴起,一介刺史张懿死在了这场灾祸之中。

    同年三月,丁原受朝廷之命赴晋阳继任并州刺史。

    ……

    与此同时,晋阳城外,阴云密布,一个满脸泥垢的年轻人走到这里,其一身简陋布衫的扮相,像极了一个魄弱书生。

    “让开,让开……”

    “都赶紧让开!”

    喝声从身后传来,几名士兵出现在人群中,驱散着正在排队进城的黎民,为后方那一队车马让出道路。

    “新任并州刺史驾临,太原郡守还不快快出城迎接!”沙石飞扬,一骑当前,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勒停骏马,仰首望着城头,他面庞呈紫,目若朗星,声如雷霆。

    城门之下,那些士卒闻声而颤,各个脸色发白,尤其是当对方那凌厉的目光扫来时,他们无不寒毛卓竖,惶恐不安。

    “太守来了……”城门上,不知谁喊了一声。

    这时,太原郡守慌慌张张走出城门,赶忙弯腰作揖:“是属官失职,没有安排妥当,还请丁使君恕罪。”

    “听闻你也是刚刚走马上任,此事倒算情有可原,罢了吧。”马车上,传来一道粗犷的声音。

    人群里,一袭粗布衫的年轻人,双眼突然绽放精芒,他目光紧紧注视着那队马车,低喃道:“中平五年,并州新刺史……”

    “这马车之上,岂不就是丁原!”

    这一年,因黄巾余部再度爆发起义,休屠各胡犯乱,旧刺史张懿在领兵抵御胡人途中战死,随后朝廷迅速派南县吏丁原继任。

    “这个时期的话,那后世名将吕布、张辽二人也应当在这些人之中。”邓安目光分别在两个人身上有所停留,一是那声若洪雷的魁梧男子,二则是后方顶束发金冠,手持方天画戟的之人。

    都还是无名之辈,未曾崭露头角啊!

    邓安不由得感叹,而之所以他知晓这些,那是因为其体内承载的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

    至于他现在的身份,却也不简单,乃是前前任并州刺史邓盛之孙,只可惜家道没落,作为家中独苗的他,沦落至此。

    不过,天幸也。

    他穿越到这副身体后,不仅获得了邓安以前的全部记忆,还觉醒了一项神乎其神……类似于神通的技艺。

    无论是谁,只要他想,都能强行将自己提升到和对方同一个层次,简单来说,就是与之五五开。

    在这样一个英雄与奸雄并出的时代,预晓未来,且拥有如此技艺的他,何愁前程无路?

    马车上,曾经的南县吏丁原,此刻已然做上一州刺史,以赫赫军功实现了翻身,手底下更是招揽有吕布、张辽等猛将。

    “进城吧。”顿了一会儿,丁原开口。

    太原郡守弓着腰,立即屁颠屁颠地跟在了马车后方。

    守城的士卒见此,哪还敢拦阻,动作十分麻利地将鹿砦搬开,随后站在一旁恭迎丁刺史的车马进城。

    “先是黄巾贼寇,如今又是胡人犯境,不知这位新任刺史,能否平我并州祸乱啊。”一名士卒望着那队车马远去的背影,长吁短叹道。

    “丁原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凭的便是军功,更何况他手下又有吕布、张辽二将,那区区胡人不足为惧,并州该迎来一段时间的太平了。”邓安在经过那名士卒身旁时,闻其言,随口说道。

    “当真?”那士卒眼里放光。

    “日后且看便是。”邓安捋了捋糟乱的头发,头也不回地向城内走去。

    在他走后,那士卒身边凑上来一人,冷笑道:“一个落魄书生的话你也信?而且他口中的什么吕布、张辽,你有听说过吗?”

    “休屠各胡犯我并州,导致流民无数,若真能依他所言,那也是我并州之幸了。”

    ……

    翻寻着零碎的记忆,邓安走到一处荒废的别院外。

    在蛛网密布的院门上,依稀可见“邓府”二字,这个宅子是几十年前他爷爷在并州担任刺史期间买下的,可惜三年前,邓盛久病而亡,死于洛阳。

    大树一倒,猢狲四散,那些曾经有过恩怨的仇家也纷纷找上门,殃及了远在并州的邓安一家。

    饱受刁难与排挤,以至于他们一家流落晋阳城外,再无往日辉煌,家中的顶梁柱,也就是邓安的父亲亦死在了胡人的烧杀抢掠中。

    只有他一个人侥幸活了下来,亦或者说,活下来的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并非往日的邓安。

    跟着各郡的流民,辗转各地,在机缘巧合之下又回到了晋阳城,遇上了正赶赴继任并州新刺史的丁原。

    走进院子,尘封的记忆在这一刻揭开,无数回忆涌上心头,仿佛真正让他成为了一回邓安,彻底融入这个时代。

    是夜,漫天星辰,璀璨而夺目,他倚靠墙角,腹中饥饿难耐,明明身怀一腔抱负,亦有神通相助,此刻却连饱腹都成了一种奢望。

    “明天无论如何都得找到一份差事,不然这样下去,迟早饿死不可。”邓安攥拳,暗下决心。

    在未抵达晋阳城前,他随流民翻越山峻、平原,有一顿没一顿,现在进了城,最起码要做到餐餐吃饱。

    这一夜过得无比漫长,熬到辰时,邓安匆匆出院,远远就看到一队兵卒在张贴榜文,走近一看,却是征兵令。

    榜文上明确写着,招募有志之士,平太原胡乱。

    而在此时,不少青年壮汉都围了上来,拥有一腔热血的他们,当即发誓要为民除患,浩浩荡荡向太守府走去。

    邓安紧随其后,投军于他而言,自然是最适合不过的。

    太原郡守见到众人,随后将丁原请出,自个则安分地站在一旁,谨听这位新任刺史的安排。

    丁原一身长袍而立,扫视一眼众人,他虽未披甲,却仍散发出一股肃杀之气,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老弱之士可以离去了,我征召的是壮士青年。”

    此话一出,一些人也是自觉退出,唯留着一个年轻瘦弱,身穿布衫的男子,他始终站在人群前,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

    “你为何不走?”丁原的目光落在那个年轻人的身上,沉声凝问。

    邓安一开始还有些胆颤,但迎上丁原的眼神后,他竟忽然生起了底气,仿佛一个历经沙场的老将,抬头道:“我四肢健全,为何要走?”

    其他人皆是一颤,包括太原郡守,心里都忍不住腹诽,你区区一个黎民,竟敢如此和一州刺史说话。

    可这些人不知道,邓安内心实则慌得一批,之所以敢和丁原对视,且毫不怯懦的回话,那是因为神通将他强行提升到了和丁原同一个层次。

    “从这小子的眼神里,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丁原心惊,瞬间动了惜才之心,随即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邓,名安,字长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