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看词条种田养蚯蚓开始
繁体版

第三章 不知天高地厚

    村子里这种状态的人可太多了。

    没有一百户,也有八十户。

    排除法都不好用!

    谁让他们家在村子里就是垫底的!

    在这古代,青壮很重要。

    苏寻回到家中。

    一眼就看到大姐和三妹回来了。

    “阿寻你能起床了,太好了。”大姐苏小云快步走到弟弟面前,四处检查了一番,才放心。

    老三苏小月,看到二哥后,立刻开心道:“二哥,我们买肉回来了。”

    “二哥有肉肉吃了。”四妹苏小春开心的喊道。

    林三娘听道这群孩子的话,她无奈的叹气道:“这肉是给阿寻补身子的,他流了很多血,不补,身体会很虚弱。”

    顿时,苏小月和苏小春两个脸上开心的表情夸下来。

    苏寻看着两个小丫头闷闷不乐顿时笑道:“娘亲,我好很多了,难得买肉,我们炖一个鸡蛋肉沫,大家都尝尝。半斤肉,能做好几顿,用盐腌一下肉。”

    “鸡蛋炖肉沫,这个要怎么弄。”林三娘看向儿子询问道。

    村子里的村民,大家日子都穷巴巴的,可没什么鸡蛋炖肉沫这个东西。

    苏寻很快指挥起来。

    锅里,糙米糠粥早就下锅。

    现在只要把野菜放下去,煮熟就可以起锅。

    半斤五花肉,被切成三份。

    两份抹了盐放在碗里。

    一份在苏寻的指挥下,被林三娘剁成肉末。

    大姐苏小云回去屋里换衣服,今天她穿的是最体面,没有缝补过的一套花布衣服。

    家里包括林三娘和苏寻,身上的衣服,全都是缝补过的。

    好衣服,也只有外出,或者有什么事情,才会穿。

    苏寻拿出一个鸡蛋打在碗里,搅拌,加了一点盐,加水,继续搅拌……

    家里连去腥的料酒都没有。

    更别提酱油这些东西。

    看向眼巴巴的小妹,苏寻开口道:“小妹去摘一点葱。”

    剁好的肉末被放入大碗那里。

    另外一个略小的锅中加入水,林三娘把木蒸架摆在上面,放了肉末的蛋液大碗,被林三娘小心放上去。

    野菜糙米糠粥很快出锅。

    一人一碗。

    苏寻这一碗最多。

    桌子中间,金黄色的炖蛋,上面撒了翠绿的葱花,看上去就让人充满了食欲,口水横流。

    苏寻看向娘亲道:“吃啊,放着凉了就腥,我一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

    林三娘舀了一勺进嘴里,满满的肉香味,还有鸡蛋羹的香味。

    接着是大姐,三妹,四妹。

    这一碗肉末鸡蛋羹,苏寻一个人占了一半。

    剩下的,林三娘就吃了一勺,三姐妹吃了两勺。

    看着几个女孩瞪大眼睛,惊叹出声,吃得小心翼翼,慢慢细嚼慢咽品尝。

    苏寻叹口气,他会让这个家生活好起来的。

    用二十一世纪的美食砸晕这几个小丫头。

    吃了肉以后,也可能是吃饱了,苏寻感觉身体情况好了很多,脑袋不在发晕。

    之前很可能是低血糖的原因。

    有气无力这个词条,从词条栏里消失,掉到可捕捉词条位置。

    他的状态词条,可以自动被可捕捉词条栏捕捉走。

    林三娘看了一眼把碗都舔干净的小女儿:“下午我们去稻田里拔草,要快一点,免得草把肥力都抢光。”

    “今年天气看着不错,希望有一个好收成。”林三娘开口。

    大姐和十二岁的三妹都点头,就连九岁的小妹苏小春都要上阵。

    看向脸色虽然好了一些,但依然苍白的儿子,林三娘开口道:“阿寻你留在家里。”

    苏寻摇摇头:“娘现在天气好,让我出去走走,我保证不下田就是。”

    “我就去地里看看。”苏寻看向林三娘。

    林三娘听到后:“也行,你不能下水,若是惊着风就麻烦。”

    苏寻点点头。

    按照苏寻上辈子种田的经验,也不算经验,只能说是信息爆炸时代的见识。

    劣等田,那就是土地肥力不行。

    但是可以改善。

    苏寻想用自己的知识试试能不能改善。

    五月份,阳光正好。

    一家人朝着村西头走去。

    一路上,不少村民穿着草鞋,在田里拔草。

    每块田里都有人在拔草。

    种在田里半个多月的秧苗,正处在旺盛的生长期。

    野草也处在生长期。

    不把草拔掉,收成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苏寻蹲在田埂上,看着林三娘带着三个女儿走入水田中。

    一株株草,被拔出来丢进篮子里。

    伸手抓了一把水底的泥,苏寻看了看,不是专业的农科生,不懂。

    不过苏寻多少知道埋个尸体,地力就会变肥。

    尸体埋不起,但是可以想办法,河里的河泥也不错。

    苏寻很快转移目标,劣等田在山脚位置,距离河挺远的,浇灌并不方便,要挑水,除此之外就要靠老天赏雨。

    站在自家苞米地里。

    这些玉米长得看上去有点营养不良,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单薄还有点蔫巴,叶子完全没有稻田秧苗翠绿。

    细藤野草已经被林三娘用锄头锄掉,堆积在每一行玉米的尾部田垄上。

    苏寻蹲下伸手抓了一把泥。

    这里的泥土干硬板结,颜色很浅,一捏就碎,从手中漏掉,属于沙砾地。

    沙子石头多,泥土少,水份根本保不住。

    要想这地好起来,必须使用农家肥。

    化肥就不用想了,这地方没有,苏寻也没那本事。

    农家肥,苏寻家里也没有。

    苏寻家里只有两只母鸡,肥料有限。

    都要先紧着稻田。

    要提升这块地的肥力,也不是没有办法,尸体人的不行,动植物的却是可以。

    再加上蚯蚓,这可是好东西。

    去黑水河边挖就是。

    进山,苏洵看着前方山头岩石耸立,稀稀拉拉的灌木丛,按照他现在的状态,不行。

    近处的山没什么东西,有早就被村民捷足先登了,轮不到他。

    深山很危险,他实力不够。

    河边倒是不危险。

    而且野鸡野兔可没有那么容易碰到,但是鱼的话,原身连野鸭子都能抓到,可见芦苇丛那边好东西不少。

    “阿寻你怎么跑出来了,身体刚好一点,别累到,要多养养。”林伯提着锄头看向蹲在苞米地里的苏寻喊道。

    苏寻看向林伯笑道:“我想让苞米长得更好一点。”

    林伯听到这话后:“这劣等田就是这样,农家肥多一点,收成就好一点,但是农家肥不好弄。”

    “老林说的对,你一个小孩子,我们黑水村这些人种了多少年劣等地,谁不想让苞米产量多一点。但是这太难了,谁也做不到。”隔壁地中的中年村民林丰听到苏寻的话摇头说道。

    小孩子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等碰一鼻子灰才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

    另外一边的年轻村民林雨听到后笑道:“确实,小寻你有这个心很好,但是种田还是要靠经验的,你可以多向林丰大叔学习学习,林丰大叔每年地里的苞米收成都最多。”

    苏寻笑了笑,没有接话。

    这些人,那懂他脑子里有多少乱七八糟的知识。

    林老头看着不说话的苏寻,怕打击孩子积极性:“你要愿意试试,就试试,万一要是搞成了。”

    苏寻点点头:“我肯定能行。”

    随着苏寻的话音落下,四周地里除草的村民都大笑起来。

    这小孩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等碰几次壁也就安分了。